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智造版圖上點亮第二座“燈塔”!這條新賽道,先發的青島繼續領跑
判斷一座城市的產業競爭力,既要看當下的表現,更要看它引領未來的能力。工業4.0時代,“燈塔工廠”作為全球選樹的數字化制造標桿,無疑是定義這種能力的重要維度。
3月17日上午,“潮起百年智引未來——青島啤酒廠榮膺全球啤酒飲料行業首家‘燈塔工廠’主題活動暨‘青島啤酒冬奧冰雪罐’定制項目啟動活動”在青島啤酒廠舉行。
對青島啤酒來說,這是一場盛大的慶祝會。
早在2天前,世界經濟論壇宣布全球燈塔網絡新增15個燈塔工廠成員,總數升至69家,中國占21家。新增成員有5家來自中國,包括青島啤酒(青島)、博世(蘇州)、富士康(成都)、美的(順德)、緯創資通(昆山)。
在“燈塔工廠”的世界版圖中,青島有幸成為城市中亮眼的存在。
數量上,蘇州一騎絕塵,占據4家份額;青島位居第二,擁有兩家。如果算上位于沈陽的海爾冰箱互聯工廠,青島的“燈塔工廠”數量能達到3家。
“燈塔工廠”意味著“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的示范者、引領者。青島的“亮眼”不僅是數量上排第二,其引領性更為出眾。
從2018年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率先出圈,到今天斬獲全球首家啤酒飲料行業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青島這兩家“燈塔工廠”收割了眾多“全球首批”“國內首個”“唯一”等具有引領價值的關鍵詞。
青島展現出了雄厚的制造業實力,以及在工業互聯網賽道上領跑的強勁動能。對于正在全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青島來說,目前領先的優勢還不夠大,引領力還不夠強,需要再加把勁。
工業互聯網的最大價值和終極目標是賦能千行百業,借由一張“網”,形成互聯互通、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這就需要快速地推廣復制普及,讓更多行業和企業“觸網”“用網”。
青島正在探索路徑。青島啤酒廠從啟動改造到成功入選“燈塔工廠”,僅用了不到1年時間,這與青島相對成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經驗模式正相關,也充分印證了青島所提出的,“一個母平臺做大做強,多個垂直行業的平臺競相發展”格局的正確性,讓企業各取所需。
欣喜的同時,青島不能放松歇腳,要乘勢而上,再接再厲。當工業互聯網的前景和發展路徑越來越清晰,賽道競爭只會變得更加激烈。或許,真正的比賽才剛剛開始……
01
這盞“指路明燈”照亮未來
“燈塔工廠”,是指憑借自身成就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燈塔網絡的企業工廠,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指路明燈。
這一認證的含金量有多高?
自2018年起,世界經濟論壇聯合麥肯錫咨詢公司運用綜合全面的獨立篩選流程,先后6次共評估了全球1000多家工廠,從中評選出具有表率意義的“燈塔工廠”。評選結果再被提交至由第四次工業革命專家組成的獨立委員會,進行最終甄選。
入選燈塔工廠,意味著企業在大規模采用新技術方面走在世界前沿,并在業務流程、管理系統以及工業互聯網、數據系統等方面都有著卓越而深入的創新。截至目前,全球僅有69家工廠獲此殊榮。其中,中國“燈塔工廠”增至21家,是全球擁有“燈塔工廠”最多的國家。
在稀稀疏疏的“燈塔工廠”世界版圖中,青島無疑是亮眼的存在。
從國內城市分布看,工業實力強大的蘇州一騎絕塵,占據4家份額,分別為強生DePuy、博世、寶潔(太倉)、緯創資通(昆山)。其次是青島,目前擁有兩家“燈塔工廠”。其余15家則分布在15個城市,它們多是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位于沈陽的海爾冰箱互聯工廠是海爾旗下第二家“燈塔工廠”。
“燈塔工廠”遴選的是全球最先進的引航者。雖然絕對數量上不是國內第一,但青島斬獲了多個“首家”“唯一”,是引領性上的加分項。
2018年9月,全球首批共9家“燈塔工廠”重磅出爐。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現身其中,它既是全國首家,也是全國唯一。世界經濟論壇評定時這樣評價:“海爾以卓越的表現和領導力成為燈塔并塑造先進制造和生產的未來”。
3月15日,青島制造再迎高光時刻,具有118年歷史的青島啤酒廠成功入選全球燈塔網絡,成為全球首家啤酒飲料行業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
世界經濟論壇的評價,為我們描述了這家“燈塔工廠”的概貌:鑒于消費者日益需要個性化、差異化和多樣化的啤酒產品,擁有118年歷史的青島啤酒在價值鏈上重新部署了智能化數字技術,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將客戶訂單的交付時間和新產品開發時間降低了50%;定制化啤酒的份額和營收分別增加了33%和14%。
3月17日,透過慶祝活動的現場,我們也感受到了“燈塔工廠”的魅力。大屏幕上,智能生產線高速運轉,卻幾乎看不到工人身影;活動現場,“燈塔工廠”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量身定制的“青島啤酒冬奧冰雪罐”已經下線,被一輛無人叉車運送給在場嘉賓品鑒。
此次青島啤酒入選,也取決于獨一無二的全球“引領性”。
從行業來看,青島啤酒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不僅解決了行業生產周期長、生產預測難等痛點,更填補了啤酒飲料行業的空白,具備了行業引領性;
從現實意義來說,全球“燈塔工廠”多數都屬于年輕的新建工廠,從規劃設計建設開始就廣泛布局最新技術。青島啤酒則是在一家118年來不間斷生產經營的老廠基礎上,進行脫胎換骨式改造,對傳統制造業轉型更有推廣復制的現實意義。
02
與城市同頻,破陣出圈
很多人都想問兩個問題:為什么是青啤?為什么又是青島?
2020年,麥肯錫咨詢公司的資深專家曾對中國“燈塔工廠”進行研究,發現中國的領先企業常從用戶、產品、效益等維度出發,制定最合適的數字化業務藍圖。務實不失創新,這是中國企業發展的優良傳統,也是新時代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
“務實”“創新”,正是青島啤酒廠成功入選“燈塔工廠”的關鍵。
在工業4.0的浪潮席卷之下,擁抱新技術幾乎成為共識。然而,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共同撰寫的白皮書中曾提到,雖然不少制造商正向著技術轉型大步邁進,但大多數企業還是受困于“試點困境”裹足不前。在這之中,受制于傳統管理模式與理念,百年工廠想要乘“工業4.0”之勢騰飛,所面臨的“試點困境”只會更多。
如果輕易被困,青島啤酒斷無可能穿越百年風雨抵達今天。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的疊加,加劇了對處于下行周期的啤酒業的沖擊。危困從來都是創新者的機會。青島啤酒一方面重新定義企業邊界,由單車道跨越到多賽道;另一方面,下定決心擁抱工業互聯網。
為了實現降本提質增效,青島啤酒用工業互聯網賦能實施轉型升級,打造擁有國際領先的數字化設備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為老廠換“新顏”:改造傳統的“巨無霸”流水線,轉型為柔性生產的“輕量級選手”,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以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并通過小批量、快速轉單的新生產方式,更快響應、更好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
青島啤酒果敢邁出這一步,不僅是囿于現狀困境,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破陣出圈之舉,更深遠的一層考量,是企業的發展必然要與國家和城市戰略同頻共振。
青島啤酒董事長黃克興說,“精準對接工業互聯網,既增強了企業內生動力和發展后勁,推動行業轉型升級;也助力在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征程上,與青島這座城市共同加速奔跑。”
換言之,一批勇于創新的企業是青島換道超車的底氣和優勢,而城市在新賽道的全力以赴,又為企業成長提供了新機遇新動能。
2020年,青島將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作為城市戰略目標全面發力,立足制造業門類齊全優勢,強化數字化頂層設計,瞄準政策、資源、新基建等關鍵環節,進行了全面的規劃和布局。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構建“四鏈合一”生態,開放應用場景,集中力量定向引進各類創新平臺和頭部企業。
一年來,高端資源加速向青島集聚,中國工業互聯網百人會等行業智庫匯聚,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歌爾等一大批知名企業與青島展開深入合作,1833家工業互聯網生態企業正在青島積極生長,一個豐盈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加速形成。
青島,正在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實驗場,為“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的示范者提供了適宜成長的環境。這樣的氛圍之下,優秀的企業很難無動于衷。這也是青島能先后孕育出兩家“燈塔工廠”的獨特魅力。
03
競爭激烈,青島何以保住先發優勢
經過深度實踐,青島啤酒認識到,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不只是一場制造變革,更是商業模式、產品研發模式、生產模式、質量管理模式和消費者服務的全方位變革。以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為核心,用戶、研發、制造、供應商和銷售終端都被連接成一張互聯互通的“網”。
賦能千行百業,讓更多的行業、企業“觸網”“用網”,互聯互通協同發展,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這是工業互聯網的價值,也是終極目標。
但相比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千行百業、千企千面,涉及的產業鏈更長,應用廣度和深度更高,要實現大范圍推廣普及,就必須有可復制的模式和實現路徑。
如果說“雙跨”平臺是一座機場,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就是航空公司,為不同行業企業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工業互聯網“飛行”服務,帶動企業、行業乃至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
青島提出,要形成“一超多專”的平臺發展格局,在提供核心功能的母平臺之外,鼓勵建立滿足不同行業需求的垂直工業互聯網細分平臺,讓“觸網”“用網”的企業各取所需,這顯然是更務實的做法。
目前,青島已經擁有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這個位居全國乃至全球前列的“雙跨”平臺,不僅賦能上下游企業,還可以實現跨行業、跨領域的賦能,而各類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已達到43個。
在它們的推廣復制下,垂直平臺還在加速裂變。
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疫情期間,卡奧斯在并購的美國GE家電進行復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證明了卡奧斯平臺具有跨文化可復制的能力。現在,卡奧斯模式已經復制到化工、服裝等15個行業里,都實現了降本、提質、增效。
青啤打造的啤酒飲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也有卡奧斯模式的身影。去年5月,卡奧斯與青島啤酒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提出,以共建啤酒飲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共享行業生態及資源,助力青啤打造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帶動行業和上下游企業數字化轉型。
從著手改造到入選“燈塔工廠”,青啤僅用不到1年時間就成為了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樣板,充分驗證了模式復制的可行性,也說明起步早、資源優渥的青島,在垂直行業平臺的輸出經驗、復制模式上具有明顯優勢。
但眼下青島還不能歇腳放松。
因為競爭很激烈,越來越多的平臺在探索模式的推廣復制。3月15日之前,海爾還是國內唯一擁有兩家“燈塔工廠”的企業,現在,美的、富士康已經看齊海爾。
“第一次獲評‘燈塔工廠’證明了富士康擁有一座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工廠,第二次獲評則表明,富士康成功建立了一套燈塔工廠孵化體系。”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這樣說。事實上,這種孵化除了富士康內部各工廠應用,也在逐漸向外部輸出,改造升級服裝等傳統制造業企業。
現在,青島必須一鼓作氣,在已經成型的“一超多專”平臺格局中加速復制孵化裂變,打造出更多青啤這樣的“燈塔工廠”,照亮青島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前路。
作者|長亭 策劃|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