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精彩故事天天講|打造3000個工業APP: 制造業關鍵環節“全覆蓋”
3000個工業APP,搭起工業互聯網軟件生態
工業企業與軟件企業良性互動,助推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二批全國工業互聯網APP(下稱“工業APP”)優秀解決方案名單,青島再次有3款上榜。連同第一批,青島累計共有6款產品入選。
不要小看這份“年輕”的榜單。工業互聯網,是軟件定義的全新產業生態,背后需要各種各樣的工業軟件支撐。而工業APP,就是滿足特定需求的工業應用軟件。2018年,國家提出實施工業APP培育工程,充分發揮軟件賦能、賦值、賦智作用,落實工業互聯網發展,推動工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從這個維度考量,若沒有強大的工業APP軟件生態,一座城市的工業互聯網版圖勢必是有所缺失的。
但所幸,正在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青島早已有所行動。6款上榜產品就是青島致力搭建工業互聯網軟件生態、大力培育工業APP的最好例證。
未來,隨著全市工業互聯網氛圍日益濃厚、越來越多企業工業互聯網改造意識覺醒,青島工業APP也將加速向既定的目標邁進——到2020年,形成3000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全面覆蓋制造業關鍵環節重點需求的工業APP,基本形成工業APP大規模開發應用體系。
“小”軟件解決“大”問題
“今天在現場部署方案,甲方反饋不錯,從開始安裝到他們手機注冊軟件接收到數據不超過半小時,尤其是應對突發設備巡檢,有大作用。”幾天前,青島天樞智能有限公司負責人賀磊收到了來自一線技術人員的這樣一條微信。受到客戶肯定,本應是一件興奮的事,但他卻十分“淡定”。自從去年9月,產品發布以來,太多類似的反饋讓他已經習以為常。
天樞智能的基于振動狀態監測的工業物聯APP解決方案是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二批優秀工業APP的青島產品之一,能監測風機、電機等實時振動波形,判斷設備運行狀態,幫助企業巡檢和運維。與傳統ERP、MES等工業軟件不同,這款產品的部署和使用都稱得上“傻瓜式”。震動傳感器和手機APP安裝完畢后,遇到設備異常,APP會自動推送報警,并根據算法分析提出設備可能存在的問題。“避免企業大型重點設備突然停機帶來的生產損失。而一旦出問題,依托我們的算法和專家庫,即使沒有太多經驗的設備管理人員,也能一目了然。”賀磊說。
“小”軟件解決企業“大”問題,這是工業APP的一大特點。傳統工業軟件通常都是具備綜合功能的一個大系統,內部的單個功能不能脫離軟件單獨被安裝、使用,但工業APP則更加靈活。一個專注于某一細分功能的工業APP既能單獨使用,也可以變身為一個“模塊”,嵌入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其他功能的APP,比如設計、生產制造等各司其職,為企業服務。
青島工業軟件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青島分部)開發的智能裝備管理套件入選了國家第一批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研究所發展規劃研究室主任呂琪介紹,該套件將服務于團隊正在搭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的核心目標是工業知識的復用共享,套件是實現設備管理、運維等知識復用共享的具體實踐。”呂琪介紹,套件重點面向企業中的設備管理及設備運維場景,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和邊緣計算等技術,將設備全生命周期數據、設備故障模型數據、專業運維知識等進行固化封裝,實現裝備狀態數據的采集、全生命周期知識管理,并結合設備故障模型,幫助企業實現關鍵設備遠程性能監測與故障診斷,提高企業預知性維修水平。
用消費互聯網做類比更容易理解。PC時代,很多人可能從未想過,如今的手機應用商店內,會有成千上萬的APP。出行、美食、烹飪……各色APP幾乎能滿足所有用戶的“長尾需求”。工業互聯網時代,隨著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需要更加海量的APP滿足工業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新愿景激蕩新生態
對于工業APP未來將扮演的重要角色,青島早有認識。
2018年底,青島就緊跟國家步伐,出臺落實工業APP培育工程方案行動計劃,提出培育一批骨干工業APP企業和技術標準,到2020年,培育3000個工業APP,工業軟件帶動制造業提質增效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建成國內領先的工業軟件示范基地,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繁榮發展。
工業APP,是工業軟件的最新發展形態。工業軟件一直是青島軟件產業的優勢所在。依托海爾、海信等制造業頭部企業,嵌入式軟件、裝備自動控制產品等發展迅速,一批軟件企業成長起來。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工業軟件收入占全市軟件收入超過39%。2019年底,青島更是借此摘得中國軟件特色名城稱號。
今年,青島豎起旗幟,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將激蕩青島軟件新生態加速迭代,助推形成大規模的工業APP開發、應用生態體系。
7月2日,一場圍繞工業互聯網賦能的工業企業與軟件企業對接會在西海岸新區舉行。工業企業為解決痛點而“奔走”于展臺間,軟件企業也同樣興奮。這些青島的工業軟件行業“老兵”,不約而同表達了同一個觀點,企業即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工業企業工業互聯網意識的不斷覺醒勢必將帶來市場規模的擴大和企業收入的增加。但在軟件企業看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能不斷提升賦能工業企業的能力,產品會變得更‘好用’。”青島容商天下網絡有限公司副總裁徐延政說。
容商天下是青島另一家入選第一批國家工業APP優秀解決方案的企業。在企業開發的工業云平臺上,工業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自己的工業APP,如工業數據管理、財務管理、倉庫管理等,也可以同時勾選多個工業APP,生成工業APP集群安裝包,大大降低了中小工業企業擁抱工業互聯網的門檻。但這種定制能力,并非憑空而來,而是不斷“打怪升級”練就的。
“自2013年上線以來,我們已經為超過500家企業提供服務,涉及服裝、汽車、家電、五金機電等行業,每做一家企業,我們都會沉淀出一些通用的經驗,固化到平臺上。”徐延政說。
停工停產造成損失是工業企業面對改造時的重要顧慮。用徐延政的話說,客戶經不起“試錯”。行業知識和經驗就是工業軟件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談到工業互聯網的推廣難點,業界經常談到IT(信息技術)與OT(運營技術)的融合,就是此意。
有理由相信,在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路上,青島也會搭建起更加優質的軟件生態,更好擦亮“中國軟件特色名城”的金字招牌。
(記者 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