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買全球”的時代到來 青島已躬身入局
依托山東港口國際港航資源和青島區位優勢,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將助力青島加速建設輻射周邊、面向全國、放眼全球的重要消費中心——
分撥洋貨,青島“買全球賣全球”
中國人“買全球”的時代到來,青島已躬身入局。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7月31日,在以“生活新美好港航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進口生活消費品大會上,“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揭牌。這是一個港口由傳統的生產資料港向生產生活資料港的轉型,更是一個城市邁向輻射周邊、面向全國、放眼全球的重要消費中心的戰略布局。
■山東港口國際港航資源和青島區位優勢為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建設提供了重要保證。圖為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疫情沖擊下,擴大居民消費是當前盡快恢復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現實選擇。采取有力舉措培育壯大消費增長新動能,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成為一次“大考”。一手連接“一帶一路”,一手挽起沿黃流域和膠東經濟圈,地處歐亞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的青島,當仁不讓地承擔起促進全球貿易流通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的重要使命。
聚合進口、貿易、物流、金融等產業鏈供應鏈要素,做大做強進口消費品貿易、運輸、分撥平臺,當下的青島正以港口功能升級帶動山東以及沿黃流域居民消費升級,全力打造國際供應鏈樞紐、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打造北方“全球購”
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個性化、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業已成為中國擴大內需和外貿進口的重要增長點。
大會上揭牌的“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將依托山東港口國際港航資源和青島區位優勢,以“濟青雙中心、沿黃多基地”為布局,全面開展生活消費品保稅倉儲、分撥配送、冷鮮銷售、貿易金融、電商服務等業務,完善生活資料供應生態鏈。目前,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濟南)中心已開工建設,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青島)中心分撥基地則在臨沂、日照、即墨等地建設。
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未來將把“運輸時間最短、運輸服務最優、貨物品質最好”的進口生活消費品精品航線組群,繼續開通青島口岸進口冷鏈和生鮮直航服務,為精品快航提供航線支持政策;打造進口消費品快航“船到直靠”服務品牌,兌現進口消費品精品航線“雙百承諾”,充分滿足市場、客戶對進口消費品的高效服務需求。
山東港口通過開通“進口消費品綠色通道”,為時效性要求高的冷藏、冷凍貨物提供“船到即提”服務。在商務費率上,實施“早提離、早結算”的按天靈活計費模式,進一步降低費用。同時,建立科學的進口提箱制度、機制和流程,打造“進口冷箱優先提箱快速通道”,確保直提車輛快速抵達指定作業場區,優先安排機械裝車發運,做到“無縫銜接”,確保直提在場平均等待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充分利用碼頭硬件優勢,與進口商對接,一對一定制服務,制定進口冷鏈貨物查驗返場流程,實現查驗完畢的進口冷鏈貨物可返回碼頭堆場繼續堆存,滿足客戶個性化特殊需求;對冷藏、冷凍貨物進行24小時溫度監控,建立全天候溫控臺賬,“專人專箱、一箱一檔”,確保貨物新鮮品質。
為什么是青島?
在青島啟動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這是由青島的平臺、市場、口岸、物流等方面的優勢所決定的。
▲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揭牌現場,與會人員紛紛拍照留念。
從平臺來看,青島正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承載著建設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等一系列國之重任,也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牽頭城市。
從市場來看,山東及沿黃流域腹地市場廣闊、經濟總量龐大、貿易活躍便利、消費品進口需求旺盛,青島發力建設消費品中心潛力巨大。
一組數據顯示青島進口消費的市場前景——
2019年,青島進口消費品368.4億元,比上年增長36.9%,占山東省消費品進口總值的61.7%。其中,食品煙酒類消費品是青島市消費品進口主體,占同期消費品進口總值的88.6%,其次依次為衣著鞋帽類、交通運輸類、日化用品類、文化娛樂類。即便在疫情影響下,今年上半年青島進口消費品達209.3億元,逆勢增長23.5%,占全市進口總值的17.6%。
作為全國消費品進口第六大口岸,青島口岸進口值占全國4.6%,碼頭作業、倉儲能力及查驗、冷鏈等基礎設施條件居全國前列,是全國最大的國儲肉、水海產品進口口岸。上半年,山東港口火龍果進口箱量同比實現翻番,榴蓮進口箱量同比呈幾何級增長,冷凍豬肉進口增幅翻三番,冷凍箱進出口箱量同比增長超過20%。
從物流條件來看,作為港口門戶城市,青島密集的鐵路、公路網與港區相連,世界各地的巨輪往來不斷,貨物吞吐晝夜不息。
當下,山東港口積極對接腹地消費需求:海向,開航線、擴艙容、拓中轉,“山東港口青島港—扎魯比諾港—琿春”內貿貨物跨境運輸等具有生活資料鮮明特色的航線不斷開通;陸向,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新建2個內陸港、新開5條班列線路,68條海鐵聯運班列連接世界,構建起國際國內低成本、高效率生活資料物流大通道。
以海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為例,疫情防控期間,其旗下的航線不停反增。5月3日,山東省港口集團·海豐國際控股冷鏈生活資料東南亞—青島快航首航儀式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聯合集裝箱碼頭舉行。在海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楊現祥看來,這恰是巨大的市場需求所推動的。
“我國人均GDP已經過萬元,這意味著消費結構開始急劇升級,大家不但要吃飽、而且要吃好,享受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文明。”楊現祥說。
補上消費短板
在海上,青島坐擁全球第七大港口——山東港口青島港,開通國際航線150多條,與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有著貿易往來,實現了“買賣全球”;在空中,37條國際航線和166條國內航線將青島與世界相連……
便捷的交通放大了青島的樞紐優勢,絡繹不絕的人群從世界各地涌向青島,為這座海濱城市匯集了大量人氣,讓青島的國際消費輻射半徑不斷延伸。但需要警醒的是,相較于一直以來的投資與出口“兩駕馬車”的強勁動力,青島“消費馬車”略顯優勢不足。2019年,青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僅領先全國0.1個百分點。
如何快速補上這塊“短板”?加快建設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無疑提供了一個契機。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在致辭中表示,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山東港口將攜手地方政府、關檢部門、船東、貨主、貿易商等各相關方,做大做強進口消費品貿易、運輸、分撥平臺,以港口功能升級帶動山東以及沿黃流域居民消費升級,全力打造國際供應鏈樞紐、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山東港口力量。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看來,現階段的青島,正面臨著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消費中心打造、壯大消費新動能過程中,擴大進口消費就是重要的一環。“青島應該更好地把港口優勢和各種開放平臺優勢進行有機結合。”張威表示,就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而言,憑借其所具備的開放屬性,在擴大產品消費和擴大服務消費進口方面政策優勢突出。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與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優勢疊加,將加速推動青島建設輻射周邊、面向全國、放眼全球的重要消費中心。
成立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對城市和港口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對普通市民而言則是快速全球物流帶來的生活便利。“未來,大家甚至可以吃到來自世界各地、帶著露珠的火龍果以及新鮮的海鮮、肉制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通過分撥中心得到滿足。”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說。
助力生活消費品港口建設
青島海關打出“組合拳”
■“齊魯號”中歐國際班列從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駛出。資料照片
針對生活消費品港口建設,青島海關從打造消費品進口物流樞紐、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跨境電商消費倍增發展、發揮開放平臺拉動消費作用方面打出“組合拳”。
在打造消費品進口物流樞紐方面,助推青島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提升消費品進口集疏效能。打造國際冷鏈物流中心,支持開通東盟至青島冷鏈快線,東盟國家優質水果等生鮮消費品僅需5天即可抵達青島自貿片區。建設多元化物流通道,出臺26項措施支持“齊魯號”歐亞班列雙向高頻次穩定開行,試點海鐵聯運“一單制”進口模式,上半年青島海關監管中歐班列數增長47.9%。
在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推行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開展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減少集裝箱裝卸等碼頭費用約1/3;推進“先期機檢+智能審圖”等智慧監管改革,貨物提離時間縮短35%。簡化重點消費品進口通關流程,對符合條件的進口糧食,可免予錨地檢疫,直接靠泊檢疫,檢疫風險低的實施“邊檢邊卸邊提離”等措施。
在推動跨境電商消費倍增發展方面,對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網購保稅模式爆發式增長,上半年青島市網購保稅進口5.9億元,增長7.5倍。運用區塊鏈技術助推西海岸綜保區開展直購進口業務,引導B類快件向跨境電商轉型。完善跨境電商進出口退貨監管流程,形成消費鏈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完整閉環,保證消費者放心購買、商家放心銷售。
在發揮開放平臺拉動消費作用方面,聚焦上合示范區、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建設,加大制度集成創新力度。支持擴大上合特色消費品進口,推動多式聯運中心開通首班“上合快線”國際班列,上半年青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804.6億元,增長12.1%。
積極助推中日韓消費專區建設,支持青島片區建設自貿全球新消費體驗中心,推動中韓“多港聯動”建設“海上高速公路”,支持對接韓國仁川機場打造“國際空港貨棧+跨境卡車航班”模式,推進中韓檢驗檢測互認,探索實現“門到門”跨境冷鏈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