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與白癜風的區別:白癜風癥狀
時間:2012-01-06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白癜風外在癥狀表現為:皮膚損害處皮膚顏色減退,變白,有灰白色、乳白色或瓷白色等,一般無自覺不適,少數病例在發病之前或同時局部有瘙癢感,亦有患者在病情穩定時因某種因素發生癢感,隨之白斑擴大或出現新的白斑,個別患者伴有毛發變白。
白斑與白癜風的區別:易與白癜風相混淆的疾病
單純糠疹:多見于兒童,好發于面部,圓或卵圓,常見于1~3個減色斑,皮損為淡白或灰白,上覆少量糠狀脫屑,邊緣不清楚,無周邊色素加深的特點。或有微癢,多發于春季,亦可見于初夏或冬季。
白化病:本病是先天性非進行性疾病,常有家族史,兩眼虹膜透明,脈絡膜色素消失。幼年發病,既不擴大、亦不消失,皮損周圍色素并不增多。
花斑癬:本病有時僅見減色斑,易與泛發型點狀白癜風混淆,但本病的斑色澤不勻,解剖學或可見淡紅、棕色或淡黃灰色,斑上可找到糠狀鱗屑,可有癢感,出汗后明顯,直接鏡檢可發現茵絲和孢子。
老年性點狀白斑:多見于中老年,皮損為大小均勻的點狀白斑,好發于軀干部,白斑微凹陷,周邊無色素沉著。
貧血痣:是由色素減退所致的局限性白斑,多為單發,在幼兒期發疹。拍擊或摩擦,白斑均不能使之發生紅斑反應,患部周圍皮膚可見發紅,用玻片壓之本病皮損處周圍皮膚可使損害消失。
紫白癜風:皮損為邊界清楚的紫白色斑片,稍有脫屑,有光澤。病變部位毛發不變白色。多數冬輕夏重,或入冬自愈,至夏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