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青島市民:今后全市重大決策制定 也要傾聽你的意見
作為政府部門,制定出臺各種政策措施是分內工作;作為普通市民群眾,對于政府出臺的各種政策則往往只有被動接受的份兒。至于政策是如何出臺的,經過了哪些環節、流程,似乎與絕大多數老百姓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以至于政府制定的某些公共政策,往往是少數人研究、少數人決策、少數人知曉、少數人享受政策,難以實現效果最大化。
但這種現象在青島或許將成為過去式。
近日,青島市“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領導小組發布了《關于發揮“三我”活動平臺優勢健全重大決策傾聽民聲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更好地發揮“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及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平臺在收集民意、匯聚民智等方面的優勢,規范重大決策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工作,健全重大決策傾聽民聲機制。
一句話,從今往后,市里打算做出什么重大決策,也得聽聽咱老百姓的意見。
1、這些領域都可以參與
對于一座城市發展來說,涉及方面千千萬,具體在定哪些事兒的時候要聽聽咱老百姓的意見呢?《通知》中劃出了明確的重點:
各級各部門研究涉及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公用事業、公共建設等重大民生事項,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項,決策前應通過“三我”活動平臺特別是12345政務服務熱線聽取群眾意見建議。
數數這些領域,無一不是跟老百姓切身利益緊密相連的。具體該怎么參與呢?
《通知》也切實規范了重大決策傾聽民聲工作流程。
決策事項承辦單位應當通過青島政務網、青島日報、市廣播電視臺等便于群眾知曉的途徑,公布決策草案及其說明等材料,明確將12345政務服務熱線和承辦單位熱線、新媒體平臺作為意見建議征集主渠道。
對群眾普遍關心或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問題,決策事項承辦單位可以通過新聞發布、專家訪談、媒體解讀等方式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決策事項承辦單位應主動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建立工作聯系,提供相關工作資料,告知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有關事項;12345政務服務熱線應及時將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轉交決策事項承辦單位。
決策事項承辦單位應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歸納整理、研究論證,充分采納合理意見,及時完善工作預案,提高決策水平,并以適當方式予以反饋。聽取、采納群眾意見建議情況,要作為合法合規性審查的必要材料,提交有關部門。
流程清晰明了,并特別提出決策事項承辦單位應主動聯系,提供材料,以供群眾提出意見建議?;蛟S我們可以理解為,該項做法必須成為一種工作自覺,凡是重大決策出臺前,趕緊主動呈現在群眾面前。并且還提到要將聽取、采納群眾意見建議情況作為合法合規性審查的必要材料,提交有關部門。如此一來,必將有效保障該項制度不會流于形式,否則有可能面臨著不合法合規的風險。
2、匯聚愛青島的合力
《通知》十分明確,該項制度的建立是依托于“三我”活動平臺。
眾所周知,“三我”活動是青島于今年3月5日開始開展的一項民生傾聽主題活動,就是為了讓“有意見隨時提、有想法盡管講、有不滿大膽說”成為推動工作的新常態,弘揚“愛青島”主旋律,凝聚“家里的事家人商量著辦,青島的問題就在青島解決”的社會共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從而實現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強大民意支撐。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對該項活動作出批示,要求要深入實施,不斷總結,不斷完善,把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落地、落深、落細,探索出一條堅定不移走群眾路線的“青島路子”。
這幾乎可以說是一項“破天荒”的舉動。官方邀請你來吐槽,還盡心盡力替你解決槽點,放在過去怕是連想都不敢想。而這些“不滿”的背后,蘊含的則是市民對青島滿滿的愛,也是對青島發展的更高期許,更是城市主政者的魄力和坦誠。
《青島日報》曾刊發海納川署名評論文章《用好民意推動工作》。文章中指出,傾聽民意、回應民意,用好民意、引導民意,是對新時代干部的新要求。要誠摯歡迎、虛心接受群眾的各種“吐槽”批評,化作鞭策的動力來改善工作、改進作風。
“三我”活動無疑就是最好的平臺。自活動開展以來,全市上下前所未有地展現出“聽民聲、用民意、解民憂、紓民怨、聚民智、暖民心”的濃濃氛圍。截至6月30日,市政務服務熱線共受理公眾通過12345電話、市長信箱、人民網留言板等途徑關于“三我”活動的訴求81.99萬件,投訴類來電辦結率97.66%。
同樣截至6月底,青島日報社全媒體平臺共收集“三我”活動市民留言14000余條,“三我”特刊刊出15期、530多條留言,涉及城鄉環境、小區治理、消費維權、園林養護等50多個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集中的主題。其中,300余條留言反映的問題已收到相關部門、區市整改反饋,促進了一大批市民關切問題的解決。
翻看一下這些留言不難發現,社會上的大多數抱怨和吐槽,其指向的都是老百姓身邊的家長里短,但正是這些瑣事假如不拿出來說道說道,就很容易積生很多社會怨氣?!叭摇被顒诱诔蔀樾聲r代青島社會治理的“新名片”、尊重民意的“新招牌”、匯集民智的“新路子”,為“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凝聚更加強大的合力、動力。
3、推動改革始終在路上
《通知》發布后,“三我”活動的平臺作用更加凸顯,不僅用來供群眾“吐槽”,還可以把全市的重大決策事項也拿出來聊聊。
其實對于重大決策制定機制,青島也始終在探索。去年4月14日晚,青島市委、市政府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海洋攻勢作戰方案答辯,引起巨大反響,隨后的兩個多月時間里,15個攻勢作戰方案答辯逐一舉行。這也是青島著力解決公共政策制定“小眾化”問題的探索之一,在公共政策制定之初,就讓專家學者、企業家等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進來,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并通過媒體向社會全程公開。
通過答辯,使政策制定的過程成為統一思想、完善提升的過程,從而確保出臺的每一項政策都務實管用,確保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公開化、透明化,真正實現公共政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如今,青島各區(市)、各部門、各單位也越來越多地采取公開答辯的方式制定政策,這也將成為青島各類公共政策制定與實施的常態。
而今,在由相關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參與的基礎上,將重大決策制定過程的參與范圍進一步擴大,無疑更加令人期待。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今后出臺的各種政策會更加貼近百姓、貼近民心?;蛟S某一天,當青島市政府出臺了一項政策之后,你可以驕傲地指著它說:看,這一條就是當時我提出的修改意見。
《通知》既已發布,就不能成為“空架子”,走走過場、擺擺樣子絕不是該項機制的初衷。為了保障重大決策傾聽民聲工作的落地落實,《通知》也制定了明確的監督機制。指出:
各級各部門要將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作為重大決策的必要程序,健全工作機制,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更好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群眾認為重大決策事項制定、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可以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或決策執行單位熱線、新媒體平臺提出意見建議。有關單位應當對意見建議認真研究,在10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各級各有關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不按規定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導致決策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青島的高質量發展一定不是“空中樓閣”,它需要體現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三我”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之中,如今這一重磅機制的建立,將會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三我”的功能,從而匯聚起一同建設青島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