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建設寧夏路小學寧德路小學,規模擴大50%
【主持人】:華區長,您來到我們節目,有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回避,就是教育問題。整個市南區這個狹長的區域,(教育)東西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咱這一屆政府準備做點什么?
【華玉松】:你講的市南區這個教育的不平衡是客觀存在的。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也想了一些辦法。一個方面呢,就是優秀教師的交流問題,這個我們也是很慎重,還得
再一個方法我們采取集團化辦學的方式,這個在外地有成功的經驗,就是把一個大家公認的比較優質的學校和一個相對薄弱一點的學校,把它合在一起來,完全成為一所學校,只是兩個校區而已。
【主持人】:還沒有試點?
【華玉松】:還沒有實施。這也是個解決的辦法之一。再一個,我們通過西部的老城區的改造把一些規模比較小的,校舍條件比較差的,我們進行合并重建。比如說現在在四川路金茂灣這個項目里面,我們就配建了一個24班的小學。這個小學我們正在籌劃和另外一所優質的學校,把它辦成這種集團化的學校。另外其他幾所學校,像我們的區實驗二小,北京路小學,還有朝城路小學,隨著這個區域的舊城改造的推進,這些學校我們會進行整合重建,因此使整個辦學的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董作蘭】:我想為東部的孩子說幾句。我們東部就是居民多,學校少。家長就想方設法送孩子到外邊去上學,這個孩子也要早起,家長也得送,這個污染、尾氣、堵車等等都來了。就是像香港中路以南這塊地段,那邊起碼有2萬多戶吧,那邊一個學校也沒有。
【主持人】:董主任在提的時候,華區長的眉頭皺得很深啊,是不是很難辦?
【華玉松】:董主任剛才講的這個問題是很現實的。在市南區的東部,在東海一路以東,香港中路以南,麥島路以西,目前還沒有一所小學和初中。在規劃方面,規劃了一所學校,是一所配建的小學。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現在還沒有開工建設。
目前我們是怎么解決的呢?一些需要加固的學校,而且年代比較久的,我們采取了拆除重建和擴建的形式。我們去年開工了青島五中、基隆路小學。今年還要建設寧夏路小學,還要新建寧德路小學。當然了,這幾所學校不論是重建的,還是新建的,都在香港中路以北。那么這些學校的重建和新建,就使我們辦學規模擴大了50%,每個學校都是擴大了50%。第二個辦法就是我們還是要給有關部門繼續匯報,爭取在香港路以南,能夠盡早地來建設已經規劃了的學校。
為二十六中中毒事件道歉,解決中小學午餐安全問題
【主持人】:這個學校的問題,還有一個事不能回避的就是去年5月份,二十六中的學生集體中毒的事件,這事我想聽聽區長的意見。
【華玉松】:這所學校因午餐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已經通過媒體向社會進行了公布。這個事件發生了我們很痛心,我也借此機會向我們的學生家長,向我們的教職員工和我們的學生,也向社會道個歉。也確有我們工作過程中監管的力度不夠,盡管有關的當事人依法追究了責任,有關的負責人也進行了相應的處理,但是我覺得是非常痛心的一件事情。
發生之后,我們也是舉一反三,研究了一系列的解決市南區中小學生,包括幼兒園的幼兒的午餐安全問題的措施,就是能不能從根本上來解決中小學、幼兒園的午餐問題。我們研究了幾種途徑,一個是我們和配餐企業的合作,要把它從原來的僅僅是招投標,中標這種企業自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建立一個經常性的機制,也包括加大對這個配餐企業的監督的力度。在我們市南區新建的學校,和具備條件可以設立這個餐廳的學校,我們準備全部地來開辦學校餐廳。不具備辦餐廳的這個條件,我們也想辦法在學校周邊的企業、單位的支持下,爭取能給學校辦一個廚房也好。隨著咱們經濟的發展,條件逐漸地改善,給孩子辦好一個午餐,我們應該是有條件,有能力的。
每年新增兩所幼兒園,滿足93%以上幼兒普惠入園
【主持人】:非常感謝咱們市南區政府的這個決定。再一個您來錄節目之前,我跟董主任聊起來,還有這個幼兒園的教育,她說她們這個小區,這個幼兒園教育還是不錯的,一個是入園不貴,一個是入園不難。什么時候這種這么好的條件能夠復制到全市南區?
【華玉松】:市南區的幼兒園的數量是比較多的,滿足市南區戶籍幼兒的入園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幼兒園的入園政策,不像小學和初中,它不是完全的按照戶籍地來入園的。因為充分考慮到很多家長在市南區工作,工作的時候要帶著孩子入園,所以市南區的幼兒園現在比較緊張。特別是公辦幼兒園和公辦性質的幼兒園,要謀一個學位大家覺得很難。所以要排幾年的長隊,所以就應運而生產生了一個親子班,又叫小小班。上了親子班以后,就隨著親子班就入幼兒園了,這個也是很多居民群眾意見很大。市南區采取的辦法一個是擴大幼兒園的規模和數量,我們每年新增兩所幼兒園,今年是第二年,我們還要堅持一段時間。再一個就是對民辦幼兒園進行普惠性的補貼,又增加了1000個左右的學位。可以滿足93%以上的市南區的幼兒進入這樣的幼兒園,就是收費在880塊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