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路街道曬生態成績單:新添多處公園 環境持續改善
青島新聞網7月11日訊(記者 孫志文)“家門口樓山河二支流從前就是條臭水溝,每年夏天是最難熬的日子,窗戶都不敢開,這兩年河兩岸違章建筑都拆了,河道也整修一新,還新建了停車場,晚飯后大家都愿意來河邊走一走。”談起這兩年家門口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土生土長的十梅庵人韓先生一臉興奮。
據了解,李滄區委區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湘潭路街道迎來了改變落后面貌的歷史機遇。面對機遇,街道黨工委橫下一條心,努力在民生工程建設上做文章。兩年來,先后建設老虎山公園、樓山河公園(東段、西段)、樓山河二支流公園、印象灣公園、大棗園文化廣場海綿工程,還有即將規劃建設的集購物、休閑娛樂、停車于一體的新大棗園公園。
公園更多了、天更藍了、空氣更新鮮了,環境的改變,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轄區PM2.5、PM10等環保指數從以往長期墊底位置逐步向中游邁進,居住環境改變也讓群眾從心底對政府工作有了更大支持。
去年拆除各類建筑1.75萬平方米
“項目開頭拆遷難”。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湘潭路街道以“紅梅湘潭”黨建品牌為引領,夯實社區黨組織建設,堅持黨員帶頭、社區前置、全員參與,依法依規處置,并將基層治理探索的“初心、放心、貼心、用心、同心”的“五心”應用在拆違一線,真正“堅定初心、群眾放心、服務貼心、感情用心、全民同心”抓工作。
2019年,湘潭路街道拆除各類建筑1.75萬平方米,清理果園、菜地等場地40余畝,保證老虎山公園、樓山河、樓山河二支流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并解決規劃九號線5家企業、規劃十號線8家企業歷史遺留問題。2020年3月,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街道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拆除老虎山生態紅線內違建別墅6棟,涉及面積2000余平方米,并迅速補綠覆綠。
生態環境改善,吸引“網紅經濟”項目落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作為李滄北部新舊動能轉換重點區域的湘潭,始終堅持生態發展理念、堅守生態發展紅線,把生態建設責任牢牢抗在肩上。“好生態迎來鳳凰鳥”,持續改善的生態環境,也為招商引資帶來機遇。中合科技產業園等一批小微企業發展平臺不斷成長,“抖音直播”、“小紅書電商”等“網紅經濟”項目落地,也為轄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