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民醫院普外科只有30張床位,我們想住院治療還要排隊等。”昨天,市民張先生向早報“兩會直通車”提出建議,他認為隨著五醫周邊居民的回遷,醫院需要擴容才能滿足市民的就醫需求。針對市民提出西部醫療盼擴容的建議,早報邀請市政協委員陳明鈺和郭慧玲到五醫實地考察了解市民呼聲。
【鏈接】
5年內,青島將投資146億余元,重點建設、改造85家醫療機構,累計增加醫療機構建筑面積為249.4萬平方米。其中,我市將新建或改造27家醫院。在市級醫學中心建設項目方面,青島市將建設市立醫院東院二期工程,實施市第三人民醫院遷建、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擴建、市第八人民醫院擴建、膠州中心醫院擴建工程,改造市立醫院、海慈醫院、九醫等老院區,實施口腔醫院二期工程及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東院區擴建工程,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擴建就是對現有的第五人民醫院進行擴建。
一床難求病人無奈
昨天下午,根據市民提出的建議,記者與市政協委員陳明鈺和郭慧玲來到第五人民醫院實地考察。在醫院新門診樓,記者看到新大樓的啟用,改善了市民的就醫環境。正在就醫的劉先生告訴記者:“這個門診樓環境很好,但醫院其他的住院樓則有些破舊,與周邊的居住環境不是很協調。”
在普外科病房外,住在醫院附近的張先生顯得很無奈,原來他年邁的母親患上了癌癥,因為病情惡化,想送到專業的病房護理,但是醫院的普外科沒有一張閑著的床位,因此就只能再等等。不僅是普外科,該院其他一些科室同樣出現一床難求的情況,住不上院讓醫護人員也很為難。
五醫院長丁文龍介紹,五醫建于1906年,是山東省首家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于1995年被確定為三甲醫院,雖然編制床位有420張,但是由于醫院面積有限導致難以設置床位,目前只能對外開放300張床位,距離規定標準有較大差距。
盼擴容提升“硬件實力”
五醫黨委書記劉敏介紹說,近年來,醫院周邊拆遷居民已大量回遷入住,約有1.7萬戶新的回遷居民,輻射面約30萬人,其中老年人居多,居民的醫療保健需求較高,這些市民中很多人都對老五醫有感情,常來醫院看病,醫院的現有硬件條件實在難以滿足需求,也就是說,300張床位服務30萬居民。而且,醫院門診樓改造之后,病房樓的矛盾日益突出。新門診大樓總面積由原有的600平方米擴大到了2000平方米,新增了名老中醫工作室、重癥醫學科、骨科、神志病科、治未病治療中心、皮膚科等特色科室。新門診大樓啟用后,門診量增加了近三成,這就讓住院難的矛盾更加突出。
從地理位置看,該院位于西鎮,距青島火車站和青島輪渡非常近,而海底隧道出入口距離醫院也很近,青島地鐵工程在該院附近亦有出入口。醫院的服務輻射范圍十分廣闊,不管從市內交通還是省內交通乃至國內交通,到該院就醫都十分便利,給該院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劉敏告訴記者,醫院去年被確立為青島大學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研究生培養基地。2012年9月5日順利通過了三甲復評。目前,該院發展面臨一系列問題,既有“軟件實力”的不足,又有“硬件實力”的欠缺,而其中最緊迫的就是醫療用房不能滿足病人的需求。近年來,醫院通過人才引進、公開招聘等方式,大力引進人才,并大力發展醫院科研和教育,不斷提升“軟件實力”,如果能及時得到“硬件實力”的相應提升,醫院的發展進入協調、活躍的嶄新時期。
醫療用房欠缺制約發展
“目前,我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共有8家,其中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只有兩家,我院為其中之一。而青島的三級甲等公立醫院中,包括了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中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可謂各類高端醫療技術齊頭并進。但是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是全市唯一一家中西醫結合醫院,與其他兄弟醫院相比,硬件方面特別是醫療用房實在是非常欠缺,大大制約了醫院發展的空間。”劉敏介紹說。
在向政協委員介紹情況時,劉敏指著院子的幾棟老房子說,如果這些房子能夠實施改造,就可以增加床位,滿足市民的就醫需求。對于市民提出的建議,陳明鈺認為,醫院如果能夠擴容,可以更好滿足市民看病的需求。(記者 王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