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6月17日訊 來到日照港口散貨作業現場,曾經散貨作業“散、亂、臟”的情形已經一去不復返。在這里,車輛排列整齊。
????“日照港信息化建設已實現了港口業務與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和集成化,為打造‘智慧港口’和實施‘強港戰略’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服務。”日照港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宇升表示,隨著散貨GPS智能管理系統及配套的微信2.0版公眾服務平臺、物流信息網等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日照港實現了散貨生產作業的標準化、信息化、無人化,大大提高港口運營效率、效益,而這只是日照港創新理念和方法,打造“智慧港口”的冰山一角。
????盤活大數據讓電腦“幫你思考”
????港口及上下游時刻在制造海量數據。如何把這些多數據變成大數據,并最終可調配、會思考,是對港口“智慧”程度的重要考量。
????“目前港口信息化建設還處于智能化發展后期階段,基本實現的只是自動化、電氣化,解決的也僅是機器‘幫你做事’的問題。”日照港集團信息中心主任趙博說,日照港信息化工作下一步將充分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港口服務供應鏈上的各種信息進行感知、傳遞、歸納進而智能整合分析,真正地讓管理系統去思考,幫助決策層、管理層戰略分析、優劣勢分析,最終解決好“幫你思考”的問題,讓大數據成為日照港優質資產,逐步引導港口生產從勞動 密集型管理向集約型管理轉型。
????面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普及,今后的港口競爭力不僅會體現在主要由大泊位、大堆場、作業效率、集疏運體系等這些硬件組成的港口競爭力上,更體現在服務港口供應鏈的競爭上。因此,今后將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手段盤活港口大數據,助力港口整合并延伸港口物流服務產業鏈,引導企業從生產向服務型轉變。
????記者了解到,共享大數據、延伸服務鏈,日照港早已有了嘗試。如與日照鋼鐵廠合作建設的信息交換平臺,就使雙方信息實現雙向溝通,最終“共贏”。一方面,港口實時提供鋼廠船舶的預到及在港動態信息,鋼廠集疏港車輛動態及在港作業進程等信息,充當鋼廠“預報員”、調度員角色,大大方便了鋼廠生產。另一方面,鋼廠實時為港口提供集港、裝船等計劃信息,只要鋼材集港車輛一出廠門,港口就能迅速獲得貨物的詳細信息,為港口調度生產提供極大方便。
????據介紹,今后日照港將盡可能多地將港內外各種獨立分散的信息系統整合,真正讓港口相關各方實現大數據的挖掘和分享,建設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港口”,將依托港口集疏運管控平臺,謀劃推進電子商務下的“物流單證”。屆時,貨主不僅可以預約提貨,還可以像快遞包裹一樣進行貨物信息查詢、跟蹤,形成“港口阿里巴巴”。
????聚賢引智產學研深度合作
????港口智能轉型如何越走越寬,內外結合,“產、學、研”深度合作是一條實用、有效的路徑。
????“智慧港口”到底怎樣才能快速打造起來?日照港集團選擇了內外結合,“產、學、研”深度融合之路。
????按照“科技興港、人才強港”戰略,在不斷加大投入的基礎上,日照港集團通過對內加大自主開發力度,對外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領先企業等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聚賢引智,聯合創新。與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合作石臼港區西區、嵐山港區中區規劃設計,研究散貨物流港集成創新課題。
????更為可喜的是,2012年,日照港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進站專家14名(院士2名);2014年,日照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設立,為引進高精尖人才來港口工作搭建平臺。“產、學、研”結合結碩果。近三年,日照港集團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成果獎16項,創造和擁有國家專利技術172項,省部級以上工法13項,并承擔了國家物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等,“散糧自動化火車裝車系統研發應用”科技項目獲得中國港口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懷著“三次創業”的“名港夢”,日照港在打造最具活力的國際一流強港的征程中不斷邁步向前。今后日照港將盡可能多地將港內外各種獨立分散的信息系統整合,真正讓港口相關各方實現大數據的挖掘和分享,建設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港口”。????記者 張進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