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生秦文:剪掉長發的她,至今還在“前線”奮戰
【青島新聞網原創】
(記者 孫志文 實習生 梁睿 張暄喬)
“媽媽,你的新發型很帥,像個男孩子!”
2月13日,支援武漢的第20天,為了更有效地隔離病毒,秦文剪掉了一頭長發。當晚和家人視頻聊天時,女兒的一句話讓她哭笑不得。
身為一名感染防控醫生,秦文每天的工作就是對醫院感染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控制,因為這項工作的特殊性,她從不佩戴首飾、不留長指甲,化妝也僅限于簡單的護膚,特殊時期,她甚至時刻準備著剪短頭發、投入戰斗。秦文認為,這是一名感染防控醫生必然要面對的犧牲:“職業使然,干這一行就得培養出一點男孩子性格,不能太在意外表,還要養成隨時奔赴‘戰場’的習慣。”
正如她執行此次援鄂任務——除夕夜接到馳援武漢的命令,大年初一跋涉13個小時抵達武漢市肺科醫院,作為國家衛健委院感防控專家組成員、也是第一個到達武漢的青島醫務人員,她在做好武漢市肺科醫院的感控管理工作的同時,還先后參與到武漢多家定點醫院的院感改造工作中,并對十余支醫療隊的上千名援鄂醫護人員進行了防護培訓。
至今,她已援鄂75天。
▲剪掉長發的秦文脫下防護服后已是汗流浹背。
大年三十接到通知:武漢需要你
“我做好了隨時聽從安排、奔赴戰場的準備。”
秦文是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感科的醫生,出于職業敏感,疫情發生后,她一直密切關注著湖北的動態,在抗疫形勢日趨嚴峻之時,她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請戰,表達了支援武漢的意愿。因為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她明白自己肩負的使命:“疫情之下,如果連醫生都選擇逃避,那只會讓更多人的健康失去保護。一旦情況需要,我可以馬上去武漢!”。
不同于其他科室,院感科的職責是保證醫院及醫護人員免受病毒感染,尤其是面對新型病毒,在對病毒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毒力大小都不確定的情況下,預防工作就顯得極其重要。
秦文:“醫生是大家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如果醫生都倒下了,將會有多少人不得不直面病毒?而在傳染病的防控中,感控醫生就是‘醫生的醫生’,我們要教醫生如何有效防控,如何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救治病人。”
秦文告訴記者,醫生、護士保護病人,感控人員則保護醫生、護士。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感控醫生必須挺身而出,以最快的速度沖上前線,做醫院的“壓艙石”、“定心丸”,保證前線醫護人員能夠安全、安心地戰疫情。
“我是大年三十凌晨2點回到老家烏魯木齊的,大年初一早7點就接到了集結的電話,要求我們24小時之內必須趕到武漢!”一邊是十萬火急的命令,一邊是剛剛團聚的家人,此時的秦文沒有半點遲疑,她立刻把還沒來得及收起來的行李箱提溜出來,開始收拾行裝。
秦文說,那個清晨,為了能讓她在出發之前吃上一頓熱乎飯,爸媽一大早起來給她包餃子,所有的不舍都包在了餃子里,希望她能念著家里的父母和孩子,早一點平安回家。
▲秦文和前線的“戰友”們。
“面對疫情,難免擔心,但我不害怕”
此次援鄂,不知歸期,秦文也曾糾結過、擔心過,女兒是臘月二十八的生日,自己剛剛給她過完9歲的生日,家里還有老人。對于她這個年紀的人來說,人生經不起一點意外。
記者:“可以不去嗎?”
秦文告訴記者,這個問題家人也問過她好多遍。作為感染防護的專業人員,秦文曾經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借調,有豐富的感控工作經驗,而疫情爆發初期,除了各種醫療類物資,最缺的就是從事感染防控的醫務人員。看似是一道選擇題,但是對于秦文來說,這道必答題的答案只有一個,必須去。
面對未知的新型病毒,面對被感染的風險,怕是人之常情,但秦文對此卻看得很淡。
“難免擔心,但我不害怕!我有專業知識傍身,沒什么可怕的!”秦文告訴記者,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戰友”陸續奔赴武漢,她反而更安心了,“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的背后是青醫,是青島,是這個國家!”
作為母親,秦文最割舍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女兒。秦文說,孩子還太小,事態有多嚴重女兒并不知情,對女兒來說,只是覺得媽媽要出差了,沒法陪她一塊過春節了。
“媽媽你戴好口罩,我和爸爸等你回來!”臨行前,女兒話給了秦文莫大的力量,鼓勵著她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同樣支援武漢的同仁們。
▲秦文先后參與了武漢多家定點醫院的院感改造工作。
她是上千名援鄂醫護人員的防護“教練”
秦文之前參加過院感爆發調查處置工作,但是這么大的疫情,這么嚴峻的感控任務卻是從未經歷過的。所以,此次援鄂任務對于秦文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據了解,秦文駐扎的武漢市肺科醫院雖然是承擔結核病收治任務的呼吸道疾病專科醫院,但是感控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專職人員只有兩名,完全不能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潮。同時,他們還肩負公共衛生科傳染病上報工作,使得人員更加緊缺。
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秦文立即協調醫院,增加三名工作人員,并對這些人員進行了突擊感控培訓。同時,結合現狀調整了院內的三級管理體系,使更多醫務人員參與到感控工作中。調整后的感控工作質量得到明顯提升,醫院的醫務人員感染率始終處在全市最低水平。
在武漢支援的75天時間里,秦文還先后參與到武漢市肺科醫院以外多家定點醫院的院感改造工作中,并對十余支醫療隊的上千名援鄂醫護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防護培訓。
可以說,正是有了像秦文這樣的感控醫生的默默付出,新型冠狀病毒才能被牢牢地封鎖在隔離區內,從而保證了大批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使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
▲不久前,內蒙古醫療隊的醫護人員結束援鄂任務返程時,邀請秦文在他們的衣服上簽名留念。
如今,除了秦文,其他青島援鄂醫務人員已全部完成任務返回家鄉,這讓秦文成了第一個抵達、最后一個撤離的青島“援鄂戰士”。對于還沒有結束的援鄂征程,秦文表示,她早就做好了站好最后一班崗的準備。
正如她所說的:“我留在武漢說明武漢還需要我,只要這里需要我,我就會一直在這堅守下去,守護醫院里每一個人的安全。不獲全勝,絕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