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籌建辦公室征集到了一組由德國歷史學家施密特教授捐贈的老照片。這組照片中既有百年前青島汽車運輸第一人費·理查德和其夫人的照片,也有1909年使用的汽車。
????施密特教授表示,獲知中國道博籌建以及征集藏品的消息后,他立即著手搜集史料。經過多方努力,最終在費·理查德的家鄉德國勃蘭登堡州發現了這組照片。
????記者從正在建設的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籌建辦公室獲悉,隨著一批最新藏品和史料的征集,中國汽車運輸發源問題又有了一些新的發現。
????據 《中國公路運輸史》、《山東公路運輸史》、《青島交通志》等史料記載,1907年青島率先開通了由館陶路發往嶗山區柳樹臺麥克倫堡的中國第一條城市公交線路,由此奠定了青島在中國道路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1910年,在館陶路形成了中國有史可考的第一座汽車站,由德國商人費·理查德投資建設。自此,青島作為中國城市公交和中國道路客運的發祥地,掀開了我國道路交通的新歷史。
????“1904年9月1日麥克倫堡度假別墅正式開放。可以斷定的是,在此之前,費·理查德車行已經開始了市區往返嶗山的汽車貨運業務,從市區運送貨物材料到嶗山滿足麥堡建設等需要,再把嶗山的農副產品運回市區。”島城文史專家、交運文化傳媒公司總經理劉增平認為,汽車在貨運時會順路捎送少量乘客去嶗山公干或游覽,這種貨車拉乘客的做法叫“捎腳”。1904年麥克倫堡建成開放后,往返市區嶗山一線的乘客逐漸增多,貨車“捎腳”的方式開始不能滿足乘客需要。于是,1907年6月27日《膠澳總督日令》公布了關于費·理查德青島車行開通公共汽車客運線路的條文,顯然這是具有法律意義的。
????青島文史專家衣琳提供的史料也證明了這一觀點。據國外有關檔案記載,費·理查德經營青島名勝嶗山至海因里希山(今浮山)之間的汽車運輸和客運觀光業務。衣琳還提供了一張館陶路德國建筑的老照片。照片上,當時的德國高級海員宿舍樓就位于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所在地館陶路49號的旁邊?!斑@也間接證明了館陶路汽車站的歷史悠久?!苯贿\文化傳媒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