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專題 > 綜合類 > 正文

【新春走基層】即墨鋪開鄉村振興的斑斕畫卷

2019-02-22 17:45 作者:陳志偉 劉耀澤 來源:青島新聞網
分享到:

【開欄的話】

“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如是說。

新春來臨之際,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報道的重要開篇,青島新聞網將組織編輯記者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充分展現祖國各地欣欣向榮、人民群眾歡度佳節的美好景象,唱響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的昂揚旋律。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青島市即墨區著力加強產業融合發展,合力促進城鄉人才攜手,以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即墨樣板,打造青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先后被確定為“國家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點縣”“省田園綜合體建設標準化試點區”。

靈山國際花卉交易市場。

青島新聞網2月5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劉耀澤)在青島(移風)國際蔬菜花卉種子產業園里,高端技術孕育的蔬菜良種反復提純,恣意生長;鰲山衛鎮的村民忙里偷閑檢修著植保無人機,只待收獲自己的看家地標品牌“即墨地瓜”“白廟芋頭”;靈山鎮的百億綠洲多肉植物園200多種的“多肉”植物嬌憨可愛,形態各異,一個年產300余萬盆的多肉植物生產研發基地和休閑旅游基地雛形初顯……即墨大地迸發鄉村振興新活力,“三農”發展緩緩鋪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斑斕畫卷。

產業興旺 勾勒鄉村振興藍圖

沿即墨區大信鎮營普路行進,最搶眼的是一排排在太陽底下亮閃閃的光伏農業科技大棚。光伏“聯姻”農業,實現“棚頂發電,棚下種植”——這一全國首創的農業發展新模式現已打造出萬畝光伏農業示范基地。依托落戶當地的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墨區通過打造太陽能小鎮探索出來的一條產業興旺的有效路徑。

“棚頂高效發電,棚下科學種田,上方的太陽能電池板還能為下方大棚提供照明、溫控所需的電力,兩不耽誤,效率更高。”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堅之說,這些光伏太陽能電池板,可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并收集到一起,最后并入國家電網。棚底南面向陽的溫室里種植著各種喜陽的有機蔬菜,北面偏陰的溫室則種植著喜陰的有機食用菌,同樣長勢喜人。這種模式使光伏發電額外占用土地資源成為歷史,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解決了傳統發電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如今,在這個新能源與設施農業打造的農業產業綜合體基礎上已形成食用菌、花木、電商等12大產業集群,完成了全產業鏈閉環,產業現代化從單一的種植引入冷鏈物流、深加工、電商、農業旅游等附加新產業。

光伏農業的發展,折射出即墨農民在這方熱土上大有作為的熱切期盼,即墨區擲出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工程的試金石,在培植壯大農業“新六產”上逐漸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與此同時,農業產業集群提升工程也搭乘鄉村振興的春風有條不紊地展開著。

2018年2月,“青島國際種都”成功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青島(移風)國際蔬菜花卉種子產業園位于青島市大沽河現代農業產業聚集帶,核心區規劃面積1萬畝,重點區規劃面積3萬畝,輻射規劃面積34萬畝。該產業園規劃建設種業總部、研發中心、公共服務平臺、新品種集中展示區和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區等功能分區,通過大力引進和培育一批育繁推加銷一體化國內外知名種業企業和科研院所,發展以種業為核心的多產業融合集群。

“截至目前,產業園已簽約落地瑞克斯旺(青島)蔬菜研發中心、青島碩豐源種業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與育苗工廠和山東省華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7個項目,韓國農友BIO株式會社等5各項目達成合作意向,還有7個儲備項目在談。”即墨區農業局局長王作召介紹,青島(移風)國際蔬菜花卉種子產業園呈現出“扎根”發展、遞次推進的格局,其目標是將移風店鎮打造成全國重要的蔬菜花卉種子研發中心和繁育中心,成為全國種業“南廣州北青島”格局承載地。

要將即墨這張鄉村振興藍圖一干到底,除了補助優化調整的農業產業布局,還離不開農村土地資源資產的盤活。只有理順土地體制機制,才能讓資源變資本、資本生資金、資金再循環。自2015年開始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以來,即墨區已完成改革村莊867個,完成數量走在青島市前列。

人才輸出 培育現代農民梯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振興是支撐。

誰來振興鄉村?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管理的農民正在華麗轉身為“新農人”。

不久前,即墨區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啟動,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委托12所田間學校根據各自特色獨立實施培訓。預計3年內,重點培訓農產品加工業、農村創業創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三類技能人才共699人次,建設起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自從把地托管給合作社之后,村里人不僅不用拿錢養地了,分到的錢反而更多了,大家現在都愿意把地交出來,還能打點其他零工。”青島聚裕農機合作社理事長于兵初介紹,合作社為農戶提供農業種植全程托管服務模式,在這種“保姆式”模式下,土地經營權是農戶,農藝全程機械化和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統一由合作社負責。如此一來,不但為農戶降低了費用、增加了收益,而且增加了合作社農機作業數量和效益,更重要是為下一步通過土地流轉,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奠定了基礎,讓小農戶也加入現代化發展渠道中來。截至目前,聚裕農機合作社累計接受群眾托管土地12260畝,托管范圍延伸到鄰近4個鄉鎮,16個村莊,涉及農戶3202戶。

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工程的道路上,即墨不僅實施以合作社、龍頭企業帶動成長的模式,使老農民變新股民,而且還組織培育起一批“90后”職業農民。

鹿秀棟是國家級孵化器、首批科技部星創天地—青島農灣孵化器的一名普通的“90后”創業者,通過創客平臺的資金、政策支持,鹿秀棟如今已逐步實現了自己的靈芝文化園創業夢,靈芝年銷售額已超過200萬元。如今,農灣孵化器已成功孵化涉農企業、項目超過600家,累計帶動就業1200余人,其中農業創業者占一半以上。

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文明綠了城鎮,也美了鄉村。圖為溫泉街道西杻村村內一角。(資料圖)

美麗鄉村 筑起鄉風文明新風尚

玫瑰小鎮花香四溢的玫瑰殿堂千紅盛放,溫泉小鎮抵御凜冽寒冬的養生溫泉涓涓流淌,汽車小鎮機械化、自動化齊全的汽車生產鏈條理清晰,童裝小鎮品牌、質量俱佳的即墨童裝品牌好評如潮……

緩緩鋪開即墨鄉村振興新畫卷,東有依靠“山海泉灘”自然資源打造的溫泉小鎮、溫泉田橫運動休閑小鎮和鰲山灣森林公園,西有以國際陸港為樞紐的跨境電商小鎮、童裝小鎮、太陽能小鎮和藍村小城市,北有各具特色的汽車、航空、農機、玫瑰小鎮,多核發力、亮點紛呈的特色小鎮建設步伐扎實有力,正迸發出巨大活力。

2016年以來,即墨堅持“產城人文”有機融合,美麗鄉村建設遍地開花,年內新創建21個省級、青島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170個青島市級達標村。通過實施農村人居建設、生態環境提升、生態經濟推進、生態文化培育“四大工程”,全面提升環衛保潔、街巷硬化、改廁治污、綠化美化等工作水平,完成村內供水管網提升改造60個村莊,硬化街巷180萬平方米,改廁8.9萬座,新增造林面積2萬畝。著力推進城中村改造,深層次解決城中村區域功能混雜、產業低端、安全隱患問題,重點拆除中心城區和藍谷等區域35個村莊、1.43萬處居民房屋改造,城市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以前俺村都是旱廁,一進廁所能熏一個跟頭。老人怨,孩子怕。”藍村鎮王演莊南村黨支部書記孫克言說起家鄉滿眼的自豪,不僅“廁所革命”卓有成效,村莊美麗鄉村建設也是成果喜人。

整潔寬闊的街巷、紅花綠樹相映的廣場、移風易俗的宣傳標語格外醒目……走進藍村鎮王演莊南村,目之所及,處處能感受到這個青島市美麗鄉村建設精品示范村的高顏值。該村莊不僅在提升“顏值”方面下功夫,更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倡導文明新風。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玉林市| 肃宁县| 崇左市| 南通市| 泽普县| 鄂尔多斯市| 万全县| 肥乡县| 桓仁| 广西| 和田市| 施甸县| 沐川县| 济宁市| 宁安市| 循化| 湘潭县| 宜城市| 厦门市| 河东区| 宜川县| 醴陵市| 锦州市| 乌鲁木齐县| 呼图壁县| 广元市| 开化县| 涟水县| 威信县| 余姚市| 都兰县| 五莲县| 华池县| 苍山县| 平塘县| 沈阳市| 通山县| 天峻县| 涞源县|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