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發!青島一歲半幼兒高燒39℃,稀便帶血!只因忽視一個小細節…
青島又迎來
桃紅柳綠、姹紫嫣紅的時節
各式各樣的水果瓜蔬、海鮮一一上市
不少家長變著花樣
想讓孩子嘗個遍
但一不留神
卻可能讓孩子染上病
近日
青島婦兒醫院感染科接診的
發熱伴腹瀉的小患者明顯多了起來
一歲半孩子發熱、腹瀉
青島一歲半的軒軒(化名)前幾日出現發熱、腹瀉,軒軒父母開始也沒在意,在家給軒軒服用退燒藥后體溫暫時降到正常,以為問題不大。
誰知,后來軒軒體溫多次燒到39℃以上,吃退燒藥體溫也降不到正常。同時,孩子出現哭鬧、拒食等癥狀。
有時,軒軒大半天基本沒有排尿,最近的一次稀便中甚至出現了鮮血,家長嚇了一跳,趕緊帶著孩子趕到青島婦兒醫院。
根據醫院疫情防控相關流程,經預檢分診后軒軒到感染門診就診,門診醫師看診后結合相關檢查結果,認為軒軒的炎性指標很高,大便常規存在大量紅細胞、膿細胞,診斷軒軒患有細菌性腸炎。
找到病因后,經過抗感染及對癥補液支持等對癥治療,軒軒重新恢復了健康。
那么
引起軒軒生病的細菌
是從哪里來的呢?
據軒軒母親描述:
軒軒發病前一天吃了剛從冰箱拿出來的水果,有可能當時沒洗徹底。
其實軒軒這種情況并不是個例,隨著天氣轉暖,草莓、桑葚、櫻桃、甜瓜等鮮美水果以及海鮮的上市,頻頻有孩子中招。
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的消化道功能比成人脆弱,攝入相同的不潔食品,大人可能沒有癥狀或者僅出現輕微癥狀自身就可以調整過來,但兒童可能出現明顯的發熱、精神萎靡等全身感染中毒癥狀和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如果不及時就醫可能出現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出現膿毒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
醫生建議
家長應給孩子養成
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勤洗手、吃熟食、
果蔬洗干凈、冰箱常清潔、
出現癥狀及時就醫
還有一份溫馨提示
家長們要記牢
因腹瀉就診的患兒通常需要留取便樣化驗,在家提前留取便樣的家長注意大便切勿留在尿不濕上。
需要用干凈不吸水的容器留取,量約花生米大小即可,并且于1小時內送檢。
最后提醒家長們
孩子身體不舒服
千萬別諱疾忌醫
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以免延誤病情
◆據青島婦女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