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養老難”!青島明確:養老要這樣做
創新“1+8”破解“養老難”
青島制定實施新一輪養老服務政策體系 努力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剛剛落幕的2020中國山東·青島國際養老產業與養老服務博覽會,不僅展示了各類養老服務產品,還帶來不少新的養老理念。青島市是全國較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和老年人口失能化、失智化的發展,加之家庭結構小型化、空巢化,傳統家庭養老方式受到嚴重沖擊,出現了養老機構數量不足、服務質量不高和市場化程度低、發展動力不足、養老護理員缺乏等“養老難”問題。為破解這些難題,青島市堅持以人為本,針對老年人服務需求特點,創新制定了符合青島養老服務發展實際的新一輪“1+8”養老服務體系。
設在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
“1+8”新一輪養老服務政策體系是由1個指導性綱領文件和8個配套政策文件構成。《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即為“1”,該文件是青島市新一輪養老服務政策體系的核心文件,明確了“養老機構增質、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轉型、養老服務市場增效、養老服務監管增能”的工作目標,同時確定了6項重點任務。其最大的創新點在于對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
有了頂層框架,就需要往里填充各種“設備”,使其更好地“運轉”。《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青島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建設行動計劃(2020-2021年)的通知》謀劃了實施路徑。7月7日上午,在市北區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同興路社區服務站,居民邢先生正在接受針灸理療服務,助醫李成東一邊詢問近期狀況,一邊為邢先生按摩針灸,“他屬于膝關節退行性改變,也就是膝關節老化,上下樓不方便,經過前期走訪了解到這個情況,為他制定了階段性方案,采用中醫理療,活血化瘀,溫經散寒。”李成東告訴記者,經過五六次理療,膝關節狀況有了好轉。“很方便,家門口就可以接受康復服務,也不用去醫院掛號排隊,對老百姓來說很便利。”邢先生表示。
《行動計劃》明確了全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目標和具體計劃。到2021年底,青島市將實現全市每個街道(鎮)至少建成一處鎮街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每個社區都建成一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多樣化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基本得到有效滿足,形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的“青島模式”。“按照‘梯次推進,壓茬進行’的方式,今年首先在市內6個城市建成區全面推開,同時兼顧4個農村市(區)建成區的各街道,今年將建設90處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和12000張養老床位列為了市辦實事。“青島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喬先華介紹,2021年將完成4個農村市(區)的農村鎮駐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并開展農村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每次服務后都要回訪監督
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就需要明確質量標準,《青島市民政局關于印發<青島市街道(鎮)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級評定暫行辦法>的通知》制定了全市統一的等級評定標準體系,對街道(鎮)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運營和等級評定進行了明確規定。
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可以提供助餐送餐、康復保健、助醫助潔、日間照料、短期托養等服務,初曉梅是該中心的護理員,除了在服務站為有需求的社區老年人提供服務外,還可以上門協助解決老人的一些困難。“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我們采取上門巡診送藥。”記者跟隨助醫李成東來到浮山后四小區一戶居民家,79歲的于桂香腸胃不好,脾腎陽虛,通過會診,為其開中藥調理。在于桂香家中,安裝有養老服務終端設備,有需求可一鍵呼叫。隨后,記者來到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信息中心,兩名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進行服務回訪,“為了保證養老服務質量,每次服務后,我們都會進行回訪,詢問用戶意見。”工作人員介紹,進行服務回訪起到了質量監督的作用,也督促服務人員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探索公建民營盤活存量資源
新一輪“1+8”養老服務政策體系中的《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青島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青島市養老機構公建(辦)民營實施辦法>的通知》明確了實施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類型、基本原則、組織實施路徑等內容,促進了我市公建(辦)養老機構激發活力、提升能力,在更好地履行政府兜底養老責任的同時,盤活存量資源,擴大有效供給,營造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擴大社會參與,把養老服務業做大做強。
7月3日晚舉行的“2020中國山東?青島養老產業與養老服務招商推介會”上,北京光大匯晨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山東區域負責人呂昊與青島市社會福利院院長周建成代表雙方簽約。光大匯晨青島市社會福利中心是由青島市民政局投資建設,北京光大匯晨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通過公建民營模式,政企攜手打造的醫養結合型綜合養老服務項目。“青島市社會福利院改擴建后,有1403張床位,準備拿出720張床位進行公建民營,其中要預留5%的床位用于特困人員等特殊對象的養老。”青島市社會福利院院長周建成介紹,前期經過招標,光大養老中標,雙方簽合同后,在合同條款內的運作,社會福利院將不會參與干涉;若超出條款,則會進行介入監管。據了解,雙方將共同努力將青島市社會福利中心打造成集養老照護、智慧養老、醫養結合等特色于一體的綜合持續照料老年社區,為青島市長者造福祉,不斷滿足老年客群多層次、多方位的養老服務需求。
新建、老舊小區都要配套養老服務設施
另外,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建住宅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用房規劃、建設和移交管理的通知》,將民政部門納入全市規劃委員會的成員單位之中,要求新建住宅小區的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必須與主體建筑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移交使用,確保達到新建小區每百戶20平方米的配建養老服務設施要求。對老舊小區,通過依托星級養老機構、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利用閑置房屋資源、切分辦公服務用房等方式,落實每百戶15平方米的養老服務設施要求。
在新一輪“1+8”養老服務政策體系中,還強化資金支持,明確了各項補貼政策的補貼對象、補貼標準、申領方式等;注重人才培養,每兩年開展一次青島敬老使者評選;強化部門協同,通過制度性設計,實現了失能失智人員照護需求等級評估組織互認、標準統一、結果共享;擴大社會參與,明確了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建設、運行、管理方式和服務標準,激發社會志愿者從事養老服務志愿工作的積極性,緩解了養老服務力量不足的矛盾,擴大了社會參與度。
(青報全媒體記者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