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申同潮】王振杰:搭建市場化服務平臺發揮協會專業化作用
【青島新聞網獨家】
(文/劉倩倩、蔡知芳 圖/姜舒騫 視頻/劉碩)
“開放,創新,包容,這六個字給我的感覺,不僅說的是上海的城市品格,它其實是一種海派文化,是海派城市的共性。”青島首批赴上海體悟實訓隊員、市政府辦公廳綜合室主任王振杰說。
上海市開發區協會是王振杰此次的實訓單位。透過協會的工作內容,王振杰得以深入了解到上海的企業同城市發展之間是如何實現合作共贏,解碼上海這座城市繁花似錦背后的秘密。
王振杰接受青島新聞網記者專訪。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
據悉,王振杰所在的上海市開發區協會是由產業和科創園區專家運營管理的一家社會團體。協會會員單位覆蓋上海所有類型開發區,園區會員單位超過200家,會員單位范圍內企業數量超過5萬家。
產業規劃、統計分析、智庫作用、搭建平臺,這四個方面,是王振杰總結的上海市開發區協會的職能。
在近三個月的實訓期間,王振杰切實體驗到上海市開發區協會的兩大特質——市場化和專業化。他介紹,上海的行業協會囊括社會經濟領域的方方面面,細分領域非常多,并且在各個領域發揮的作用比較充分。“這從側面也反映出上海的市場化程度也比較高。”
“青島也有很多協會組織,但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王振杰分析,原因有二,一是上海協會承擔的部分職能,在青島實際由相關政府部門或其下屬事業單位來承擔的;二是政府部門授權相關協會承接有關服務職能還不夠普遍。
“當然,上海協會的運營模式并不能完全套用,運用哪一種模式其實是跟整個城市經濟發展階段,包括園區的發展階段是相適應的,不能一概而論。”王振杰說,目前青島已經在全面推進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市場化改革和去行政化是堅持發展的方向。他表示,體制的調整會帶來新的變化,“小管委+大公司”的模式在有效地發揮運營公司作用同時,也為諸如像開發區協會類似的協會組織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開發區協會的工作內容是充實而豐滿的。”王振杰分享到,一方面,協會很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搭建平臺,各類協會之間也會互相拜訪,包括長三角地區及外地的協會組織和企業,這就聚集了產業資源,也給我們青島提供了對接合作的機會;另一方面是精準服務,針對產業園區的需求、企業的需求提供服務,做好統計分析工作,發揮智庫的作用。
落實精細化工作作風
實訓期間,上海企業細致周到的服務給王振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由于長期從事辦公室的工作,對于服務的精細化、專業化有更為深入的體會,也是在上海實訓體悟的重要方面。一次拜訪世界500強企業—益海嘉里的經歷,讓這位“辦公廳人”很震撼。“給我的感覺就是各方面(服務)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他提到,有一個考察環節是參觀企業的半成品食品檢驗中心,并安排了實訓隊員試吃的環節。“他們把時間控制得剛剛好,我們每到一個參觀點,他們的東西恰好就熟了;每個點上還安排1-2位工作人員專門解答疑問,他們不僅能講出自己的工作內容,對工廠的運作和公司的情況也如數家珍。”
“管中窺豹”,王振杰不禁感嘆,企業成功的秘密不外乎對細節的把握;其實任何工作,都應該有這種精細化、零差錯、高效率、創一流的工作標準和工作態度。
采訪結束時,王振杰感嘆,上海在發展進程中走過的某些道路,或許就是今日青島正在走的。沉浸式的實訓,加強了他們對上海的了解,真真切切地學到發展經驗,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王振杰也將和隊員們一同攜手,書寫青島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