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本月底將實現竣工驗收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是古鎮口核心區第一家先行開工建設的海洋科研機構。
青島新聞網1月27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李宛遙)記者從西海岸新區獲悉,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本月底將實現竣工驗收。這意味著,集聚了中科院13家科研力量的海洋科技“航母”將從古鎮口核心區揚帆起航。
“不久的將來,這里將建成多層次、多類型的海洋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形成多學科交叉、科學與技術融合的國際一流創新團隊,產生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原創性成果,造就一批國際著名的海洋科技領軍人才,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李富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2018年1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聯合中科院其他12家研究機構,共同籌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成為古鎮口核心區第一所先行開工建設的海洋科研機構。
近日,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以朱紅色為主色調的建筑群已經建成,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收尾驗收工作。“為服務好項目建設,我們實行了包項目負責人制,專人靠現場抓進度。”古鎮口核心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李富超介紹,籌建兩年多來,該中心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其中,中心大融合、大平臺的構建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前瞻謀劃海洋生態系統智能模擬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國家評審;形成了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集聚核心科學家團隊、承擔重大科技任務協同攻關的“1+X+N”模式,在健康海洋與生態安全、海洋農業與生物安全等方面,產出一批標志性重大原創成果;通過梳理13家共建單位的300多項可供轉化落地的科研成果,推動了新型生物催化劑、健康綠色養殖等多項成果與企業轉化對接,引進挪威康斯伯格和安德拉、德國CONTROS、國內中海輝固、上海中車艾森迪等知名企業建立聯合研發中心,聯合海洋大科學中心共建單位構建研發集群,開展海洋傳感器、水下機器人等關鍵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