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鏈接:走近NSDA冠軍選手孫悅納&何宜宣
12月13日,NSDA(National Speech & Debate Association,即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青島城市賽落下帷幕,青島嶗山金家嶺學校孫悅納、何宜宣同學雙雙斬獲辯論賽初中組冠軍,何宜宣同學同時獲得初中組最佳辯手,孫悅納同學獲優秀辯手。
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簡稱NSDA),是美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中學演講與辯論榮譽組織,也是世界演講與辯論領域最大的專業教練會員組織。它通過其獨有的積分和排名系統,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了一個客觀的學術評價體系,并作為學生的學術成就指標之一,在美國各大學的招生過程中被廣泛使用。豐富的NSDA賽事經歷能極大提升學生的學術背景,使學生備受海外大學青睞。
說來你可能不相信,孫悅納同學是在臨近比賽前夕才受到同伴邀請,“被組隊”雙雙參賽并最終拿下冠軍,可謂本季比賽殺出的一匹“黑馬”。第一次備戰參賽,悅納走過了一段怎樣的心路歷程呢?
發現自己我很驚喜
冠軍選手:孫悅納
這次我跟何宜宣同學在 NADA的辯論比賽上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同時我們還榮獲優秀辯手和最佳辯手的稱號。十分感激Hannah的邀請,使我有了這次參賽的機會。
在離比賽還有一段時間的時候,Hannah找到了我,希望我跟她一起參加辯論比賽。當時我還是蠻緊張的,因為畢竟從來沒有參加過比賽,第一次就跟這么強的人組隊,怕拖累她。最后我突破了自己,和她成為了partner(隊友)。
比賽前的每天晚上我們都一起討論、分析論點。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我們終于把pros(正方)的稿子整理完了。周末,我們利用空余的時間來到學校,一起整理我們的辯論思路。英語教室的白板墻上,寫滿了我們整理的思路。從一個大的分支,最后細分成了許多小的點。雖說只有簡短的一個數據,一行文字,但是背后的每條文字幾乎都付出了一兩個小時的努力。我很感謝Hannah的板書,在她工整的字跡和簡短而又精煉的總結下,我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和一些改稿的思考。在整理思路的過程中,我幾度處于崩潰狀態,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懷疑,甚至直接躺在了地板上。我很感謝Hannah和烏老師的精神幫助,讓我一次次重回自信,也讓我感到很溫暖。
因為時間緊張,只有一個星期就要比賽了,我們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又馬上開始準備cons(反方)的稿子。總體來說,這次的時間還是蠻趕的,心里也很焦慮。我們利用晚自習的課間和第二節課,梳理出了cons(反方)方面的論點,雖然沒有pros(正方)那樣充分,但是我們依然很用心的去完成了。當準備完成的那段時間,感覺心里的那塊大石頭終于沉下來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覺不那么焦慮了。
但是,煎熬似乎并沒有就此結束。比賽前兩天,Hannah找了一位辯論老師幫我們看了看稿子。當老師點評完以后,我頓時感覺到自己什么也沒做好,壓力一下子如大山般再次壓了過來,憂心忡忡了一整晚,第二天就生病了。請假。一天沒去上學。這一天,我充分利用時間,把老師說過的需要修改的地方一一進行了改進。有段時間,我過于緊張,連稿子也寫不出來了,把自己都急哭了。但是想了想一直也在努力的Hannah,和默默支持我們的英語老師,我擦干淚水,繼續改稿子。通過一天的努力,稿子基本上達到了我理想中的狀態。晚上和Hannah的討論,也變得稍微有些自信了。
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踏上了去青中的路,在路上,我們還不忘對稿子進行最后的修改和加工。如果說我們的稿子是在比賽前一分鐘改完的,一點也不夸張。
四場辯論,使我們的心態也一步步變得平穩。第一場的比賽,雖然拋硬幣得到了我們準備熟練的那一方,但是我一辯發言時還是讀錯了許多的單詞,心里頓時著急了起來。很快就到兩方rebuttal(辯駁)的環節了,我明顯感覺到我的手在抖。Hannah發現了我的不安,用了三十秒的preparation time(準備時間)來幫我進行了疏導,在她的幫忙下,我的邏輯逐漸變得清晰。在rebuttal(辯駁)中,我用Hannah跟我說的點對對方進行了反駁,有個別的點,對方都沒有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我很開心,克服了恐懼,也感激Hannah的幫忙。接下來到了Hannah發言,看著她流利的發言,用清晰的條理反駁對方,我頓時感到很安心。正是因為調整了情緒和心態,我們在第二場也獲得了勝利,即使對手是高中組。就這樣,我們打進了半決賽。
這對于我們來說算是天大的驚喜了,原本想的是,車輪賽結束就可以回家了,沒想到竟然晉級了。在比賽開始之前,Hannah對我說我們一定要打進決賽。我也對自己暗下決心,不辜負Hannah和老師,爭取拿到第一。于是這一場辯論我們打的很認真,自己也感覺很有能量。最終我們贏得比賽,進入了決賽。
決賽其實不算緊張,因為決賽基本就是第一和第二的爭奪了。但我還是很認真地去對待了。畢竟我不想辜負Hannah的期待。因為運氣不夠好,決賽拋硬幣我們猜錯了,所以拿到了我們準備不是很熟練的cons(反方)。但是這一場比賽我們都放松了心態,把自己調整到了最滿意的狀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得了第一名!
這次的辯論我學到了很多,比如放平心態才能展現最好的自己,以前的我遇事總是緊張,所以沒有在比賽中發揮好。我也找到了我自己擅長的地方,查找資料和邏輯推理。這是我的第一次辯論比賽,我相信接下來我還可以保持好成績。Hannah給我的這次機會讓我很難忘,如果還有機會,希望還能和她組隊,再次“馳騁疆場”,去遇見更精彩的風景和更優秀的自己!
與第一次參賽的孫悅納同學不同的是,這次比賽,是全市唯一“最佳辯手”獲得者何宜宣同學的第三個NSDA賽季。從六年級第一次參賽走到今天,在NSDA賽場上,她走過了更長的一段路,期間經歷的、感受的……又是一道別樣的風景!
成長歷煉 我很感激
冠軍選手:何宜宣
都是重度拖延癥患者的我們兩人,硬是把準備的時間“人工”縮短了半個多月,最終只留下了小小的一個月開始籌備。136頁的全英package(材料包),政策類的高難度辯題,幾千字的constructive speech(建設性發言),都要我們“單槍匹馬”闖過去。唯一的道路就是熬夜讀材料,熬夜寫論點,熬夜討論。
每天都持續到凌晨的準備,真的使我在一段時間內疲憊不堪,白天還要逼迫自己打起精神,將專注付給每一節課。久而久之,痛苦中反而很享受每年的這樣一段時間,可以真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身邊的人并行奔跑,挑戰最新的領域。
比賽一周前看到了參賽名單,上面不乏閃爍過一些熟悉的名字,都是我在英語圈里摸爬滾打逐漸熟識的朋友,幾年的交手下來,都深知他們的年長和經驗并非我們能敵,同時也有幾位同齡的老朋友參加,更加重了我的緊張和壓力。
說來慚愧,當時的我們倒吸一口涼氣,達成了唯一共識——努力堅持,不要中午過后就被宣布“回家”(上午進行常規賽,下午出現淘汰,進行半決賽和決賽)。實屬意外,最終居然留到了最后,拿到了初中組辯論冠軍。我拿到了最佳辯手,Rose也是唯二的優秀辯手之一。
這次已經是我第三個NSDA賽季,Rose也是我所遇到的契合度最高的partner(隊友)。在我們互相選擇的時候,都沒有一絲猶豫。我非常佩服Rose的認真和付出,她是我們兩人當中的主要外網資源查找者,她熱衷于在各種網站精挑細選,查找更多的數據案例來支撐我們的觀點。由此,我們論點的廣泛性和堅實性多得益于此。面臨繁重的準備任務,我們常是以對方作為監督、激勵的方式,有時能夠靈感涌現一拍即合,有時我們也有極其激烈的爭執。
Rose作為一辯,在公共論壇式辯論中要承擔進行中程summary(總結)的職責,每次在她流暢地火力猛攻時,都會讓我感到極大的安心,能夠把緊張托付給另一個值得信賴的隊友,是最幸福的體驗。這也是我一直堅持的一點:你的搭檔不必追求尋找大神,兩人之間的熟悉和舒適度才是最重要的。
在今年的半決賽里,令我頗為動容兩位六年級小辯手對戰我們,從他們身上,便能看到我當年的故事。第一次涉足辯論比賽也是六年級時,唯一留下的回憶便是被無數高年級的辯手輪番“虐殺”。對比論點、邏輯、語速、表達,我們都不意外的展現出了“新手菜鳥”的“水平”。每次站起來進行crossfire(質詢),都能感到精神似乎在抽離身體,腦海中只浮現出一個念頭——折磨的時間能否飛速流逝?
恍惚間就能在面前的學弟學妹們身上看到我們的影子,他們雖然還顯稚嫩,可與當年的我們相比已經青出于藍,他們的辯駁能力甚至高于大多的中學組選手,讓我不由得想要幫他們留在這寶貴的賽場上,令人不由驚嘆:未來可期。
如果說辯論真的為我帶來了什么,我是懷抱無盡感激的。從crypto currencies(虛擬貨幣)到personal data & technology company(個人信息與科技公司),再到今年的alleviation of poverty(消除貧困),聚焦于這些社會熱點問題增強了我的興趣和知識層面。同時,在幾年的辯論、演講、戲劇活動中,結識了眾多好友,尤其是從很多高年級的大神身上學到了很多技巧。每年約定的見面時間,似乎就是每個賽季的開幕。
最后,除了感謝超棒的Rose,也要感謝Belinda烏老師,為我們提供了心理和精神上的極大舒緩;以及Jane孫老師,在比賽前夕為我們審核稿子,審核結果雖然不容樂觀,但我們“懸崖勒馬”,又在當晚進行刪改,進一步豐滿凝練了論點。
比賽結束的當晚,我和Rose在一起胡吃海塞,慶祝一月以來重大工程的完成。各自回家前,我的雙臂就這樣裹在她的肩上,然后玩著她的卷發,我們倆相視一笑——下賽季繼續吧?
“讓學習真正發生吧!”
指導教師烏天驕說金家嶺的英語課堂
從演講賽到辯論賽,兩年來我們在NSDA的舞臺上都能看到以何宜宣和孫悅納為代表的數位“金小嶺”的身影。何宜宣身為往屆演講賽的翹楚,本年度一舉獲得青島市初中組辯論賽冠軍,還拿到了全市唯一的“最佳辯手”;而同樣獲得冠軍選手的孫悅納同學,是第一次參加辯論賽,但卻成為本屆辯論賽的一匹黑馬。
這一切榮耀的背后,是兩位辯手賽前艱苦的付出。
409英語教室滿滿一整面墻的正反方論點就是最有力的證明之一,賽前每個晚自習也都能看到她們倆在教室里時而安靜思索時而激烈辯駁的“備戰”場面。這是兩位同學的首次合作,首戰告捷,身為老師,看到她們從一開始準備的興奮不已到逐漸疲憊再到咬牙堅持再到自我懷疑、緊張不安,最后超越自我,站到了最高的領獎臺上的一刻,真的是由衷的為她們感到開心!可能這也是作為老師最幸福的時刻。
感謝兩位同學為金家嶺學校的英語辯論之路再添佳績,今后學校也將組織更多的演講和辯論,讓更多的同學加入其中,讓同學們不斷發現自我、超越自我。
回顧學校的初中英語課程,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尋求打造適合不同孩子學習需求的英語課程體系,我們立足人教教材,重新梳理初中三年的課程框架,以主題引領學習,同時融合國外的教學資源和網絡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多樣化的方式和資源選擇。
在課程體系獨立創新的基礎上,我們也在積極探索主題引領學習的方式,國內外語篇的結合,使得我們的課程從基礎到拔高,層層遞進;課前演講、配音表演、演講辯論等多種學科活動,讓我們更加關注孩子們語言能力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全面發展;我們也側重于孩子們思維能力的提升,從學習主題入手,引導孩子思考與生活、與社會、與世界緊密關聯的問題,比如瀕危動物的救助、食物浪費問題等解決,訓練孩子們的批判思維和分析能力。
由于課程資源的豐富多樣,孩子們學習的語篇也就不局限于為了學習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內容而改編的聽力、閱讀材料,更有同主題下更高難度、類型多樣的真實語料資源,中外教搭配的師資和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和滿足不同學習風格的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
我們想要培養的是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優秀中國公民。
正如Anne在Anne of the Green Gables《綠山墻的安妮》里曾說過(對身為教師的我有極大的觸動):
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teach me, and I w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 (告訴我,我會忘記;教給我,我會記憶;引導我,我才會學習。)如果想讓你的英語更進一步,想讓你自己更進一步,就和我們一起,在金家嶺,讓學習真正發生吧!
青島嶗山金家嶺學校現有部分空余學位可接收現4年級和6-8年級在讀學生(6-8年級含國內和國際方向),若有意向可咨詢:0532-58080865 17663903087 。或發學生信息到郵箱jjlrxz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