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訊 青島澳凱富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本次2017智慧青島典型案例評選活動中申報了“青島澳凱富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案例。據了解,電梯衛士是一套基于物聯網科技研發的電梯遠程監控系統,是為電梯使用安全增加的一個智能化技術保障。該系統通過在電梯上安裝獨立的傳感裝置,采集上傳電梯運行信息,實現對電梯運行全天候的、集中化的遠程監控。電梯衛士的基礎功能包括:困人后緊急告警、運行狀態實時監控、維保頻次監督等??蓪崿F轎廂內的應急通訊電話,能夠對電梯維護保養的監督,可以用作物業公司發布信息的平臺,可以記錄電梯運行狀況,是電梯內的便民信息窗。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有幾大亮點
電梯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科學化管理,不僅電梯廠家非常關注,政府主管部門、電梯的維保單位、物業單位及電梯使用者都非常關注,電梯的安全運行管理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谖锫摼W的電梯衛士系統(EG-IOT),通過無線通信網絡,實現了對電梯外圍傳感器數據采集、電梯運行狀態遠程實時監控、語音視頻安撫、自動電話報警、短信報警、維保監督、電梯質檢電子合格證書等功能。電梯維保信息和運行狀態信息在中央平臺上集中管理,實現了城市電梯群的智能化質量監測,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電梯衛士系統基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
1、電梯運行狀態數據采集2、電梯故障統計分析3、電梯遠程實時監控4、故障短信告警、電話告警、web告警5、故障語音視頻安撫、故障及救助信息提示6、電梯維保信息管理7、質檢電子合格證書8、系統自診斷功能9、操作權限管理
電梯衛士對物業單位的作用有:
一、為物業公司搭建電梯信息管理平臺,包括電梯基礎資料管理、故障記錄、維保記錄、狀態實時監控、年檢管理,輔助物業開展規范化、信息化、常態化的電梯管理模式。協助物業發布一些生活服務、物業通知,將樓層顯示、天氣、時間日期、時政要聞、電梯年檢等公益信息呈現,它是“電梯維護保養的監督者”:系統預設維保規則和工作計劃,定期提醒督促維保時限,維保工作人員刷卡簽到,物業人員刷卡驗收,系統自動生成維保記錄等,輔助維保物業公司健全電梯維護保養資料檔案,形成電梯維保安全管理的良性機制,從而大大降低安全隱患。,它也是“常駐電梯的黑匣子”:引入物聯網技術,通過一個個分布式的電梯衛士終端(相當于常駐電梯的機器人)來進行集群化、智能化管理是質監部門的工作需要和發展趨勢。電梯衛士輔助監管部門和使用,維護單位實現電梯狀態實時監控、事故調查、建立有效的救援機制,強化對維保和年檢的日常管理等。
二、電梯一旦發生困人故障后,它第一時間自動對外報警,采用語音通話、短信、平臺三層循環報警機制,確保被困人員能夠盡快與外界取得聯系,得到快速救援,避免長時間被困或盲目自救造成的災害及救援不及時造成的業主和物業矛盾,縮短救援時間,降低電梯事故率,提高物業服務水平和維保管理水平。
青島澳凱富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物聯網科技研發及應用的科技型企業,公司致力于成為領先的“物聯網應用方案”提供商和解決商。隸屬行業為純正的TMT(科技+媒體+通信)。青島澳凱現階段的主營業務為“電梯衛士遠程安全監控系統”。電梯衛士是一套安裝在電梯上對電梯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的獨立系統設備,可以對電梯運行、維保、故障進行實時監控。
智慧城市典型案例評選背景資料:
青島市信息化促進會、青島智慧城市產業(技術)聯盟工作人員介紹,我市已于4月11日正式啟動《2017智慧青島典型案例評選》,本次活動,旨在聯合建設運營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的各政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以及這些項目廣大的使用者、新聞媒體,共同展示和發掘青島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案例,共同感受智慧青島建設為大家帶來的新變化,吸引智慧城市建設和智慧產業發展相關的國外高端人才、先進技術、運營團隊、研發機構等落戶青島,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建設智慧青島。
記者同時從市經信委了解到,近年來,在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統籌下,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按照《智慧青島戰略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總目標和全市統籌、部門協同、區市共建、社會參與的總要求,從各自行業領域和所轄區域入手,扎實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4年來,每年政府引導社會投入約60億元,重點推進70個左右的智慧青島建設項目,已經推進了總投資179.7億元的228個年度計劃項目,其中智慧城市運行與行業管理服務項目76個、智慧市民服務項目56個、智慧企業服務項目36個、智慧產業項目46個、智慧基礎設施項目14個,目前上述82%的項目基本建成。隨著更多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的投入運營,青島的市民生活和工作方式、企業經營和發展模式、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務范式發生了實實在在的改變。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青島將在2017年,突出推進總投資117.9億元的131個年度計劃項目建設,重點推進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項目建設,下一步,還將著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由財政投資為主向社會投資為主轉化,由建設政府管理性項目為重點向各行業領域深度應用協調發展演進,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相適應、城市管理與社會服務相協調、城市品質與經濟實力相互促進的全國領軍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