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坐滑梯,“火箭蛋”著陸…青島市民手中的菜籃子變“輕”了
春節過后,島城市場豬肉價格每周穩步下降,如今已保持在“2時代”。“二師兄”坐上了滑梯,那么備受關注的“火箭蛋”怎么樣?記者近日探訪島城農貿市場及超市發現,雞蛋價格同豬肉一樣,春節后一路走低。業內人士認為,春節后市場的豬肉和雞蛋供應量充足,價格穩步下降為正常現象,預計清明節前后價格會有反彈。
【豬肉篇】
每斤26元 坐穩了“2時代”
前肘26元/斤、后肘26元/斤、五花肉25元/斤、肋排32元/斤……近日,記者走訪島城部分農貿市場發現,3月以來,豬肉價格出現了明顯下降。“出了正月十五,價格每周都會降一點,這兩天豬肉價格每斤二十六七元,比春節前后每斤32元的價格降了不少。”在鎮江北路農貿市場,商販孫女士正在整理著鮮豬肉,攤位前買肉的市民不少。前來買肉的市民宋大爺說,2020年春節時豬肉價格一度瘋漲至每斤40多元,讓市民紛紛表示吃不起。今年春節,看到每斤豬肉價格漲到了33元時,宋大爺也曾擔憂豬肉價格會“飛上天”,“好在現在回到了20多元,大家都可以接受。”宋大爺說道。
市民在選購肉。
在孫女士攤位的不遠處,從業近10年的商戶劉經理告訴記者,如今豬肉價格企穩走低,讓豬肉商販的生意也好做了。“現在每天能賣150至170斤,不比春節期間差太多,每斤豬肉的利潤可以達到2塊錢左右。”說起現在的價格,劉經理感到十分滿意。
原因:階段性產能過剩
膠州市養豬協會會長、青島鑫玉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方玉告訴記者,目前生豬的收購價為每斤13元至13.5元,而在去年同期,生豬收購價曾一度飆升至每斤25元。“目前收購價是近一年來比較常規的低價,在正常波動區間,所以并不影響養豬戶的積極性,目前青島養豬戶的存欄量整體穩定。”鄭方玉透露,按照目前的價格,一頭250斤至300斤的豬出欄后盈利大約為800元,利潤還是較為可觀的。
為何近期豬肉價格會下降?“從春節開始,市場上的豬肉供應量明顯增多。由于冬春交替氣候變化無常,豬病多發,養殖戶擔憂后市,春節期間增加了生豬出欄量。”生豬養殖戶羅經理透露,雖然春節期間豬肉的市場消費需求能跟上,但春節過后豬肉進入消費淡季,市場需求量沒有那么高了,導致豬市出現階段性產能過剩的現象,豬肉價格自然出現持續下跌。
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青島市豬肉價格環比由升轉降,下降4.4%,主要由于居民因春節而增加的豬肉需求已在1月份有所釋放,2月份尤其是春節過后豬肉需求量下降,而市場供應量充足,導致價格下降。另外,與上年同月相比,豬肉價格大幅下降10.6%。
【雞蛋篇】
每斤4元 跌至半年低位
與豬肉價格一起下跌的,還有雞蛋。
近日,記者先后走訪了鎮江北路農貿市場、新貴都農貿市場以及多家超市,發現雞蛋零售價普遍在每斤4元左右,個別商超搞促銷,限量搶購的雞蛋已經降到每斤4元之下。
市民在選購雞蛋。
“現在每斤4元,前兩天還到過3.8元,這是近半年以來的價格低位了。”在新貴都農貿市場,商販張女士告訴記者,從今年1月份開始雞蛋的價格就在不斷下降,春節過后下降得尤為明顯。“兩三天降一次價,降幅很小,像是坐上了一個坡度不大的滑梯。”張女士告訴記者,上次雞蛋價格維持在每斤4元時,是在去年10月份。
原因:市場供大于求
蛋價在低位運行,讓市民的“菜籃子”輕快很多,但對蛋雞養殖戶來說,卻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從去年10月起,受到疫情不確定因素及飼料價格不斷抬高的影響,養殖戶利潤下降,補欄情緒受到影響。”在即墨經營禽類養殖合作社的于經理透露,市場上雞蛋的價格從1月份的每斤6元降到了如今每斤4元,使得雞蛋的收購價也下降了。“目前收購價每斤在3.5元左右,很多蛋雞養殖戶都接近盈虧點了。”于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山東乃至全國主產區的產蛋雞存欄量較高,很多養殖企業規模仍在擴大,氣溫的回暖給蛋雞生產創造了比較好的環境,也讓雞蛋產量有所增加。
談起雞蛋降價的主要原因,不少養殖戶與經銷商都表示,每年春節過后都是一年當中雞蛋價格最便宜的時間段之一。“主要原因就是春節前,商場、商戶都會批量采購雞蛋,消費者家里一般也會儲存雞蛋,導致消費需求提前釋放,春節過后雞蛋銷量大幅下跌。”從事多年雞蛋銷售工作的呂先生說道。
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數據顯示,2月份雞蛋價格由1月的環比上漲15.8%轉為下降5.2%。1月中上旬時受供求關系影響,雞蛋價格曾快速上漲,1月下旬起,隨著市場供應逐漸恢復,雞蛋價格也逐步回落;2月份在春節過后居民對于雞蛋的需求減少,加之各類學校暫未開學,整體需求少,而供應足,導致價格下降。
【淡水魚篇】
每斤8元 比節前貴了2元
春節前還是每斤6元左右的淡水魚,價格出現大幅上漲。15日,早報記者探訪淡水魚市場發現,鯉魚、草魚、鰱魚、鯽魚等,平均每斤上漲兩元多,一些南方淡水魚最貴的達到了12元一斤。
在青島城陽水產市場淡水魚銷售區,記者看到, 這里的淡水魚有10多個品種,鯉魚、草魚和清江魚最受歡迎,不少市民正在忙著選購。經營淡水魚生意多年的黃先生說,春節過后淡水魚的價格就開始上漲,像鯉魚、鯽魚,節前每斤6元左右,現在已經上漲到8元多,來自南方的清江魚價格也上漲了近3元錢,其他品種的淡水魚價格也跟著上漲,最貴的達到了12元一斤。
魚販黃先生展示大鯉魚。
在營口路農貿市場,記者探訪了幾家經營淡水魚的攤位發現,鯉魚、草魚每斤售價也達到了八九元錢。城陽區水產批發市場攤主李女士說,別看淡水魚價格上漲不多,但明顯感覺來買魚的市民少了。以往3月到5月是淡水魚銷售旺季,一個周末能賣上百條,現在能賣50條就很不錯了。
原因:養殖成本提高
談到淡水魚價格上漲的原因,在城陽區水產批發市場做了10多年淡水魚生意的顧先生認為,一個原因是淡水魚的市場需求量增大。 本地的淡水魚養殖主要集中在萊西、平度、膠州等地的一些中小型水庫,養殖數量并不多,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市場上超過八成的淡水魚來自江蘇等地。根據市場規律,每年春季淡水魚的銷量開始增加,再加上近年來青島的特色魚館有所增多,對淡水魚的需求量開始漸漸增大。
“導致節后淡水魚價格上漲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南方養殖成本增高。”顧先生介紹,從去年開始,魚粉、豆粕等淡水魚飼料都漲價了,油價的上漲又加大了運輸成本,再加上工人薪酬增加,造成淡水魚的出塘價大幅提高。一條3斤的鯉魚從買苗到出塘,原來只要三四元錢,現在翻了一番。(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 康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