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才促就業,青島獲評兩項“最佳”
11月27日晚,2020中國年度最佳雇主頒獎典禮在無錫舉辦。青島市榮獲“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和“中國年度最佳促進就業城市”兩項殊榮。據悉,此次入選最佳引才城市的有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廣州市、寧波市、青島市、蘇州市、無錫市、銀川市、成都市錦江區和廣州市海珠區;上榜最佳促進就業城市的為廣東省、東莞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深圳市、蘇州市、無錫市、武漢市和寧波市北侖區。
打造強勁的青年人才“引”“留”磁場
想要贏得人才青睞,首先要搞清楚城市品牌宣傳的目標群體。智聯招聘研究發現,當前人才流動的主體是高學歷年輕人,2020年全國各地新增的求職人口中,超4成為21-25歲人群,且7成以上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
在眾多申報最佳引才城市的城市中,青島市“年輕人吸引力”和“人才的保留”兩個維度上展現出了優秀的能力。截止到2020年10月份,青島新增的非本地戶籍求職者中,年齡在25歲以下的用戶占比達到了60%,超過了全國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在人才保留上,外地戶籍的求職者留在青島的意愿相比去年進一步加強,保留率提升了5個百分點,超過了全國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
青島市在吸引人才時制定的策略,針對以應屆生為代表的年輕人才制定的優惠政策,購房優惠、落戶、現金補貼等手段不拘一格,有效的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
今年以來,青島出臺的諸多政策,從畢業生最關注的落戶入手,青島將未就業的外地生源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先落戶后就業”政策,擴大到專科畢業生。在校大學生可在線進行學籍確認,落戶資格審核實現“秒批”。今年2月,青島又提出2020年全市將建設和籌集不少于10萬套人才住房。在人才服務流程再造方面,青島搭建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地圖,開發上線高層次人才服務小程序,擴大普惠性人才公共服務的“零跑腿”事項,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全市人才服務提質增效。
青島不斷涵養的人才生態,讓人才感到舒心、暖心。
聚焦人才產業鏈,塑造城市品牌影響力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時下的青島正以開闊的視野、求賢若渴的心態和各類高端創新創業載體、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感召著全球創新創業人才融入青島、創意青島、圓夢青島。剛剛舉行的2020青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周再一次彰顯出青島對海內外人才的號召力、吸引力。
其中,第20屆“藍洽會”吸引美德法英等20多個國家的150余名海外人才攜項目參加洽談,達成對接意向項目86個,活動同步進行的全球直播點擊量累計突破700萬人次;“直播帶崗”活動瀏覽量達53.5萬人次;“云聘會”6天瀏覽量達26.3萬人次,8000余人報名參與,投遞簡歷近1.8萬份;第七屆“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今年雖轉戰“線上”,但仍顯示出超高的人氣,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66所國內外重點知名高校的230余名博士生代表參加,活動點擊量突破300萬人次;在城陽舉辦的新銳青島·2020全球高端制造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共有超過200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項目報名參賽;人才周期間上線運行的“青島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地圖”,上線僅三天注冊用戶就達到4805個,匯聚創新創業主體機構1840家,創新平臺1310個,重點人才4000余人。
眼下的青島,招才引智的平臺愈發廣闊,招才引智的網絡日益密集,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十三五”期間,全市集聚各類人才共74.47萬人,預計截至今年年底,全市人才總量將突破220萬,較“十二五”末增長37.5%。“高精尖”人才集聚優勢明顯,在青各類院士155人,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人選272人,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選602人。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連續9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前十強。對青年人才吸引顯著增強,21所在青高校畢業生留青率48.6%。
引聚賢才興大業,鼓蕩激情創未來。青島以國際眼光、創新思維廣納賢才,加快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發展載體日趨多樣,配套服務更加完善,城市引才聚才能力不斷增強,讓人才來得了、留得下、干得好,致力于把青島打造成為人才創新創業、施展抱負、實現價值的“理想城”,成為成全四海不畏風險的智者成長成功的“熱帶雨林”!
西海岸新區代表青島參評“最佳促進就業城市”
據了解,“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活動由智聯招聘聯合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等共同發起,已連續舉辦16年,是國內人力資源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公信力的品牌榜單,被譽為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界“奧斯卡”。2019年,青島市入選“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今年新設立的“2020中國年度最佳促進就業城市”榜單從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率、人才活力、中小微企業招聘復原力四個維度綜合評審,旨在表彰面對疫情影響與未知挑戰,仍能為人才提供更多更好就業機會的城市標桿典范。
此次代表青島參評最佳促進就業城市的西海岸新區,近年來先后推出“梧桐樹”聚才計劃、“雙招雙引”二十條、“一業一策”、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人才集聚發展等人才新政30余項,人才工作考核連續五年位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