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去年以來“小震”了10次 2022年將建成地震預警系統
“古冶10樓,震感明顯”;“早上被震醒,睡意全無”……7月12日0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河北、北京、天津有震感。
唐山地震讓不少青島市民的心也提了起來。日前,青島市應急局二級巡視員郭玉貴做客青島網絡在線問政時,講了不少和青島地震監測預警相關的事兒,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青島現在的地震監測能力是什么情況?
據郭玉貴介紹,青島市現有的地震監測網絡由測震臺網和強震臺網及前兆臺網組成。測震臺網包括行政區域內的7個測震臺和共享我省其他地市的23個臺,強震臺網包括10個臺站。
測震臺網于2003年1月建成,由7個子臺和1個臺網中心組成,能監測青島市區范圍內ML≥1.5的地震。經過2008年和2015年兩次改造,網內子臺數由7個擴展到30個,臺網孔徑由95公里擴展到150公里,并實現了與省地震臺網中心的數據共享與交換。青島市的地震監測能力整體上可以達到全國同類城市先進水平。
青島市建成了測震、前兆、強震觀測臺網,以及宏觀觀測網絡,目前正在進行地震烈度速報及預警網絡項目規劃設計,預計2022年建成。
地震預警系統在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方面有很大作用。如果在地震橫波到達前幾秒鐘發出預警信息,就理論而言,哪怕只有幾秒的時間,也可挽救很多生命;有關企業或機構也可以利用這短暫的時間采取一些緊急措施,如對天然氣、石油管道、核電站、高速列車等及時停止運行。國內學者給出了地震預警時間和人員傷亡關系的理論預測:如果提前3秒預警,人員傷亡比可減少14%;提前5秒,傷亡比可減少22%;提前15秒,傷亡比將減少53%。而日本實時地震情報利用協議會(REIC)的測試結果表明:在日本,如果提前2秒獲得警報,死亡人數可減少25%;提前5秒,死亡人數能減少80%。
青島有地震嗎?有“小微震”
很多青島人對于地震沒太有概念,因為平時基本感受不到,那青島有沒有地震呢?郭玉貴說有,不過,青島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地震以小微震為主。
2019年青島行政區域共發生地震6次,分別為2月26日即墨區田橫島附近海域M1.4級,3月19日青島市城陽區M0.1級, 4月9日青島即墨海域M0.8級, 6月11日青島萊西姜山鎮M1.0級,6月19日萊陽萊西交界M0.8級,11月13日山東青島平度市同和街道M2.1級。
2020年到5月初,青島行政區域共發生地震4次,為2月21日萊陽萊西交界M1.4級,4月24日青島西海岸新區0.9級,4月27日即墨近海0.8級,4月28日平度蘭底鎮0.5級。
青島歷史最大地震是1506年即墨鰲山衛4.7級地震。時間較近的為2003年6月5日嶗山王哥莊發生4.2級地震。
郭玉貴表示,盡管青島陸域地震較少,但青島面臨的地震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需要提高警惕。青島市地質構造較復雜,被北東向郯廬強震活動帶、北西向燕山—渤海強震活動帶和北東向南黃海強震活動帶環繞,北東向牟平~即墨中強地震帶貫穿。1668年7月25日位于郯廬地震帶的郯城發生8.5級地震,對青島市破壞烈度達8度之強,即墨、膠州、平度、膠南等地死亡數百人,摧毀民房無數。
不過郭玉貴表示,只要依法做好地震監測、震害防御、應急救援和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等工作,就能有效減輕地震風險。
全市共建地震應急避難場所40處
青島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目前有40處,包括市南區八大峽廣場、市北區海琴廣場、李滄區文化公園、滄口公園、青島西海岸新區市民文化廣場、城陽區世紀公園、即墨區墨河公園、嶗山區國信體育中心、萊西市體育中心等。
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分為以下三類: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具備綜合設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員30天以上; I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具備一般設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員10天至30天;II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具備基本設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員10天以內。
2016年青島市建成全省首個室外國家標準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滄口公園地震應急避難場所,2017年青島市建成首個室內國家標準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萊西市體育中心地震應急避難場所;2019年相繼完成嶗山區國信體育中心國家標準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青島中聯運動公園國家標準I類地震應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此外,青島市還建設了市、區、街道/鎮、社區等各類避難場所。
家住高層,遇到地震如何避震?
現在城市辦公樓和住宅樓多為高層建筑,遇到地震時,樓內人員該如何自救?
郭玉貴表示,自救互救是有效應對破壞性地震的關鍵,事實表明:在地震應急中獲生的絕大多數人員靠的是自救互救。地震發生時應按照如下要求應對:
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凡是按照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建設、驗收的建筑,均能有效抗御相關地震。
避震位置至關重要??筛鶕ㄖ锊季趾褪覂葼顩r,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結實的家具下和承重墻根都可作為臨時避震場所,最好找屋內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地方(如衛生間)或金屬管道密集的地方。
特別要牢記:不能滯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更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電梯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災。(記者 劉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