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9月5日訊(記者 張力偉)7日晚7點半,青島交響樂團將在青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法蘭西韻律”,特邀比利時著名指揮家羅納爾德·佐爾曼、旅法演奏家王太平、華人鋼琴家孫穎迪為島城樂迷帶來《羅馬狂歡節序曲》、圣-桑《F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以及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法國作品和俄羅斯以及歐洲其他地區的作品風格不同,音響豐富多彩,時刻在變化。”王太平在接受采訪時介紹,法國作品極具浪漫氣息,其音樂特性便是音色多變,既有實在的,也有虛無縹緲的;既有輕盈的,也有沉重的。也正因為此,樂隊在演奏時要掌握其獨到的技術手段,包括弦樂的聲音、顫指、攻速等。“這是我第三次與青島交響樂團合作,第一次是10幾年前建團初期,第二次是五年前。”作為樂團一路走來的見證者,王太平難掩對其的欣賞,“不僅一直在進步,每個團員都渴望學習到新的東西。”同時,他直言,納爾德·佐爾曼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指揮家,曾與多個世界頂級樂團合作,此次來青相信也會為青島交響樂團注入新的生機。
作為青島的老朋友,華人鋼琴家孫穎迪單是今年暑期就來兩次了,他直言:“除了嶗山,整個青島都走遍了,每次來鲅魚水餃一定要吃,季節到了蝦虎、蛤蜊也不能錯過。”談及此次音樂會,孫穎迪立馬從“吃貨”狀態變得嚴肅起來,“圣-桑《F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有一個小標題——‘埃及人’”,他介紹,這首充滿異域風情的作品,在中國演出很少,極具挑戰性,“尤其第二樂章完全是異域風情,其中有模仿市場的音樂、東方的曲調,會讓觀眾聯想到埃及沙漠里的交易、尼羅河上的商船,是一首非常有畫面感的作品。”在孫穎迪看來,圣-桑用中古調式和五聲調式來營造畫面感,是非常先鋒的做法,“五聲調式代表著東方,另外他在作品里還采用了不同音域,而且是非常極端的音域,還有泛音列的運用,他用這些可以來模仿鐘聲、鋼片琴、顫音琴,是非常有意思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