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隨著這一寓意春回大地的民俗節日到來,島城也春意漸濃。而3月6日到來的“驚蟄”節氣,將更讓島城萬物復蘇。新的一周里,僅4日夜間有一股冷空氣攜大風天氣到來,但因勢力較弱,氣溫波動不大,天氣總體趨勢將明顯回暖,植物即將吐出嫩芽。
驚蟄到,動物蘇醒
3月6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從字面意思解讀,隨著氣溫回升、土壤解凍,開始出現初雷,地下冬眠的小動物似乎被春雷驚醒,出土活動。“實際上,真正讓冬眠動物蘇醒出土的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溫度的回升。當地表層10厘米深的土壤溫度穩定在5℃時,小動物才能活動復蘇。”李德萍介紹說。
根據相關氣象資料顯示,青島最早的初雷日是出現在2000年的1月4日,最晚出現的是1975年的5月28日,平均在4月份中旬出現。
下周二夜間有冷空氣
“3月2日當天本市天氣多云間晴,4日夜間會有一次冷空氣影響,北風風力增大為4~5級陣風6級。但冷空氣勢力較弱,氣溫波動不大。”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凌藝介紹說,下周市區最低氣溫在0℃~3℃,最高氣溫在8℃上下;內陸地區最低氣溫在-3℃~1℃,最高氣溫在13℃上下。
另據市氣象臺和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聯合發布的預報顯示,3月2日白天,風力較小,氣象條件對大氣污染物的稀釋和擴散沒有明顯影響,預計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整體為三級,輕度污染,個別時段可能達到四級,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毛白楊垂柳即將發芽
記者采訪中獲悉,從常年情況來看,島城進入3月份后隨著天氣回暖,土壤、池塘和湖泊紛紛解凍,其中小麥在3月初陸續返青。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預計未來幾天,冬小麥將自西向東、自南向北開始陸續返青。”李德萍介紹說,此外,島城的毛白楊和垂柳同樣也在3月初發芽,蒲公英、車前草、紫丁香等植物則在3月中旬相繼發芽 ;3月下旬,垂柳、蒲公英、車前草、紫丁香等植物展葉。
島城在3月份萬物復蘇的背后,是氣溫的逐步回升。據相關資料顯示,3月份本市常年平均氣溫5.7℃。“3月份出現過的極端最高氣溫為29℃,出現在2009年3月18日的平度;極端最低氣溫是-10.8℃,出現在1984年3月4日萊西。”李德萍說,市區3月份的極端最高氣溫為 21.5℃,出現在1989年3月31日,極端最低氣溫則為出現在1974年3月12日的-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