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三十而立乘風破浪?青島啤酒香飄全球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朱穎
青島有兩種泡沫,一種是大海的泡沫,一種是啤酒的泡沫,兩種泡沫皆讓人陶醉。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漫步至今,青島啤酒節,三十而立,風華正茂!
青島,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不負山海之約,為百年青啤戴冠,為城市節慶打造王牌名片。
節慶,是城市品牌發展的“強心劑”,亦是時代發展“新風口”的機遇。縱觀古今節慶,凡聞名遐邇、流芳百世者,往往是靈性使然或信仰支撐。
欲知西班牙人的冒險挑戰,只需去潘普洛納斗牛場見識一番,欲知巴西桑巴的活潑和性感,可在里約狂歡的大街上一睹風情。同樣,想感受青島人對啤酒的熱愛,到啤酒節來場激情暢飲。
以愛之名,共同舉杯!
(二十世紀初,青島啤酒推出的黑白廣告!)
百年品牌,將青島傳向全球
“青島啤酒一杯在手,真是其味無窮”——這是63年前青島啤酒通過黑白影像向全球展示的第一支廣告。這也預示著,從此,啤酒和青島城市宣傳緊密連系在了一起!
當品牌形象與城市需求不謀而合,啤酒節由此衍生。
作為30年啤酒節的見證人,青島國際啤酒節資深顧問林醒愚告訴記者,之所以將名稱敲定為“青島國際啤酒節”,核心意圖就是要將節日定為城市的節慶,通過特定地點、圍繞特定主題,有相對特定的人群共同歡聚一起。
(1991年6月,第一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在中山公園南片區舉辦。)
三十年,在摸索中穩扎穩打成長
30年啤酒飄香,27載飄于嶗山!
啤酒經濟效應有目共睹!
從誕生于中山公園南片區的第一屆青島國際啤酒城,到匯泉廣場,再到1994年的第四屆青島國際啤酒節主會場扎根嶗山啤酒城。青島國際啤酒節一直在摸索中飛速成長。
如何實現城市發展和行業節慶的完美結合?
1994年,第四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會場,國內外16個啤酒廠商及美國“百威”、德國“爾丁”、日本“麒麟”等40個啤酒品牌參節。節日期間,組委會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政府簽署合作意向書,東西方兩大啤酒節拉開了攜手合作的序幕。這也預示著,這一年,在嶗山啤酒城,青島國際啤酒節實現了全球節慶的初衷。
(第七屆青島國際啤酒節上主推的易拉罐啤酒備受年輕人喜歡。)
節慶帶動文化旅游,2000噸/天的產量讓青啤香飄全球
三十年激情碰撞,不僅是酒花飄香,更是將旅游經濟的成績交給了明明白白的數字。
青島國際啤酒節對城市旅游產業拉動,從1991年的419萬上升到去年的1.11億元;青島全年的旅游收入從1991年的1.9億元,現在增長到了2000億元。青島啤酒的產量也從創立之初的不足30萬噸,增長到了現在800萬噸,品種從最初的11個品種,增長到現在的1500個品種。現在青島啤酒一天的產量是2000噸,而在1903年全年的產量是2000噸。
數字生動地彰顯出啤酒與節慶聯袂貢獻的城市傳奇,也客觀地折射和標注了社會進步的巨幅尺度。
(2006年,第十六屆青島國際啤酒節舉行。)
全域辦節模式,引爆嶗山夏季整體文旅消費
沉淀下來,我們將目光返回啤酒節嶗山會場。
通過辦會經驗,讓啤酒節每年都有新突破。從上屆的一城歡動,到今年的全域共享,今年的啤酒節嶗山會場由單一的節日會場向全域辦節跨躍,除世紀廣場啤酒城主會場外,在沙子口、王哥莊和北宅三個街道設置了分會場,在麗達購物中心、石老人城市客廳、極地海洋公園等區域設置了六處特色活動區。
沙子口街道以“鄉村啤酒節”為特色,在東麥窯“仙居嶗山”等區域組織了小型駐場樂隊表演和藝術展演等活動;王哥莊街道突出本土“海味”文化和大篷狂歡特色;北宅街道依托得天獨厚的山野休閑度假資源,推出了鄉村音樂節、“以酒為媒桃醉市集”“詩酒田園”分享會等特色活動。
嶗山區創新的全域辦節模式,是將高能高燃的節慶活動與優質文旅資源全面互動融合的有益嘗試,引爆了嶗山夏季的整體文旅消費,有力促進了全域經濟社會發展。
以節日平臺培育新業態、釋放新動能、發展新消費
啤酒節對經濟拉動效果如何?
記者從嶗山區獲悉,本屆啤酒節嶗山全域舉辦各類主題活動300多場,累計接待市民和游客400余萬人次,拉動社會消費近2億元。其中主會場和三個街道分會場共接待市民和游客53.9萬人次,啤酒消費總量395.5噸。
借助節會經濟的關聯拉動效應,本屆啤酒節積極整合城區和景區內的餐飲、商貿、會展、文化、體育、民宿等文旅休閑資源,充分凸顯了“以節日平臺培育新業態、釋放新動能、發展新消費的舉辦初衷”。
據不完全統計,節日期間全區星級酒店客房銷售額環比大幅攀升60%,周末時段一房難求;各街道分會場農家宴、民宿更是炙手可熱,節日開幕后上座率、入住率高達90%以上,周末更是爆滿,部分民宿客房已預訂至9月底;極地海洋公園客流量實現井噴,營業額環比大幅攀升200%。
嶗山區內商業綜合體營業額增收顯著,節日期間麗達購物中心到店客流量高達110萬人次,店內餐飲、市集人氣鼎盛,金獅廣場到店客流量也達到111萬人次,環比增長30%。啤酒節期間,恰逢宜家家居開業,與節日會場形成良性互動,客流量居高不下,成為島城商業的網紅景觀。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載客率大幅提高,主會場及各分會場周邊的景點、餐飲、住宿等商戶人流激增。
從市民會客廳,演變成游客會客廳
那么,如何更好地激發啤酒節新業態?
從市民的會客廳,演變成為游客的會客廳,這是今年嶗山會場的一個亮點。往年很多市民都會在夏天把嶗山會場當成“會客廳”,如今,除了市民外,外地游客也紛紛加入到了“會客廳”的粉絲團中,嶗山會場的魅力更是張揚。
每當夜幕降臨,優雅美觀的酒吧花園、駐場樂隊的輕歌曼舞、搖曳多姿的炫目燈光,讓參節游人頻頻駐足、流連打卡,也令各酒吧花園賓客盈門、座無虛席。“靜、雅、美、潮”的品飲環境和休閑風尚,在本屆啤酒節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同,啤酒節的品飲業態也實現了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更值得稱道的是,為了持續維系嶗山夜經濟的商業氛圍,攤薄經營業戶一次性較大的成本投入,在節日閉幕后,將允許部分酒吧花園在達到相關要求的前提下繼續運營。
本屆啤酒節開城儀式首次安排在晚間舉行,按動了節日促動夜經濟的快進鍵。節日期間,“山音海樂”青島原創音樂展演等專場演出、藝術巡游、“同唱一首歌”等活動均安排在夜間舉行。
(2014年,第24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在世紀廣場啤酒城舉辦,節日以“激情奔夢,馬上干杯”為主題。)
三十而立正當年,啤酒節精神久久相傳
無啤酒,不青島。
經過作為青島最具開放性、最有城市特色、最具有國際性的節慶,啤酒節已經與青島這座城的氣質、血肉融合在一起,更與這里人們的性格融合在一起。夏季,啤酒節就是那讓人心曠神怡的避暑之地!
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曾言,“一個民族輝煌的過去,正是她璀璨的未來”。顯而易見,青島國際啤酒節經歷了輝煌的過去,必然有更加璀璨的未來。
正如嶗山區委書記孫海生所言,“三十而立”預示著這節日正值青壯、大有作為,也意味著啤酒節在新起點上滿懷寄望、前景璀璨。可以確信,在筑夢新時代的激流勇進中,啤酒節必將心系大愛、濃情出發,為凝望“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靚城氣質,擔負起美感獨具且歡動天下的特殊角色;更可期待,啤酒節在世界節慶之林的多彩競賽中,會不辱使命地標舉和顯楊具有中華文明特征的慶典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