工作人員正在給人工培育的金烏賊喂食。(潘旭業 攝)
????7日,記者從青島開發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獲悉,經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6年的攻堅,金烏賊苗種人工規模繁育,工廠化養殖通過相關委員會的驗收。據悉,因大量捕撈,目前野生金烏賊幾近枯竭,通過人工培育以及規模化養殖,金烏賊將重現市民餐桌。
????7日下午,記者來到青島金沙灘水產開發有限公司,這里就是黃海水產研究所金烏賊的研究
????“金烏賊就是平時老百姓所叫的墨魚、烏魚。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金烏賊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以黃渤海產量較多,當時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都能吃到金烏賊。”青島開發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由于大量的捕撈和近海海洋環境的惡劣,現在青島的市場上已幾乎看不見金烏賊的蹤影,偶爾有漁民捕撈上極少的數量,活體都能賣到每公斤160元的高價。據悉,為避免金烏賊絕種,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人員在位于黃島的金沙灘水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了金烏賊研究基地,實驗人工規模培育。
????7日,金烏賊研究項目負責人黃海水產研究所的陳四清教授告訴記者:“我們進行了4年的研究,2010年終于攻克了金烏賊人工規模養殖這一瓶頸,為接下來的金烏賊人工繁殖、選育、播種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從那時開始,我們接著嘗試進行工廠化養殖。經過兩年的實驗,金烏賊工廠化養殖終于取得了成功,個頭都比較大。而且喂養的都是活著的小魚、小蝦,絕對無污染,現在已經非常少見的金烏賊將重返市民的餐桌。”(記者 潘旭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