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島快評 | 有溫度的手和該洗的手……
一
11日晚,在乘坐一輛202路公交車時,筆者目睹了尷尬的一幕:一名女士在打卡后,被要求戴上口罩,可是女子說出門忘帶了。
正在女士左右為難的時候,司機掏出一個口罩,“給,戴上吧,新的。”女士很感動的樣子,說想付口罩的錢,司機婉拒了。
短暫的尷尬,變成了長久的舒適,一股暖流在心頭涌動。
近日,在青青島社區,一名網友也發帖稱:
這名網友說,自己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朋友講述了坐公交的經歷:
師傅,我沒戴口罩能上車嗎?一個女士問。公交師傅邊說邊拿出口罩,“上來吧,我有剛發的口罩”,為今天早上8點6分開封路停車場發出的208公交車師傅點贊。
隨后,這名網友感慨說,丟三落四的自己在乘坐公交車時,曾因為沒戴口罩而被“趕下車”。
同樣的乘車,不同的遭遇。
伸出手,送上口罩的司機,帶給乘客的是春風一般的溫暖;將忘戴口罩的乘客拒之車外,帶給乘客的是秋風一般的冷酷。
或許,后者只是因為口罩發光了,而為了車上眾多乘客的安全,也為了沒戴口罩乘客的安全,不得已而拒其乘車,這也無可非議。
只是希望司機能多備一些口罩,現在價格也不貴,平價賣給乘客也可以,兩不相欠,提供個方便。
伸出的手,是帶著溫度的,被暖到或被寒到的人,也是會傳遞這種溫度的。
二
還看到網友@李大小姐_發的一個帖子:
我一直很排斥老人帶孩子,我說的不是全部的老人帶孩子都不好昂,是大部分老人帶孩子確實是有問題。
前天上班路上突然的肚子疼,就到浮山后小區附近找了一個公廁,進門我就發現一個六十歲左右的老太太,領著一個五六歲左右的女孩,目光詭異的站在洗手盆那里,進來人都躲閃著,也不出去就站在那里,小女孩到背著手,我從側面看到她手里拿著兩個小瓶子,老太太還拿著一個紅色的尼龍包。
我剛走進里面就聽到老太太說:“給奶奶在門口看著,奶奶快點裝。”
原來這祖孫兩個人在偷公廁的洗手液,老太太袋子里好像裝了好幾個小瓶,很熟練的在按壓著往小瓶里罐裝,一看就是慣犯,小女孩趴在公廁瞅著外面……
每一個走進公廁的人,都會對公廁里的洗手液、衛生紙等東西充滿期待。這些東西雖然價格不高,但在人急需“方便”的時候能給人以大大的方便。
近幾年,青島市開展“廁所革命”,在公廁的建設上下了大功夫,建設了不少設施完善、干凈衛生的“五星級公廁”,在這些公廁中,洗手液衛生紙等用品有充足的供應。但總有市民擔心,這些免費供應的物品,會不會被一些愛占小便宜的人大量帶走,讓“方便”變得不方便起來。如此看來,這種愛占小便宜的人還是有的,但相信是極少數。
現在有不少公廁,都把隨意取用衛生紙改成了掃碼取紙甚至是購買衛生紙。不知道這樣的改造,與一些占小便宜的不文明行為是否有關聯。
帖子中提到的這位老奶奶除了本身的行為不夠文明之外,更多的網友對其“言傳身教”的方式提出了質疑,認為如此教育會對孩子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孩子不懂事,事事都會大人學,他們會學習大人的說法方式,模仿大人的行為習慣。家長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會左右孩子的成長方向。身行一例,勝似千言。
想要讓類似的占小便宜的行為不再發生,不妨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不占不該占的小便宜,愛護公共設施,節約公共資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切莫因為不重視小事而逾越道德的紅線。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用實際行動感化更多的人,讓文明之風吹遍整個社會。
曾看到一則報道,一名山東小伙花3000萬元去杭州拍了一套房,小伙說喜歡杭州,是因為曾在杭州看到一名司機主動禮讓路人,感覺市民素質高。
不知道小伙真實想法是不是如此。可以肯定的是,對于游客或外地人來說,每個市民都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你的一舉一動,在別人眼里,就是城市素質的或高或低。
向公共洗手液伸出手,占為己有,這樣的手,洗得干凈嗎?
有些伸手,應該縮手。
三
日前,被一名長沙的九旬老人的經歷感動了。
老人在青島八大關附近迷路了,一位“穿黑衣服、大高個的男同志”開車把老人送回了住所,并且“不收費”,老人深受感動,給報社寫來了感謝信,稱“我遇到了雷鋒”。
因為被愛,所以愛這里的人,愛這座城市。感情就是這么奇妙,“愛屋及烏”誰也逃避不了,反之也應成立。有時候,一個城市的名字,與一個人、一件事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而施愛的一方,有時看似是舉手之勞,背后卻是一顆溫暖的心。
手,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器官,傳遞、展示著感情。握手、拱手都是禮儀,文明就在舉手投足之中。甚至,一些不好的詞匯也用手來表示,如“黑手”“打手”……
伸出手,展示你的友好與素質,也展示你生活的城市的素質,這話并不玄乎。有些玄乎的手相學認為,手掌有一條“感情線”,不但表現感情的強弱,同時也表現感情的復雜或單純。筆者對此沒有研究,倒是認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真正會帶來好運的,應該是時常伸出充滿善意的文明之手。
在漫威電影里,滅霸打一個響指就清除了半個宇宙的生命,這樣的手(手套)當然是科幻。但伸出手,讓對方的全世界都溫暖起來,卻是最真實的現實。
文|牛曉瑜 聞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