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網上流傳的國產殲-16照片
東方網1月5日消息 據美國環球戰略網1月3日報道,中國已正式公開了其復制版俄式蘇-30MK2戰機,即殲-16戰機,并稱這款戰機為中國設計。事實上,去年就有一些未經批準的殲-16圖片流傳了出來。從這些圖片上來看,殲-16戰機的確是俄羅斯蘇-30MK2戰機的復制機型。據稱,中國至少會為其海軍建造24架殲-16戰機,目前中國約已生產了16架該型戰機。
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和中國聯合研制了雙座版蘇-30戰機,即蘇-30MKK戰機,并又于十年前升級為蘇-30MK2戰機。中國接收了約百架蘇-30MKK戰機,但現在幾乎相同的殲-16戰機出現了。
文章稱,中國對俄羅斯戰機技術的復制并不新鮮。中國殲-11戰機就是俄羅斯蘇-27戰機的復制品。這次戰機復制事件是中俄兩國長達近十年的摩擦的根源。整個事件起源于1995年,當時中國出資25億美元,拿到了建造200架蘇-27戰機的許可證。在這筆交易中,俄羅斯提供發動機和電子設備,而中國則按照俄羅斯設計圖和規格建造戰機其他部件。不過,在建完95架戰機之后,俄羅斯取消了這筆交易。俄方稱中國在利用從蘇-27項目中獲得的技術,生產蘇-27戰機的復制品,即殲-11戰機。俄羅斯警告中國稱簡單的復制俄羅斯技術只會制造出劣質飛機。
據信現在殲-11戰機配備有更好的電子設備,而且采用了一些其他的中國設計改良。不過,文章指出,雖然中國能夠生產殲-11戰機的大多數組件,但卻必須進口發動機。中國認為其能夠在未來五至十年內擺脫對俄羅斯軍用噴氣發動機的依賴。目前,中國進口有兩種俄羅斯發動機,分別是350萬美元的AL-31發動機(蘇-27/30、殲-11、殲-10)和250萬美元的RD-93 (米格-29所用RD-33發動機的衍生型號),后者主要用于JF-17戰機(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制的F-16式戰機)。
蘇-30MK2戰機是一款重34噸的戰斗轟炸機,類似于F-15E戰機。蘇-30MK2戰機能夠攜帶8噸智能炸彈和導彈。其能夠進行空中加油作業。中國海軍目前列裝有24架蘇-30MK2戰機,中國已生產了約16架殲-16戰機。
中國還建造了隱形版蘇-27戰機,即殲-17戰機,和航母艦載型蘇-30戰機,即殲-15戰機。中國稱這些戰機采用的都是中國設計,但剛好與俄羅斯戰機有若干相似之處。作為回應,俄羅斯已經停止對華出口戰機(近十年時間),但仍在對華出口這些戰機所需噴氣發動機。目前,中國仍未能成功復制這些發動機。發動機出口利潤豐厚,可使俄羅斯發動機制造商繼續開發新設計。中國打算盡快掌握生產這些發動機的制造方法和工藝。
在經過多年談判之后,特別是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俄羅斯最近同意對華出口48架蘇-35BM戰機。該型戰機是蘇-27系列的最新型,機身更加強大,可飛行6000個小時,而且機動性更好,也更加可靠。目前還不清楚中國是否會獲得所有改進后的電子設備。
這筆交易之所以經過了長期談判,是因為俄羅斯一直在尋求通過各種方法阻止中國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復制和生產蘇-35BM戰機。事實證明,這樣做難度很大,特別是中俄兩國近年來一直保持著盟友關系。去年早些時候,兩國蘇-35BM戰機交易談判之所以陷入僵局,就是因為中國拒絕接受合同中包括“禁止未經授權的復制”的條款。中國想要采購蘇-35戰機,但不愿意簽署禁止其復制俄制戰機的具有約束力的協議。這種情況明顯已經發生變化,但究竟相關條款如何強制執行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