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6家上市公司、行業頭部企業、商協會企業家們走進青島
11月26日,在“雙灣計劃”—深圳企業家走進青島專題活動中,青島區市招商部門負責人展開地圖,向深圳企業家介紹項目可落地位置。周曉峰 攝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寒冷”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到企業投資的“火熱”。11月26日,“雙灣計劃”—深圳企業家走進青島專題活動啟動,來自深圳的46家上市公司、行業頭部企業、商協會與青島各區市招商部門負責人展開對接,講政策、話商機、談合作。
本次活動由市民營經濟局、市第四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主辦,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中城新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雙灣計劃”是市民營經濟局搭建的青深兩地產業融合、技術創新、人才智庫和資本資源的交流互通平臺。11月27日,深圳企業家們還將實地考察海爾卡奧斯平臺,參加企業家懇談會。
自去年4月26日啟動以來,“雙灣計劃”組織兩地企業家和平臺機構開展多次交流對接,舉辦融資項目路演、對接資本市場、產業合作推介、體悟實訓、創意會、私董會、創業創新培訓等20余場活動,成為“學深圳、趕深圳”熱潮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服務品牌,也是企業熟知、服務優質、成果顯著的對接青深兩地企業和創新資源的服務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雙灣計劃”更多以青島企業家到深圳對接交流為主,而此次則是大規模邀請深圳新銳企業來青島,促進深圳企業與青島當地企業上下游供應鏈的結合,推動青島細分產業領域升級。
來訪的46家企業、咨詢機構和商協會中,11家為上市公司,2家為擬上市公司,不乏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大數據、智能交通等領域領軍企業。
對接過程中,深圳企業深切感受到了青島的招商熱情和獨特的資源優勢,明確表達了在青島的發展規劃及投資意向,希望借助“雙灣計劃”拓展企業在國內外的發展空間。
對深圳燦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勇華來說,來青島更像是一次親密回訪。“我在深圳的時候就和青島相關部門有過接觸,這次來也是想詳細了解青島在工業互聯網方面的產業政策。通過‘雙灣計劃’跟各區市集中深度交流是個很好的方式,面對面像談戀愛一樣,希望下一步在青島設立燦態北方服務分公司。”宋勇華說。
在不少深圳企業家看來,青島不僅具有生產要素成本優勢,還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事實上,深圳企業不缺技術和產能,缺的是市場和應用場景,而青島則對產業和投資有著巨大需求,這也就意味著雙方共贏的空間很大。
“這次來主要是看看新能源及數據中心方面有沒有投資機會。現在易事特基本是以投資換市場的模式,當地開放市場,我們把產能落地,把稅收、GDP等留在當地,在成都、柳州、三門峽都是這樣的投資模式。”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代立說。
深圳市英銳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羅順濤此次也是帶著項目有備而來,“我們做芯片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銷售全產業鏈,準備建設一座8英寸晶圓制造工廠,這次想了解青島相關稅收、用地政策以匹配項目。”
深圳市微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李有春關注的則是青島的應用場景。“我們用人工智能算法精準識別球員姿態、配合、技戰術等,挖掘青訓梯隊人才,反饋足球學校發展情況。青島對人工智能特別重視,又是足球之城,靠近日韓,我們也有意在青島部署北方運營基地以及面向日韓的運營研發中心,可謂一拍即合。”李有春介紹。
參與籌備此次活動的中城新產業深圳灣comp@ss副總經理易麗莎表示:“深圳企業數量龐大,外溢效應突出,相當一部分企業有在外地投資設廠需求,它們很有意愿來青島。根據青島產業特色,這次來的企業以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為主,特別是智能交通、智能燈桿等領域企業亟須打開新基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