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影市場異常火爆 濟青一天票房破1000萬大關
城市間的競賽并沒有因為春節假期而停止,反而呈現比拼多樣化的趨勢。
大年初一的城市電影票房數據,儼然已成為新年伊始的第一場競賽。
根據貓眼研究院2020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分析顯示,19-34歲年齡段的人是看電影的主力軍,占到觀影人群總數的73.7%,其中19-24歲年齡段占比高達31.9%。
也就是說,城市電影票房的比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年輕人的占比,不過這樣描述也不是絕對的,電影票房數據還和電影院數量、觀影人次、居民消費意愿、消費實力等因素有直接關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過貓眼電影專業版統計發現,大年初一,山東十六地市的電影市場呈現異常火爆的態勢,其中青島、濟南兩市當日票房突破1000萬大關,濰坊、臨沂、煙臺、淄博、濟寧五市票房超過500萬元。
記者梳理發現,濰坊市奎文區、臨沂市蘭山區、煙臺市芝罘區、淄博市張店區、濟寧市任城區在業的電影院數量分別有9家、18家、8家、12家、10家。值得注意的是,臨沂市蘭山區是山東僅次于青島市黃島區擁有電影院第二多的市區。
此外,如果把票房數據平均到城市人口總數上,這個排名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例如,票房數據排名第十的東營,人均票房卻排到了第一位,票房數據排名第四的臨沂市,人均票房滑落到第十一位。
展開來看,東營、青島、淄博、濟南四座城市人均票房超過1.6元,到第五名的威海市人均票房卻斷崖式下跌到1.29元。
不同于南北方城市的對比,山東省內城市變量較小,因此有更大的比較價值。
事實上,電影消費是城市社會消費中的一部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觀察一座城市的重要指標。總體來說,電影票房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繁榮程度和富裕程度,但也不成完全的正相關。更大的影響因素是和這座城市的活力程度密切聯系。例如,越是商業發達,年輕人口凈流入多的城市,往往能取得更高的票房成績。
作為淄博唯一一家外資影院,淄博CGV影城店長王振興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春節期間受國內疫情控制得當,人們觀影熱情并沒受到很大影響,在面對周邊新開三家影城的競爭壓力下,大年初一仍然取得了3727人次,16.7萬票房的業績,從午后到晚上10點前的場次也大都滿場。
生意火爆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淄博消費市場的活躍,和城市活力指數的提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見習記者 張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