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點題”!剛剛,2021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30余處提到青島
山東步入“兩會時間”。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2月1日上午,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
2月2日上午,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省長李干杰代表山東省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整個報告分為“十三五”時期及2020年工作回顧、“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2021年重點工作三大部分,時間跨度大、內涵豐富、“干貨滿滿”。
盡管篇幅有限,但報告對青島“著墨”頗多,直接和間接提到青島的地方有30余處——
圓滿完成上合峰會服務保障工作;
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永久落戶;
成功遏制青島突發疫情;
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支持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支持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
支持青島探索打造院士創新特區;
打造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
抓好青島國際客廳等重大平臺建設;
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
建設RCEP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
辦好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
辦好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
……
“十三五”時期是山東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是山東綜合實力跨越提升的五年,是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五年。
作為山東的龍頭,青島在過去五年間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應有的“青島貢獻”。
面向未來,青島理應勇挑重擔,奮勇向前,展現更大的“青島作為”。
01
過去五年的“青島貢獻”
過去五年,山東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魄力和勇氣,有力有序化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問題,奮力推動經濟轉型、發展轉軌、生態轉化,經濟運行平穩健康,轉型跨越蹄疾步穩,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經濟發展實現根本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塑造開創新局面,“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全省生產總值連續突破6萬億元和7萬億元大關,2020年達到7.3萬億元,與2010年相比,經濟總量提前一年完成翻一番目標任務,穩居全國第三位,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山東貢獻”與“山東擔當”。
2月1日,青島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青島生產總值為12400.5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7%。
青島貢獻了全省17%的GDP,比“十二五”末占比(15.7%)提高了1.3個百分點。這表明青島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
看財力。2020年,山東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6559.9億元,其中,青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53.8億元,占全省的比重接近兩成。
看活力。2020年,山東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4萬家,其中,青島高新技術企業為4396家,占全省的比重為31.4%。山東獨角獸企業達13家,其中有10家在青島,位列北方第二、全國第五,總估值為197.87億美元。
看新基建。截至2020年年底,山東累計開通5G基站5.1萬個,居全國第四位。其中,青島開通基站1.6萬余處,約占全省的31%。青島還是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
看發展環境。市場主體活不活躍是檢驗發展環境的關鍵指標。2020年,山東市場主體達到1185.8萬戶,其中,青島市場主體達179.8萬戶,占全省比重為15%。
回顧過去五年工作時,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多次“點贊”青島:集中打造青島船舶等產業集群;山東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建設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實施率達到92.9%;上合示范區“四個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圓滿完成上合峰會服務保障工作;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永久落戶;康復大學啟動建設……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努力,山東經濟運行全面恢復、回升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好于預期。
在回顧2020年工作時,報告多次“點贊”青島:
成功遏制青島突發疫情;青島5G高清視頻實驗園等新基建項目加快建設;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青島分中心進展順利……
02
未來五年的“青島擔當”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年,是山東省加快新時期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關鍵時期。
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山東面臨很多優勢和條件,包括戰略平臺疊加、產業體系完備、市場潛力巨大、動能加速轉換、改革持續加力等,這些都是展現山東擔當、實現更大作為的底氣所在、信心所在。
作為山東的龍頭,未來五年,青島應當勇擔當,敢作為。怎么做?報告為青島“點了題”:
打造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抓好青島國際客廳等重大平臺建設;打造青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以青島港為中心的國際航運樞紐,加快港產城融合;建設中科院大科學研究中心、國家深海基地……
早在2020年9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有關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明確表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去年12月,山東“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此番又寫進省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明確了青島在山東未來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青島市“十四五”規劃《建議》把“奮力經略海洋,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為未來五年要干的12件大事之一。今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又專門作出部署,要求出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意見和實施方案,著力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影響力。此番又有了山東的大力支持,可謂大勢已成,青島自當勇往直前,干出一番事業來,在全國乃至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
2017年,科技部復函山東省人民政府,支持山東省建設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根據國家批復的建設方案,山東省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將以濟南、青島、煙臺為主核心,圍繞體制機制創新等九項重點任務,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策源地、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聚集區和綠色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青島應當將積極發揮海洋科技優勢,在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模式、路徑、架構、體系”四個方面先行先試,努力打造以藍色經濟為特色的國家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集聚區。
“國際客廳”是青島集聚全球優質資源,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雙循環”的創新探索。從2019年11月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揭開面紗,短短一年多里,青島已搭建起面向韓國、日本、德國、以色列、上合組織國家的國際客廳。
這五個國際客廳就像一個個開放的超級市場,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各國企業、商會以及有意對接國際的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提供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平臺,推動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在青島集聚耦合,更好服務全省全國開放發展大局。
今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對國際客廳建設作出部署:加快建設黃河流域開放合作國際客廳、香港客廳和“數字國際客廳”“資本國際客廳”。此番被納入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足見青島這一創新已經得到山東省層面的肯定,應該充分調動全省積極性,建好、用好國際客廳。
03
山東開局的“青島步伐”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山東全面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征程。
為確保開好局、起好步,報告提出“十個聚力”,并對青島作出要求和部署。
聚力在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上求突破見實效方面,報告提出,支持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支持青島探索打造院士創新特區。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決定發展。有沒有未來,能不能高質量發展,關鍵看科技創新怎么樣。報告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放在首位足見山東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視。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關鍵是增強創新平臺支撐力。高速鐵路發展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是國內最主要的高速列車生產基地之一,也是中國唯一集高鐵地鐵、整車生產、核心系統研發制造、國家創新平臺于一體的產業集聚區。
目前,國內多地都在布局軌道交通產業,株洲、北京豐臺等競爭力都很強,青島想要率先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級產業集群,必須要有自己的殺手锏。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正是這個殺手锏。
該中心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2016年9月5日在青島設立,是集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多方力量共同構建的國際化、專業化創新平臺。致力于以高速列車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為核心,開展應用基礎研究,開展跨領域、跨學科、跨專業協同,推動軌道交通行業持續創新,促進技術擴散與成果轉移轉化。建設好這個中心,青島就將立于高速列車,乃至軌道交通產業的金字塔塔尖之上。
聚力在培育壯大新動能上求突破見實效方面,報告提出,推進青島中德氫能產業園建設;支持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山東在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上見事早、行動快、措施實,目前網絡部署、平臺建設、企業上云等均取得積極進展,不少工作走在全國前列。2020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復函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支持創建工業互聯網示范區。目前,這條新賽道的競爭異常激烈,山東必須進一步鞏固提升這一先發優勢,絕不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去年以來,青島抓住疫情期間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窗口”機遇期,依托工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擁有世界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優勢,努力營造工業互聯網全產業生態,全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經過一年的努力,已經全面起勢。去年12月發布的山東“十四五”規劃《建議》和此番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先后明確表示,支持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這給青島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有了山東省和國家層面的支持,已經領先“半個身位”的青島,只要向著目標加速奔跑,一定可以有所作為。
聚力在重大戰略平臺建設上求突破見實效方面,報告提出,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加快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建設;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召開上合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
山東最大的優勢是開放,想要全面擴大高水平開放,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必須著力建設高能級開放平臺。自貿試驗區和上合示范區這兩大國家級開放平臺絕對是高能級的,而青島則是全省、全國唯一疊加這兩大平臺優勢的城市。
青島要強化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平臺、通道功能,放大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開放平臺在整合優質要素資源中的作用。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成員國地方經貿合作,創新與日本、韓國產業合作模式,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打造對外開放高地中的高地。
聚力在打造對外開放新優勢上求突破見實效方面,報告提出,建設RCEP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辦好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辦好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充分發揮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引領作用。
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可以預見的是,隨著RCEP的簽署,青島在大循環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價值將進一步凸顯,“鏈接”作用進一步發揮,這是青島推動格局重塑、實現進位趕超的絕佳機遇。
青島已經“搶跑”。RCEP簽署僅15天后,青島便以郵輪港區為“核心”擘畫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發展藍圖,打造面向RCEP成員國深度開放發展的新支點城市。今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經貿合作,加快推進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打造面向RCEP成員國開放發展的重要支點。1月18日,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開工。青島已經起跑,只要敢于突破,善于創新,就一定可以在RCEP地方經貿合作中先行先試,走在前排。
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頻頻為青島“點贊”“點題”,這是厚望,是囑托,也是鞭策,青島要主動“領任務”,“排工期”,用扎實的“青島腳步”,為山東開局起步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