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體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扎實工作,全面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發展,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賦予的各項任務。
一、堅持以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為核心,全力做好各項賽事組織和備戰參賽工作
始終把競技體育作為“體育強市”的突出任務來抓,以組織參加重大體育賽事為契機,認真抓好競技體育各項工作,不斷提高我市競技體育水平。
一是參加第十二屆全運會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在2013年9月份結束的第十二屆全運會上,我市共有183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26個大項、119個小項的比賽,獲得30.5枚金牌、24枚銀牌、23枚銅牌,創造了我市運動員參加全運會的歷史最好成績,繼續保持了競技體育在山東省的龍頭地位,為山東體育代表團蟬聯金牌總數、獎牌總數第一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是參加大型體育賽事和輸送體育后備人才成績卓著。2013年,我市運動員參加省級以上的體育比賽,共獲得金牌295.5枚、銀牌170.5枚、銅牌191枚。其中,在國際大賽中獲得31枚金牌、15枚銀牌、7枚銅牌,全國體育比賽中獲得90枚金牌、44枚銀牌、51枚銅牌。本年度,我市共向上級訓練單位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73人,其中解放軍11人、大專院校及體育俱樂部8人、省專業運動隊26人、省體校及二線隊28人。
三是舉辦青島市第三屆運動會獲得圓滿成功。以“運動的青島更美麗”為主題,各區市、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駐青各高校的49個代表團、6000余人參加了第三屆市運會。按照“文明、節儉、熱烈、精彩、圓滿”的要求舉辦好開閉幕式活動,精心抓好賽事組織工作,真正把市運會辦成了一屆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
二、堅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牽引,全民健身熱潮持續高漲
結合正在進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泛組織全市體育系統開展聯系群眾、服務基層活動,著眼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著力打造“為民、親民、利民、樂民”的民生體育。
一是百姓身邊的健身設施更加便利。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求,協調動員各級政府和社會投入,加大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利用體彩公益金建設了1處青少年戶外活動營地示范工程、24個鄉鎮級工程和50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新建城市社區健身中心15個、籠式足球項目8個。指導各區市完成了公共健身場地的普查登記工作,為今后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和更新打好了基礎。采取免費開放、低價經營等方式,市體育局局屬各單位體育場館、設施積極向社會開放,年內共舉辦各單位運動會80余場、約30萬人次參加;組織周邊群眾共計120萬余人次參加健身活動,充分發揮了公共體育設施服務群眾的公益性作用。
二是百姓身邊的健身組織更加健全。加強體育社會組織建設,修訂完善了體育社團管理辦法和考評標準,對41家體育社團、176家體育俱樂部進行了年度檢查,依托體育社團全年組織各類活動和賽事3000余場次,參加活動的群眾達百萬人次,舉辦各類培訓班54次,分批培訓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56名、農村體育骨干400余名,使群眾體育步入了“組織規范化、培訓經?;?、普及大眾化”的健康軌道。積極扶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建設和發展,新申報了5家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鼓勵和支持學校場地向社會開放,積極推進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活動,共為市民免費進行體質檢測服務6736例。老年體育隊伍日益壯大,初步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四級”組織網絡。以創建“健身球之鄉”、“太極拳之鄉”為牽引,分期分批赴所有區市進行健身球操、太極拳、秧歌、行進健身操現場輔導,共培訓老年基層骨干1000多人。
三是百姓身邊的健身活動更加豐富。以全民健身“六大板塊”品牌活動為引領,協同工、青、婦、殘聯和各單項體育協會,先后舉辦了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全國徒步大會、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總決賽、全國體育舞蹈大賽、社區健身節等市級以上全民健身活動40余項,區(市)級活動300余項,基本做到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季季有高潮、年年有提高”。特別是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受到參賽人員和國家體育總局的高度稱贊,被譽為“青島模式”,并確定明后年進一步擴大規模,邀請國外選手參加,將其打造為世界級品牌賽事。組織近400個代表隊、近萬人參加了山東省第五屆“百縣籃球、千鄉乒乓球、萬人象棋”三大賽,組隊參加山東省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推動了群眾性體育活動廣泛深入開展。
三、堅持以創新發展為推動,體育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
全面實施《青島市體育產業“十二五”規劃》,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不斷提高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一是認真抓好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試點工作。作為全國3個試點省市之一,精心制定試點計劃、方案,認真組織全市10個區市、800余名工作人員,通過為期6個月的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第六次我市體育場地普查試點,有關經驗在全國性會議上推廣。
二是積極籌劃推進體育設施建設。加快北部新城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前期工作,按照相關規劃要求,調整選址和建設規模,協調有關專家圍繞建設標準進行專題論證,會同有關部門完成了規劃設計論證、起草和招標等工作。按照“千萬平米社會事業公共設施”體育項目建設要求,重點推進市皮劃賽艇訓練基地、市體育中心體育場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共完成投資8億元,竣工面積17萬平方米,圓滿完成年度任務。
三是認真做好體彩銷售和世園會對口招展工作。著眼提高體彩銷售管理服務水平,大力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機制,創新管理手段,狠抓一線體彩網店銷售,全市體育彩票全年總銷量突破17億元大關,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在全國同類城市中位列第7名。認真做好2014年世園會淄博市對口招展工作,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使這項工作走在了省內參展城市前列。
四、堅持以“城市品牌”為特色,體育文化影響力日漸提升
深入挖掘青島多年積淀的傳統體育優勢,深化城市體育文化特色品牌的巨大效應,不斷提升城市體育的廣泛影響力。
一是“帆船之都”建設獲得新突破。成功舉辦了郭川40英尺單人帆船不間斷環球航行及歸航儀式、國際極限帆船系列賽、國際城市俱樂部帆船公開賽、青島國際帆船周等活動,得到了廣泛好評。圓滿完成了2013世界杯帆船賽的承辦工作,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93條帆船參賽。這是該項比賽首次在亞洲舉辦,國際帆聯、中帆協主要領導到青觀看指導并給予高度評價。積極推進“帆船進校園”普及活動,與教育局共同編寫完成全國首套《帆船運動進校園基礎教材》,免費發放給全市中小學,并納入體育教學課程,對300余名教師、2500余名青少年進行了帆船培訓,繼續擴大“歡迎來航?!被顒痈采w面,共有3萬余人參與了帆船體驗活動。
二是“足球試點城市”工作取得新進展。以成為“中國足球試點城市”為契機,結合青島足球發展實際,對我市足球競賽體系進行了完善,初步形成了青少年、成人業余、中老年及職業聯賽共17個級別的足球賽事體系,年度組織賽事近4000場,足球運動普及度和社會參與度進一步提高。積極扶持職業足球俱樂部建設,在全國各級別賽事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青島海牛足球俱樂部組隊僅8個月就獲得了中乙聯賽冠軍,沖擊中甲成功。在中能足球俱樂部面臨困難局面時,積極采取措施,多次深入俱樂部展開調研,幫助查找問題,看望慰問隊伍,組建專門的服務保障隊伍,及時撥付專項扶持資金,盡最大努力幫助俱樂部擺脫困境。加快實施“校園陽光足球計劃”,在全市15所學校舉辦了校級“校園足球節”,共約10萬中小學生參加了足球進校園活動;舉辦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共有來自6個城市9支代表隊的363名教練員和運動員參加此次活動,促進了足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
三是高端賽事承辦達到新水平。會同市財政局聯合制定下發了《青島市體育賽事引導資金管理暫行規定》,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承辦重大體育賽事的積極性。高水平承辦了2013年世界柔道大獎賽(中國站)、亞歐乒乓球全明星挑戰賽、全國花樣滑冰冠軍賽、全國大學生游泳錦標賽和全國10公里路跑聯賽等國際國內重大賽事活動,促進了競賽表演市場的繁榮與發展。
五、堅持以“三民”活動為載體,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服務的意識不斷增強
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建議提案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辦理,辦結率、回復率、滿意率均達100%。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人民群眾,想方設法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服務。積極參加“三民”、“行風在線”、“民生在線”、“網絡在線問政”等活動,注重從各個渠道“聽民意、聚民智、惠民生”。“三民”活動中,我單位共收到市民意見建議182條,主要集中在以下6個方面:一是關于增加城市社區全民健身設施的意見建議(共81條);二是關于組織開展更多、更有針對性的全民健身活動的意見建議(共40條);三是關于進一步開放公共健身場館設施的意見建議(共18條);四是關于加強健身設施后期管理維護的意見建議(共11條);五是關于加強和改善農村健身條件的意見建議(共9條);六是其他建議23條。局黨委對此高度重視,列為“一把手工程”擺上重要位置,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逐條分解,認真組織辦理,并結合體育工作實際,將市民的真知灼見納入工作決策、納入年度計劃、納入發展規劃,有利地推動了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的協調發展,在全國38個主要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中,市民對我市文化體育的滿意度最高,位列全國第二。
同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深入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和安全生產大檢查,定期組織預案修訂和演練,確保了全市體育系統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全年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來,盡管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和建設體育強市的目標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各級財政雖然加大了體育事業的投入,但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體育需求還不相適應,特別是廣大農村普遍存在體育設施和活動場地嚴重不足的問題,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讓農民更多享受改革發展成果的目標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二是有些競技體育項目發展后勁不足。雖然在年內各大賽事上成績卓著,但一些弱勢項目仍然沒有較大的突破,個別項目有滑坡現象。三是體育產業發展進程尚需加快。體育市場主體不成熟、管理不規范,體育賽事市場化運作不夠。我市現有體育場館總體數量不足,布局不合理,開放利用率低,不能滿足舉辦綜合型大型運動會和廣大市民低價健身的要求。
2014年,我市體育工作要始終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黨代會和全國、全省體育局長會議精神,牢牢把握“競技體育抓金牌、群眾體育抓品牌、體育產業抓名牌、隊伍建設抓王牌”的整體工作思路,“開創式地謀劃發展,激情式地開展工作,提速式地緊上快干”,為把青島建成全民健身體質增強、競技體育成績突出、體育賽事影響廣泛、體育產業效益顯著、體育文化氛圍濃厚的體育強市而努力奮斗。
上一篇:市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