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樓的樓底、中間、樓頂層,哪里最安靜?哪里噪音大?昨日,記者手持環保部門使用的專業噪聲監測儀選擇了兩處高層和一處多層建筑實地監測發現,噪音受多種因素影響,但中間及以上樓層的噪音,比底層噪音要大,11樓左右往往噪聲最大。這個監測結果出乎不少市民的意料。對此,環保專家說,住宅噪聲受多種因素影響,很難界定具體哪個樓層的噪音最大。按照此前他們測試的結果分析,無論噪音還是污染物,在離地30米左右的高度最嚴重。
現場1
十五大街:
11樓位置噪音最大
昨天下午4時40分許,記者來到了位于延安一路附近的十五大街一座高樓上,選取了正對膠寧高架橋的位置,利用手持噪聲監測儀進行監測。監測時,膠寧高架橋上的車流量已明顯增加,平均每分鐘50輛左右。大樓離膠寧高架橋直線約有百米左右距離。
大樓一樓和膠寧高架橋處于平行位置,記者拿著噪聲監測儀站在一樓正對著高架橋的窗戶內監測發現,噪音值只有78.4分貝,雖然車輛川流不息從橋上經過,但記者在現場并沒有感覺非常吵鬧,同樣的感覺也出現在2樓和3樓。在11樓,剛打開電梯門記者就感覺到了巨大轟鳴聲,噪聲監測儀在臨窗位置監測顯示噪音值為106.7分貝,超過了住宅區晝間噪音標準。在12樓,轟鳴聲也很大,但比11樓有所減弱,監測噪音值為100.5分貝。到了13樓,噪音值則減少至只有86.2分貝。在大樓最高的19樓,監測到的噪音值為91.6分貝。
現場2
發達大廈
樓層越高噪音越大
記者又來到位于中山路上的發達大廈。大樓緊鄰中山路,由于并未到晚高峰時段,路上車流量較小,平均每分鐘只有10余輛左右。
記者首先來到大廈一樓,在一家商戶內進行監測,商戶只開著一扇門,其余均為落地玻璃窗。經過約一分鐘的穩定后,噪聲監測儀給出了監測結果:69.9分貝。記者乘坐電梯逐層往上,因為多數樓層都有住戶無法進入,記者只能持噪聲監測儀在走廊上監測,測得的數據變化不大。在大廈22樓,記者手持監測儀靠近馬路監測后發現,這層樓的噪音值為77.7分貝。在大廈最高的24樓,噪音值達到了98.9分貝,為記者在該樓監測過程中最高數值。
監測時記者發現,每有車輛鳴笛或重新啟動時,噪音值都會急速上升。
現場3
廣饒路居民樓
樓上層比底層更吵
記者又來到膠寧高架橋東向西的廣饒路路口,選取了其中一棟居民樓作為監測點。該樓共有8層,樓前建有綠化帶和行道樹,高度約10米左右。
記者在一樓窗戶邊監測發現,噪音值為79.6分貝。隨后記者逐層往上監測,2樓的噪音值稍有增加,為81.3分貝;3樓則為83.5分貝。從4樓開始,記者就明顯感覺噪音在增大,該樓的噪音值也達到了88.2分貝。在五樓,噪音值達到了93.8分貝。六、七、八樓的噪聲和五樓基本相當,分別為92.8分貝、92.6分貝和92.5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