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區政協委員任偉:定制補充醫療保險產品 減輕居民醫療負擔
青島新聞網1月5日訊(記者 丁淑華 姜舒騫 楊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在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今年的市北區兩會上,市北區政協委員、青島永新中醫醫院、市北永新老年護理院院長任偉關注醫療保障領域,提出了定制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減輕居民醫療、護理負擔的提案。
任偉認為,健全醫療保障制度任重道遠,2020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完善補充醫療保險、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研究擴大保險產品范圍等要求。市北區作為青島市核心主城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齡化程度較高,率先完善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減輕居民醫療護理負擔,既有必要,又有可能。
任偉提出建議,利用保險手段提高醫療救助的普惠性是減輕居民醫療負擔的可行之舉,由相關部門協調駐區保險公司、醫療、養老服務機構,共同探索推出市北居民專屬的補充醫療保險產品,參照市北區為居民購買家庭財產綜合險的做法,為符合條件的居民購買健康保險,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解決。
這一措施應突出普惠性,任偉建議將具有市北區戶籍、繳納社會保險1年以上的居民納入保障范圍。考慮到保險盈利空間、提高保障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可在參保年齡上進行合理限定。后期可根據保險產品運行情況,逐步調整覆蓋范圍。
同時,重點回應居民最關注的大病報銷、慢病調養、失能護理方面需求,解決看病貴、護理難的問題。當被保險人發生符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2020年修訂版)》的疾病或時,按照實際治療費用,扣除一定免賠額經社保結算后,對剩余部分按比例或全部予以報銷。為因疾病或意外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參保人員,采用每日定額的方式,報銷入住市北區內養老服務機構的床位費等護理復健費用,減輕家庭照護負擔。對參保人參保前已經發生的保險事故進行責任免除。
堅持穩健持續、防范風險的原則,科學確定費率水平,均衡各方繳費責任,采取“政府補一些、行業讓一些、居民出一些”的方式共同籌集保費,確保保險產品可持續。落實加快市北區現代保險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采用以獎代補的形式,促進財政資源和保險資源資金的結合。民政、衛健、金融監管等部門與保險、醫療、養老行業協會共同參與費率設計,注重保險產品的公共性,合理設定利潤空間。加強輿論引導,營造全社會學保險、懂保險、用保險的氛圍,宣傳保險業在經濟補償、風險管理、社會治理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積極作用,鼓勵符合條件的居民自愿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