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和交運調整重組,青島“大交通”邁出關鍵一步!
在坊間傳了多年的公交和交運調整重組落地。
日前,青島市政府發出《關于組建青島城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為打造全市“大交通”格局,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組建青島城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列市直企業管理。同時,撤銷青島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交運集團有限公司市直企業建制,轉為青島城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一級子公司。
此次調整是青島深化國企改革的一個“大動作”。今年4月22日晚召開的國有企業改革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透露:青島將加快“大旅游”“大交通”國有資本組織結構調整。距離這次會議不足3個月,“大交通”國有資本組織結構調整的頂層設計方案新鮮出爐,猜想照進了現實,方案塵埃落定。
大青島,呼喚大交通。此番調整重組將給青島的交通格局帶來哪些改變?對市民出行和城市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
1
公共交通領域的“雙翼”
城市公共交通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出行需求的社會公益性事業,發展公共交通是現代城市發展的方向。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人們對城市交通便捷程度、出行舒適程度及安全保障水平等服務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今年7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重磅發布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單,青島等十個城市上榜,改善交通擁堵等多個指標成為該榜單的評價標準。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是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的重要“抓手”。
在青島公共交通領域,公交集團和交運集團是當之無愧的“雙巨頭”企業。
公交集團是青島市公共交通主體企業,線網覆蓋中心城區以及相關市域,主導青島城區公共交通客運市場,市場份額超過80%,經營范圍涉及公交客運、現代有軌、出租營運、商務交通、旅游觀光、物業管理服務、場站開發、駕駛員培訓、車輛維修與檢測、網約車以及新能源車輛、充換電服務等領域,擁有40個經營單位,職工總數16000余人。
交運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獨資的大型綜合交通產業集團,是青島市將14個企業主管局或行政性公司進行轉體而組建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之一,擁有客、貨運一級經營資質,職工總數近17000人,營運車輛近9000輛,形成了輻射青島全域并向全國延伸的站場、線網、運力等資源優勢。設有分支機構40戶,全資、控股(含相對控股)子公司77戶。
近年來,緊隨城市發展的步伐,兩家企業與時俱進“乘風破浪”,以開放視角和創新思維開拓市場,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在全省乃至全國均占有一席之地。
近3年來,公交集團以新動能為主導的發展新格局加速形成。2019年,公交集團全面實現了2017-2019年發展戰略的目標任務,同比三年之前,集團營業收入增長17%以上,安全責任事故頻率下降了60%,服務投訴率下降了40%。特別是2019年以來,公交集團企業整體規模實力不斷提升,重新確定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汽車后市場服務、公交場站資源開發運營”三大主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發展坐標和市場領域。
致力于打造成為“高品質城市綜合服務運營商”的交運集團,亦有不俗表現。搶抓道路運輸轉型發展的有利時機,交運集團加快創新和資源整合步伐,做強傳統主業,做活新興產業,做優配套產業,通過多年努力,構建了以大客運、大旅游、大物流為核心,汽車維保、信息科技、地產開發、駕駛培訓、保險中介、交通文化、綠色環保、交易市場、醫療保健等關聯配套產業相伴成長的“交通產業生態圈”。“交運”品牌價值209.51億元,高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先后入圍中國服務業500強、亞洲品牌500強、中國品牌500強。
2019年以來,青島市民發現,穿行在街巷中的“米圖出行”車輛越來越多。“米圖出行”平臺就是交運集團與騰訊合作推出的定制客運平臺。平臺一方面完成傳統道路運輸向智慧化、平臺化的蛻變,另一方面讓市民在時間性和經濟性上享受到了創新紅利。目前,米圖出行已經實現了青島全域覆蓋,注冊用戶突破260萬人。
在島城公共交通的版圖上,公交和交運如同一雙翅膀,支撐起公共交通網絡的骨干。在自身穩健發展的同時,也奠定了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發展的基石。
2
整合重組的呼聲已持續多年
不斷壯大、快速成長的背后,公交和交運也面臨著一些自身發展的短板。特別是作為市場主體,兩家企業的業務輻射范圍越來越大,在旅游客運、定制公交、網約車等多個領域業務都存在著交叉重疊現象,在市場競爭中經常“短兵相接”,無法實現錯位經營發展。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交集團負責人曾坦承:與北京、深圳等地的先進公交企業相比,公交集團依然存在著主業發展不均衡,資源配置不到位等短板,生產經營相關指標與政府購買服務的標準仍有較大差距。
近年來,受高鐵線路持續擴容、私家車增多等因素影響,交運集團的核心主業——長途客運業務日益萎縮,企業經營壓力驟增。另一方面,推進多年的交通旅游融合發展等戰略,也遠遠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企業經營業績貢獻度不高。
在公交和交運的城市發展主戰場——城市公交領域,兩家運營主體并存的現狀也帶來一定的弊端。目前,青島公交線路“同質化”現象嚴重、公交線網重復系數較大。出現這一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行業主管部門在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時,因兩家企業在場站資源上“分兵把口”“各自為戰”,無法實現場站資源的全域統籌和最大化利用,在客觀上造成了公交運力資源的浪費。
由此,兩家企業整合重組的呼聲,多年來一直不絕于耳。
3
“強強聯手”后的新使命
事實上,此次基于大交通格局下的優化重組,青島并非首創。國內上海、廈門等城市都曾經對公共交通領域進行過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8年6月,由久事旗下巴士集團和交投集團聯合重組而成的上海久事公交集團正式揭牌。久事是上海公共交通領域的老牌企業。2005年,上海市政府決定,上海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巴士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強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五汽冠忠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上海現代交通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資產及行政關系正式劃入久事集團,由此開啟了從投融資公司向大型綜合型產業集團轉型的步伐,主業亦從投資管理向投資管理與產業經營并重轉變。
廈門公交集團有限公司于2006年由廈門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廈門特運集團有限公司和廈門運輸發展總公司三家國有企業整合成立。2014年,廈門公共交通場站有限公司成建制劃入;2015年,集團接收原屬市財政出資、市公安局管理的四家保安公司。近年來,廈門公交集團積極做優城市公交、做精道路運輸、做活交通置業、做強汽車后服務產業,已成為廈門市國有公共交通骨干企業,也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道路運輸企業之一。
按照市政府要求,《青島市公共交通企業調整重組實施方案》將由市國資委印發實施。目前,這一實施方案尚未發布,但可以預期的是,此次調整重組之后,兩家企業將從競爭走向競合,兩家企業的資源將得到優化整合,青島的公共交通或將帶來全新的改變。
獨行者疾,眾行者遠。城運控股成立之后,青島將崛起一個規模更大、實力更強、更富競爭力的城市級“巨無霸”交通企業,城運控股也將肩負起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能級的新使命,一個集合兩大交通“巨頭”優勢資源的全新城市公共交通產業生態圈,將更好地服務青島的城市發展,服務青島市民的美好生活。
以此為契機,青島公共交通資源將實現“一盤棋”統籌規劃與謀篇布局。有業內人士斷言,未來,城運控股或將對旗下兩家企業的城市公交、定制公交、旅游客運等重疊業務進行優化整合,更高效、更大范圍地調動、集聚、共享資源,逐步剝離盈利性不強、競爭優勢不明顯的業務,集中精力發力新業態、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品質,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出行需求,讓更多市民享受到方便、溫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務。
熟悉青島公交歷史的人或許還記得,前些年,青島在公共交通領域曾經進行過改革,引進了社會資本、實行了員工持股。但由于票價定價原因,盈利能力不強,企業虧損導致社會資本退出。與這一不成功的改革案例相比,這次力度更大的改革,能否釋放出“1+1>2”的疊加效應?時間將給出答案。
引擎聲轟鳴,改革已上路,有夢不怕路遠。城運控股“上路”之后,會給城市和市民的出行生活帶來怎樣的“沖擊波”?
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