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指成拳,聯動發展!膠東五市攜手進京“宣示”:打造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這是膠東的“高光時刻”。這塊中國北方地區最具活力與潛力的熱土,張開雙臂,擁抱全球合伙人,共同打造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12月8日,以“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由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主辦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在北京舉行。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書堅出席大會并致辭;膠東五市市委書記先后上臺推介,深度闡釋膠東經濟圈的實力與機遇,描繪未來愿景。
此次活動還受到了全國政協和國家有關部委的關注與支持——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作主題演講,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致辭,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國家部委有關負責人紛紛出席,為膠東經濟圈“站臺”。
大會還集中發布了總規模1000億元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簽署了膠東經濟圈城市信用體系建設一體化合作備忘錄、產教融合一體化合作備忘錄、交通一體化發展合作備忘錄、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聯盟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大數據一體化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聯盟一體化合作協議等7項合作協議,蝶和科技全球總部等5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膠東五市握指成拳,親如兄弟,講“一家話”,筑“一個夢”!今天,膠東經濟圈聯手“站出來”,就是要打造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驅動北方經濟提速疾行。
01
城市群事關中國未來
世界城市和區域發展的規律表明,城市群或都市圈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是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軍,同時可以有效地帶動經濟效率提升。
中國的城市化同樣是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為主體推進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為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進而帶動經濟總體效率提升,這是經濟規律。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伴隨著黨中央對于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精心謀劃、縝密布局,中國已經形成了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為代表的19個城市群,經濟總量占全國80%以上,有力推動了區域優勢互補,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頂格”發布的《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
“十四五”規劃《建議》也明確提出,“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可以預見,“十四五”時期,城市群和都市圈將進入一個更快速度、更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成為推動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依托。
在新發展格局中,膠東經濟圈既是國內東西南北大循環的“雙節點”,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雙節點”;既是山東和沿黃流域的龍頭,也是南北協調發展的重要支點,有基礎、有潛力、也有責任當好沿黃流域的開放窗口,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在致辭中所說,“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可以促進形成要素流通高效、發展活力強勁的發展增長極,實現1+1>2的效益。”
02
膠東要做南北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從經濟地理的角度講,國內大循環必然是打通南北、東西互濟的循環,通過這樣的循環,推動南北東西區域均衡發展,從而釋放內需的空間。不可否認的是,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且有愈演愈烈之勢。2019年,長江以北地區在全國經濟中的占比,已從改革開放之初的47%,下降到了35.2%。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使北方的經濟發展又一次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中國北方經濟一定要進入一個‘補課式’的快速增長階段,如果北方經濟沒有較快增長,就很難說大循環已經循環起來了,如果北方經濟不能活躍起來,我國經濟內需釋放的空間就大大地被壓縮了。而北方經濟要快速地增長,高質量地增長,重振活力,迫切需要打造新的增長極和動力源。”王清憲說。
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2020年1月3日習近平指出,要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中的龍頭作用,推動沿海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特別要求青島、煙臺等城市,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發揮港口門戶城市的優勢。
“我們理解,總書記讓山東半島城市群昂起這個龍頭,重要的就是開放引領的龍頭,就是要在長江以北地區打造一個支點,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什么這么說呢?我認為,北方經濟之所以總體活力相對不足,是因為改革不足,改革不足是因為開放倒逼的力量不足,開放倒逼的力量不足,是因為開放的支點、支撐力不足。”王清憲說。
珠三角引領了珠江流域的開放發展,長三角引領了長江流域的開放發展,膠東經濟圈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這個龍頭的龍頭,作為黃河流域經濟的出海口,必然凸顯在黃河領域開放發展中的重要價值,擔當起推動活躍黃河流域乃至更大范圍的北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
膠東經濟圈擁有這樣的實力。膠東五市同處膠東半島,地緣相接、人緣相親、經濟相融、文化相通,具有人口和經濟體量的優勢,3200多萬膠東人民,創造了3萬億的經濟總量,占山東省經濟總量的42.2%,占沿黃流域九省區的12.1%。這樣的“硬”實力,在全國少有出其右者。
特別是隨著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膠東經濟圈獨特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
從國內大循環看,膠東經濟圈位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長三角和京津冀的中間,又是黃河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是承接中國南北、輻射東西的重要戰略要地;
從國內國際雙循環看,膠東經濟圈是東向日韓、西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節點,承擔著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重任,特別是隨著RCEP的簽署,膠東地區面向東盟、日韓的開放優勢愈加明顯。
郭蘭峰表示,山東是我國北方的大省,經濟體量位居全國第三,在支撐北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可以進一步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縮小南北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未來的膠東什么樣?推介會上曝光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思路》明確提出,打造國際海洋創新中心、中國經濟新增長極、黃河流域開放門戶三大戰略定位。
03
膠東已啟程,正提速
膠東經濟圈之于山東,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山東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昂起山東高質量發展的龍頭,膠東經濟圈必須當好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八大發展戰略之一,全力予以推動。今年年初,山東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并召開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工作推進會議,要求膠東經濟圈在推進區域一體化上做示范,在加快高質量發展上當樣板,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進入發展快車道。
青島積極發揮膠東經濟圈核心城市的引領作用,牽頭和五市一起建立了“3+N”的一體化工作發展機制,組織五市簽訂合作協議或者備忘錄,成立了膠東經濟圈的文化旅游、創業創新、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等30多個聯盟,簽署了金融、行政服務審批等40多個合作協議。膠東經濟圈發展合力不斷地凝聚,涌動著勃勃生機。
當然,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城市群相比,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剛剛起步,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我們將堅持用市場的邏輯謀劃、用資本的力量推動,進一步搭建平臺,建生態,優化環境,實現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吸引更多資本、技術、人才等通過膠東、山東‘流向黃河’,打造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引擎。”推介會上,王清憲從開放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創新創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化旅游等六個方面,闡述了膠東經濟圈的一體化路徑和發展紅利。
膠東經濟圈是黃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是東聯日韓、西接亞歐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東方橋頭堡,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有利于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當先鋒、作示范。今年8月,聯合蘭州、西安、鄭州、濟南等沿黃9省區省會(首府)城市與膠東5市發出“9+5”城市“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建立了合作機制,成立了創意黃河現代服務業聯盟。建設了中日、中韓、中德、中以和上合等服務沿黃流域城市對接全球資源的國際客廳,傾力建設中日韓消費專區,用政府推動、市場運作“雙輪驅動”,推動黃河流域城市共享開放機遇。
現代服務業具有對全產業的廣滲透性、區域空間的廣覆蓋性和對優質資源的強大整合力。目前,膠東五市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已超過5萬億元,擁有山東港口集團、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等平臺載體,在航運物流、資本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具備一定競爭優勢。膠東經濟圈正積極對接上海、香港等地現代服務業,打造優質高端資源北上的重要基地。
膠東經濟圈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經濟基礎雄厚,產業門類齊全,擁有工業全部41個大類中的40個,工業產值超過4萬億元,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樞紐,具備成為中國經濟新增長極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正發揮擁有世界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優勢,把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產業鏈串聯起來,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全產業生態。
膠東經濟圈各類海洋高端人才、涉海高端平臺位居全國、全球前列,隨著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青島院士港等高端平臺加快集聚,打造國際海洋創新中心,膠東經濟圈蓄勢待發。五市正加快構建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發展生態,努力讓企業家和創業者與城市一起成長。
任何一個城市群的一體化,基礎設施都是“先行官”。推介會上,1000億元規模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正式簽約,這只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的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將聚焦膠東經濟圈基礎設施、城市升級改造等領域項目建設,全面推進膠東經濟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城市功能和產業結構升級步伐。
膠東地處北緯30度黃金地帶,依山傍海、環境宜人,3000多公里“仙境海岸”享譽中外。目前,已成立膠東經濟圈文化旅游合作聯盟,聯合推出文化創意、文旅融合以及海上旅游、自駕游、海洋體驗游等一系列具有膠東特色的旅游“拳頭產品”。推介會上,膠東五市以“好客山東、海闊天空,我們請您,來看膠東”為主題,向到場的嘉賓推介了膠東旅游資源。
這是膠東經濟圈一次“全家福”式的亮相,是一次握指成拳、聯動發展的出征,也是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長極的一次“集體宣示”。
站在全國看膠東,這一北方發展的新引擎正在孕育著無限希望、無限可能。
一體化、一盤棋、一個夢!走進了膠東,就走進了山東,就面向了黃河流域以及整個北方地區,空間巨大,機遇疊加,前景廣闊!
作者|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