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島觀察】未來十年 青島北部要解決哪些問題?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任俊峰)
不知不覺中,2021年就這樣“猝不及防”地到來了。
如果說,2020年是一個特殊年份的話,那么2021年的意義則更加不同尋常。
對中國來說,2021年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是邁向新征程的關鍵一年,這一年能否起好步、開好局,關系到未來五年乃至十年的國家發展大局。
對青島北部來說,2021以及接下來的十年有太多被寄予厚望的理由。在青島經濟發展重心逐步北移的大背景下,“十四五”與接下來的“十五五”將是青島北部發展的黃金機遇期,這十年發展速度的快慢、發展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座城市的發展高度和人民群眾的幸福程度。
未來十年,青島北部應該保持什么樣的方向和節奏?尤其在民生領域,還有哪些需要提升和改變的地方?
這里不妨大膽展望一下。
一 投資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保持國內經濟增長維持在高位運行是未來一個階段的首要任務,為此,投資仍然會被放在比較突出的位置。
未來十年,“雙招雙引”仍然是青島北部的主旋律,也是政府的頭等大事。要爭取落戶一批有前瞻性和帶動性的大項目、好項目,同時伴隨著項目的落地,廣泛并有誠意地吸納人才、留住人才,讓大項目落地生根,讓人才安居樂業。充分發揮大項目的示范性和引領性作用,形成“熱帶雨林”效應,讓經濟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
基礎設施投資空間仍然很大。鑒于青島北部在基礎設施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短板,未來十年,包括軌道交通、鐵路、公路、教育、醫療、供暖、綠化等民生領域的投資,以及“新基建”等事關產業引領方面的投資,潛力巨大、空間巨大,大有可為。
房地產投資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過去二十多年,盡管人們曾經給房地產市場貼上不同的標簽,但不可否認的是,房地產仍然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和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未來十年,青島北部的房地產投資仍然會比較活躍,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人口快速老齡化、城市化進入尾聲、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房地產投資能否持續保持增長的態勢?應該說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二 鄉村振興是必須要攻克的課題
客觀地說,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城市已經建設得不差,甚至某些方面還有優勢,但是農村的差距仍然非常明顯。
新年伊始,國家也已經把鄉村振興提到首要的位置,予以全力推進,中央發展農村的決心可見一斑。未來十年,農村的短板必須要補上,農民的幸福感必須要與國家實力的提升相適配。
作為青島鄉村振興的主戰場,青島北部擁有青島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農村,如何在協調推進城鎮化、工業化的同時,提升農村的現代化水平,進而全面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也是青島北部各區市必須要攻克的難關。
尤其需要提升的幾方面是:一如何通過產業的塑造和引領,提高農民的收入;二如何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升農村的環境和生活配套水平;三如何通過民居的改造、新建或搬遷,改善農民的居住水平;四如何通過養老金的平衡和投入,幫助眾多60歲以上的農民度過一個幸福的、有尊嚴的晚年。
三 民生短板必須要補齊
應該說,與東岸主城區、西海岸新區相比,膠州灣北岸城區在民生領域還存在不小的短板和差距,主要體現在交通、醫療、教育、養老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領域欠賬較多,距離老百姓的期望還有不小的距離。
是短板也是潛力。未來十年,青島北部應該利用區位優勢,全力構建立體化綜合大交通體系,跳出青島,主動服務于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和“雙循環”發展大局,增強青島的輻射能力;
要積極引入優質醫療資源(特別是三甲醫院),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北部的醫療服務水平;
要在教育領域加大投入,硬件軟件齊頭并進,讓陽光和雨露普惠到每一個孩子……
總之,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和均等化方面,青島北部潛力巨大,做好了,不僅可以提升本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還會為青島招攬人才、吸納人口提供保障和充足的底氣。
除了以上三方面之外,未來十年,青島北部需要提升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政務服務水平、法治化水平、生態環境水平的提升,文化的復興與精神文明建設等等,可謂任重道遠。
對青島北部各區市來說,關鍵的是要勇于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敢于擔當、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利用未來十年的黃金機遇期,全面提升膠州灣北岸的經濟發展水平,改善城鄉居住品質,讓青島北部成為未來青島乃至膠東半島最大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