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12日晚間消息,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商尼克森公司周二宣布,中國國有的中海油對公司151億美元的收購交易已經獲得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批準,這也是這筆交易完成所需的最后一組監管許可,意味著這一亞洲國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海外并購交易面對的最后障礙已經被消除。
尼克森公司指出,在獲得這一許可之后,交易有望在2月25日當周完成,也就是作為中國最大海外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商的中海油提出每股27.50美元收購報價之后的第七個月。
尼克森公司股價在北美市場開盤之后迅速漲至僅僅略低于收購報價水平,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尼克森公司股價開盤漲2.1%至每股27.43美元。這也是中海油在2012年7月23日提出收購要約之后個股的最高價位。
在完成收購之后,中海油將獲得新的北海,墨西哥灣以及西非外海生產權益,同時將擁有在中東以及加拿大本土的生產物業。其中,尼克森在加拿大油氣資源豐富的阿爾伯塔省長湖油砂項目也將被中海油控制,同時也獲得了擁有數百億桶原油儲量的全球第三大原油庫存。
加拿大政府在去年批準了這一收購交易,不過交易也遭到了執政的保守黨內部成員的反對,他們對中國政府的人權紀錄提出了質疑。加拿大政府在批準交易之后強調,這將是最后一次批準同類型交易,稱外國國有公司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加拿大油砂項目中獲得大比例控股權益的情況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
由于尼克森公司在墨西哥灣的石油資產,美國方面的監管許可也成為了交易完成的必要部分,批準進程因為美國立法機構對交易是否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進行詳細審查而被拖延。分析稱,相比加拿大政府,美國對來自中國的投資傳統上更具有警惕性,甚至一度有市場傳聞說美國政府可能會要求尼克森公司出售在美國的資產。
尼克森在周二的聲明中沒有說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是否對批準交易進行提出了條件,公司也沒有即時回應訪問要求。
美國政府在2005年曾經否決了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公司的交易,當時的理由就是國家安全。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國會眾議院委員會也在2012年呼吁美國公司不要和包括華為以及中興在內的中國電信設備企業開展業務,并稱中國政府可能利用兩家公司的設備開展間諜活動。 (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