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青島】浮山里的"寶藏"多肉館 有著治愈心靈的魔力
【青島新聞網獨家】
(文/黃曉 圖、視頻/寧冠宇)
在鋼筋水泥的世界里,有一片遠離塵世的小花圃,每天喝喝茶、種種花草、逗逗萌寵,過歸園田居般自然又閑適的日子是許多城市人向往的生活。
在浮山山腳下,一條不起眼的小路,蜿蜒地通往這樣一處出則繁華入則寧靜的山間小院,園中種有上千種形態各異的多肉植物。這里是創始人的“魔法花園”,許多人在此感受到了自然的治愈力量;這里也是多肉愛好者的天堂,常被稱贊為“寶藏多肉館”。
“我們既不是花圃、苗圃,也不是枯桃那樣的花草市場。要說環境很好的咖啡廳嗎?似乎也不是。”格林芬格多肉美學館的創始人格小嫚說,他們的定位是“休閑園藝空間”,希望為大家提供一個心靈港灣式的治愈場所。在這里,綠植的功能不僅僅是綠化環境、防輻射,而是給顧客以美的感受,同時通過與植物的交互治愈心靈,在這里獲得內心的平靜、補充能量,重新投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2016年4月,格林芬格多肉美學館開業。在此之前,格小嫚和她的朋友們花了10個月的時間自己開墾平整土地、設計搭建大棚、種植培育多肉。
感受自然的神奇與植物治愈人心的力量
開這樣一家多肉館,用格小嫚的話來說就是“一切都是機緣巧合”。她介紹說,起初是另一位創始人家中的“肉肉”泛濫,從幾十盆到幾百盆,以至于后來家里養不開了,想找個地方安置自己的寶貝們。結果機緣巧合地尋到了這樣一塊寶地,他們覺得不如就做點別人沒做過的事,給大家提供一個可以放松身心、感受自然治愈力量的場所。
多肉有治愈人心的力量,這是格小嫚的親身感受。學海洋工程的格小嫚是個典型的理工女,原來的工作是給海上鉆井平臺做工程設計,大約七八年前,被大氣美觀、花朵形狀的“法師”所吸引,加入了多肉愛好者的大軍。
格小嫚最喜歡的“法師”,適合做大型園藝景觀。
“跟其它的植物不同,胖嘟嘟的多肉圓潤可愛,很多人是把它當作寵物在養的,每天早晚都會看它,會留意它的每一絲變化,為新生出一片葉子而感到欣喜。”格小嫚說,在養多肉的過程中,自己感受到了能量的交互。“你給予它關愛呵護,它就會長得更好、以美麗的姿態回饋你,而從中你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治愈力量。”
形似“兔斯基”長著兩個長耳朵的“碧光環”、肉身上有兩鰭形似躍出水面的海豚的“三爪上弦月”……這些網紅款多肉因形狀奇特而引起網友贊嘆,甚至被推上了熱搜,千奇百怪的多肉植物常常令人不由感嘆造物主的神奇。
在格林芬格多肉館中,記者還見到了一種形似蘆薈但沒有根須,既不需要種在土中,也不需要水培,而是用鐵絲懸置于空中的奇怪植物。格小嫚介紹說這是空氣鳳梨,并不是多肉植物,但卻同樣神奇。空氣鳳梨是地球上唯一一種完全生活在空氣中的植物,根部退化,靠葉子上的鱗片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存活,而變成紅色則說明它要開花了。
一棵即將開花的空氣鳳梨。
“多肉植物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脫土一個多月也還能活,有時候只需一片葉子,甚至是一截光禿禿的桿兒,插到土中也能成活。”在與這些植物的朝夕相處中,她被這種在惡劣環境中也能美麗綻放的不屈生命力所深深打動,從中汲取著來自它們的生命能量。因此她堅信著,這方小天地也能給其他人帶來心靈的慰藉。
格小嫚與她的植物小天地。
售后滿分!因為熱愛他們成了多肉“醫生”
這里的多肉有上千種之多,對于沒有系統學習過的外行而言,要下多少功夫才能認全這些植物并熟諳其習性呢?
“實踐出真知。就像養孩子一樣,你只要養過它自然就會記住它的名字和各種習性。”格小嫚說,館內除了小張老師是學園林的,其他老師們都沒系統地學過植物或園藝,全憑熱愛,在與多肉的朝夕相處中逐漸成為了這方面的行家。
正在照料顧客托養多肉的小張老師。
這里不僅種植、展示、銷售多肉,還教授多肉知識,提供多肉急救、托養等服務,這在青島還是獨一份。格小嫚說:“起初是因為顧客養不好回來求助,我們會給免費救治,后來收治的多了、加之有些顧客一放就是好幾個月,我們就開辟出了一塊托養區。”托養區的每盆多肉中都插有小牌,上面寫著主人的名字或電話。
“顧客都說我們這里的多肉比市場上賣的好看,而且售后服務好。其實是因為真心喜歡它們,所以自然希望這些小家伙們都能好好地活著。植物沒有貴賤之分,養好了、配上好看的花盆,幾塊錢的也能出落得嬌憨可愛。”
因為這里有上萬株多肉植物,日常養護打理和盤點入庫是件非常繁瑣的工作。
學會敬畏自然與珍愛生命 這里成為孩子們的校外課堂
2019年,多肉植物博物館在此落地,格林芬格承擔起了更多展示和科普的責任,除了設置有各種多肉植物知識展板、標識牌,還開設了公益講座、多肉小課堂,成為許多學校的校外實踐基地。
不同類型的花土介紹。
“多肉小巧可愛,很受孩子們的喜愛,是帶他們打開植物世界大門、親近自然的引路者。”格小嫚說,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機會親近自然,所以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家長帶孩子來做親子DIY。“你買盆花回家孩子不見得會在乎,有時候還會給掐壞,但當是他自己親手種的時,他會每天看它、澆水、呵護它。在這個過程中,他付出了愛也會體會到植物的愛,有了情感的交互才能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學會敬畏自然。”
可自己動手制作的“多肉相框”。
館長格小嫚給我們現場演示制作了一盆可愛的多肉盆栽。
除了小朋友們,喜愛多肉、或者說植物的人分布于各年齡段,只是進來逛逛,或者點杯飲品坐大半天的客人也有很多。格小嫚說,甚至還有外地的客人,每次來青島都會過來坐坐、聊聊天。“有顧客說我們應該收參觀門票,其實能找到這里的就是種緣分,我們本來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喜歡上多肉植物,進一步對于生命、對于自然有所熱愛與敬畏。”
未來,他們的目標也是繼續深耕植物休閑領域,通過與學校合作、開設分館等,讓更多人感受到植物帶來的能量和大自然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