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青島八大重點功能區半年報 “四上”企業數占全市20.5%

2020-09-08 09:36    青島日報

青島八大重點功能區首發“半年報”

“四上”企業數占全市20.5%,營收占比為32.5%

近期,我市首份重點功能區統計“半年報”出爐。統計顯示,“四上”企業是功能區發展的“排頭兵”,上半年全市八大重點功能區共1861戶“四上”企業,占全市“四上”企業數量比重為20.5%;重點功能區“四上”企業營業收入占全市“四上”企業比重為32.5%。

對標改革發展需要,跳出統計看問題。市統計局在《青島市功能區統計監測制度》指標設計時,針對國內功能區發展中常見的六大問題,逐一梳理,指標體系從多維度量化青島功能區經濟發展成效,提供科學決策的參考,服務全市功能區綜合考核。

完成億元以上項目253個,同比增長9.5%

針對“功能定位不準”問題,統計主導產業反映主責主業發展情況。根據功能定位、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全市對各功能區規劃了1-3個主導產業,涉及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現代海洋、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及關聯產業、現代金融和現代旅游等11個主導產業。明確主導產業范圍,形成主導產業行業代碼庫。

上半年全市重點功能區主導產業涉及企業共614戶,占功能區“四上”企業比重為三分之一,服務功能區發展聚焦主責主業,促進產業發展加快集群化、高端化。

針對“綜合實力不強”問題,設計多角度復合型指標反映發展成效。對標高質量發展,《制度》重點統計監測“畝均增加值”“畝均四上企業稅收”“四上企業利潤”“畝均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等指標,全方位量化功能區綜合實力發展情況。推動功能區亮出主導產業“名牌”、“四上”企業“底牌”,重大項目“招牌”,服務功能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成為匯聚各類高端創新要素的“強磁場”。

針對“開放水平不高”問題,瞄準項目與人才反映“雙招雙引”力度。功能區是全市“雙招雙引”主陣地,《制度》強化招商引資等投資指標的統計監測,既看重投資項目數量,更注重投資結構,提升投資質量。設計“畝均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畝均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速”等指標反映綜合性投資質量;凸顯“億元以上項目”數量和投資額等指標體現重點項目和龍頭企業的招引力度。

上半年全市重點功能區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419個,同比增長14.2%。其中,億元以上項目共253個,同比增長9.5%,高于全市4.3個百分點。《制度》設計“四上企業從業人員”“高技術產業企業從業人員”“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從業人員”“四上企業研發經費”等相關指標,引導功能區發展注重招才引智,牢牢抓住人才、技術和資金等經濟發展生命線,助推功能區深化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金融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服務全市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開放水平。

4個功能區產業集聚度超過50%

針對“質量效益不優”問題,強化效益指標監測反映發展質量。《制度》重點統計監測“畝均效益”“主導產業聚集度”“產業貢獻度”“萬元營業收入研發投入”等方面,突出體現功能區發展質量效益、創新能力、產業水平等。協助各功能區找準發力點與突破點,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注重發展成果、淡化過程,注重“功勞”、淡化“苦勞”,注重增長率和貢獻度,服務功能區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有效增長,打造青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針對“創新能力不足”問題,監測科技創新指標反映創新水平。科技創新是功能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制度》設計“高技術產業企業數量”“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數量”“高技術產業企業研發經費”“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研發經費”“萬元營業收入研發費用”等指標反映創新水平。發揮統計作用,把脈行業創新,反映高技術轉化聚集程度,服務科技轉化平臺建設。

上半年全市重點功能區有研發費用的企業共367戶,占全市有研發費用企業戶數比重為6.7%,重點功能區萬元營業收入研發費用普遍呈現增長態勢,5個功能區增速高于全市“四上”企業研發費用增速。

針對“產業水平不高”問題,突出產業指標監測反映產業水平。主導產業是功能區發展的內核與關鍵,服務各功能區打造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制度》設計“產業聚集度”“主導產業營業收入”“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功能區的比重”等指標,反映功能區主導產業發展程度。

上半年全市重點功能區中4個功能區產業集聚度超過50%,3個功能區產業集聚度同比提升,產業集聚度提升反映了我市重點功能區生產力空間布局不斷優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更多新聞:

青島率先突破功能區統計監測空白

特色指標體系為功能區“精準畫像”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7日訊 用統計“數據說話”,做高質量發展文章。記者獲悉,為呈現我市重點功能區發展成效,市統計局首創《青島市功能區統計監測制度》(簡稱《制度》,下同),以全市八大重點功能區為統計主體,以半年報為統計頻率,建立以效益為核心、突出主責主業的功能區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制度》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突破功能區統計監測空白,為功能區改革順利推進提供有力保障,助推功能區市場化、法治化、生態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

據介紹,納入該項《制度》的八大重點功能區有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高新區、青島藍谷、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董家口經濟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青島國際游輪港等。該《制度》涉及評價指標16項、調查指標60項,統計范圍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企業、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金融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500萬元及以上項目,數據全部來源于統計部門同期開展的國家統計調查及商務部門、科技部門同期開展的部門統計調查。目前,統計部門已完成功能區2018-2019年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及2020年上半年有關指標測算工作,為功能區綜合考核采用目標梯次賦分法計分提供統計依據。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制度》創建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服務全市更高水平開放發展,取得了良好經濟社會效果。一是抓好存量開拓增量。“四上”企業名錄庫及時更新,促進功能區著力做好“小升規”新增納統單位的入庫培育工作,提高重點項目與重點企業的“雙招雙引”力度。二是抓好主導開拓潛力。打造各具特色、互為補充的產業集聚新格局是功能區發展趨勢,力抓主導產業是基礎,加大精準招商,促進產業鏈延伸是關鍵,加強功能區間協作,實現優勢互補發展產業生態是潛力。《制度》設計“特色產業營業收入”等相關指標,推進功能區構建“主導產業+”的產業生態圈,實現產業發展的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態化。三是抓好改革開拓發展。當前全市上下正在“學深圳、趕深圳”,全面掀起創新改革的新高潮,對標先進爭創一流更是功能區發展的立身之本。《制度》服務功能區放大坐標找不足、提高標準找差距,既助推功能區打造成為青島科技創新引領區、深化改革試驗區、對外開放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也為全國兄弟城市功能區統計監測提供了“青島模式”,打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功能區統計監測制度“青島樣板”。(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 青島兩醫生受表彰

2020-09-08    青島新聞網綜合

2020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9月20-21日在青舉辦

2020-09-08    青島新聞網

青島網警辟謠:部分賬號未經核實發布涉青島一傷害案件的不實信息

2020-09-08    大眾網

繼續嚴查!明天財神節,實行一級禁放管控!

2020-09-08    青島公安

青島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體育總會主席車景華今日14:30在線網談

2020-09-08    青島新聞網

高朋滿座,頻占C位,那個熟悉的青島又回來了!

2020-09-08    青報觀象山

今年山東高考共錄取654824人 其中本科錄取286766人

2020-09-08    大眾網

最高禮遇!國賓護衛隊護衛他們前往人民大會堂

2020-09-08    新華視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峨山| 宁阳县| 高雄县| 大厂| 广南县| 石门县| 金坛市| 闽侯县| 通州市| 万宁市| 克什克腾旗| 青田县| 探索| 蕲春县| 临城县| 高要市| 乌拉特后旗| 革吉县| 青冈县| 菏泽市| 观塘区| 崇义县| 沈丘县| 夏津县| 襄汾县| 江孜县| 弋阳县| 博野县| 东源县| 离岛区| 安福县| 喀什市| 重庆市| 许昌市| 汉阴县| 舒城县| 五峰| 郑州市| 凯里市|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