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2月18日訊? 就我市的情況來看,目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家大型三級醫院,其他二級醫院、邊緣地市級醫院及社區醫院并不存在這一難題。這種現象既造成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資源浪費,又反映了大型醫療機構醫療資源過度集中,導致醫治壓力較大。長此以往,醫療資源配置不公的現狀將會阻礙青島大衛生格局的總體發展。
????在政協第十二屆青島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多位青島市政協委員提出相關提案,以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交流合作機制、降低大病患者報銷自付比例等多項舉措,加速青島市民“病有良醫”的建設步伐,讓市民真正享受高質量的診療服務。
????看病難:建立大型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合作機制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商業職工醫院副院長陳建廣表示:“造成醫療資源分配極度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近30年來,政府大部分的人、財、物投向大醫院,盲目追求大而全,忽視了其他特色、專科醫院的發展。”因此,他在《關于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案》中建議,扶持小醫院發展特色專科,對小醫院、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給予政策支持。
????那么,如何讓特色、專科醫院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和信賴呢?青島市政協委員、膠州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副局長王冬在《關于提高基層醫院醫療水平緩解大醫院醫療壓力案》中,建議成立青島市基層醫療服務培訓中心,對基層衛生人員通過培訓中心統一培訓,提高基層醫院衛生人員的整體業務水平。
????此外,她還建議,由市衛生局負責區分和協調大型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關系,可采取大型醫院定期派專家到基層醫院坐診服務或派駐醫療專家到基層醫院支醫;還可采取基層醫療機構派醫務人員到大型醫院輪流培訓。通過以上幾種合作形式,既能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能力和水平,又可以讓老百姓在基層醫院看上專家門診,減緩大型醫院的醫療壓力。
????看病貴:降低大病自付比例 規定醫生診治人數
????據陳建廣透露,他所在的青島市商業職工醫院每年接收住院腫瘤病人近4300人。此類大病患者的報銷比例,個人自付部分如果超過其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以上,將對患者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所以,“看病貴”主要體現在醫療定價上,“貴”在付不起大病治療的費用上。
????因此,他建議政府進一步降低藥品費和檢查費的定價,同時在制定相應政策時,充分調研現有大病患者群體的收入和治療支出水平,盡可能降低大病患者自付比例,保證患者不因病致困、不因沒有錢而放棄治療,讓每一個公民都享有平等的生命的權利。
????另外,一般來說,增加服務內容和服務量,既是醫院及下屬科室創收的主要內容,也是獎懲科室醫護人員的重要指標。“因此,多收病人,增加床位使用率、門診量及各種檢查,也是助推‘看病難、看病貴’的因素之一。”陳建廣告訴記者。
????因此,他在提案中建議改革醫院考核內容,規定醫生工作日內診治人數,做好病人調流分配,設定人數上限以保證診治質量;另外,以“少花錢”和“看好病”為衡量標準,獎勵或補貼相應的醫療衛生機構。(記者 謝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