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確保剩余的149個省定貧困村和231個市定薄弱村全部脫貧摘帽
????昨日,全市召開農村工作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會議總結2016年我市農業農村和扶貧開發工作,并安排部署2017年重點任務。據悉,到2016年底,全市建檔立卡的28535戶、63887人全部實現脫貧,51個省定貧困村和79個市定經濟薄弱村實現摘帽。今年我市計劃剩余149個省定貧困村和231個市定經濟薄弱村實現脫貧摘帽,實施農村環境“七改”工程,年內完成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00所和農村智慧校園300所建設任務。
????目標
????剩余380個村脫貧摘帽
????在去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的基礎上,瞄準已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堅持資金不減、力量不減、幫扶不減,確保貧困群眾生活和居住環境有明顯變化。
????做好低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保障政策與扶貧政策銜接,基本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剩余149個省定貧困村和231個市定經濟薄弱村實現脫貧摘帽。
????各區市要參照農村扶貧的模式,通過實施就業救助、教育助學、健康扶貧、社保兜底、住房保障、特困扶助等措施,著力解決好他們最直接、最緊迫的現實困難問題,盡快縮小與社會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
????啟動1000個村莊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年內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收尾工作,為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創業
????加強農村電商“平臺”建設
????全市將有重點地加強政策支持,突出做好“三個抓”:
????抓服務惠農,加大對涉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力度,不斷深化“一站式”創業孵化服務,從場地、培訓、信息等方面提供創業環境支持,為農村創業創新提供“優質軟件”。
????抓政策支持,完善場地優惠政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創業補貼政策等農村創業創新支持政策,以好政策筑巢引鳳,開拓創業“新藍海”。
????抓平臺支撐,加大對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三園”以及孵化器、農民合作社、農業規模種養基地等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力度,結合我市實際,加強農村電商“創業云平臺”建設,把“平臺”建成農村創業創新的“舞臺”。
????基礎建設
????推進“村村通”公交工程
????堅持把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作為下一步新農村建設的總抓手,積極開展“十百千”創建活動,年內創建10個集聚類農村新型示范社區、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和1000個美麗鄉村達標村。
????持續加快農村公路改造升級,推進“村村通”公交工程,實現具備公交安全通行條件的行政村全覆蓋。
????大力實施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和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實現中心村電網“村村改”、機井電力“井井通”。
????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建設質量上達到最低7度抗震設防標準,同時兼顧生活居住、發展需求。
????持續加大農村無害化旱廁改造力度,去年我市已完成30萬座,今年要加快進度,按時完成剩余58萬座改廁的目標任務,確保年內基本實現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全覆蓋。
????公共服務
????建設農村智慧校園300所
????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年內完成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00所,建設農村智慧校園300所。
????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鄉村醫生和基層衛生隊伍建設,實行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將特殊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80%。
????推進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宣傳普及保險政策,進村入戶幫助群眾算細賬、解疑難,激發他們參加養老保險的積極性。
????加快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步伐,實現“八有”配套標準農村新型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和規范運轉全覆蓋(有社區組織辦公場所、有綜合服務廳、有衛生室、有警務室、有幼兒園、有社區居民學校、有文體活動中心、有綜合超市等商業服務設施)。
????現代農業
????培育30個特色農產品品牌
????加快30萬畝糧油功能區、30萬畝高效設施功能區規劃建設步伐。
????鼓勵企業建立海外綜合性基地,年內力爭作業遠洋漁船達到120艘、捕撈量達到14萬噸。
????大力發展高端特色現代畜牧業,全力打造畜牧業強市。
????加快培育農業電商示范鎮村,把信息化的理念和技術融入到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創業的全過程。
????重點培育一批大型農產品和食品加工及配送企業,由“國人廚房”向“國際餐桌”發展,確保農產品年出口300億元以上,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創意農業、海上垂釣、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農業新業態,建設一批省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年內全市將培育10個區域公用品牌和30個特色農產品品牌。
????“標準化+”戰略,健全農業地方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培育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100個。
????開通鎮級質量追溯監管平臺,推動質量追溯向鎮村延伸,實現農產品從“產”到“銷”全程質量控制。
????金融扶持
????撬動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
????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法,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
????深入推進農業 “三項補貼”制度改革,重點補主產區、適度規模經營、農民收入和綠色生態。
????創新金融產品,支持各開發銀行、商業銀行開展金融體制改革,發展小額存貸、訂單和應收賬款融資、保險等金融服務,提供更多更具針對性的金融產品。
????壯大農村金融組織,抓好青島農商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小微金融機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三股力量”,豐富農村金融服務“毛細血管”,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高效便利、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務。(記者 于順 實習生 趙鳳 制圖 吳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