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案件788起!打擊11類違法行為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鐵拳"出擊!
青島新聞網12月30日訊(記者 李麗濤)今天上午,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召開了“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通氣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和市場監管重點領域,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全市2021年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行動開展以來,共立案2989件,罰沒款3480.99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32件,曝光案件788件。
聚焦百姓關注,精準打擊11類違法行為
據悉,本次“鐵拳”行動,總局、省局明確依法重點嚴厲打擊以下十類違法行為:銷售未經檢驗檢疫或檢出“瘦肉精”的肉類及藥殘超標的畜產品和水產品;宣稱減肥和降糖降壓降脂等功能的食品中添加藥品;生產銷售“偷工減料”劣質鋼筋、線纜;生產銷售劣質兒童玩具;中介機構“亂收費”;翻新液化氣“黑氣瓶”;農村市場“山寨”酒水飲料、節令食品;“神醫”、“神藥”等虛假廣告;生產銷售劣質水泥;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違法虛假廣告。
青島市在深入調查基礎上,增加了“農產品中有害物質超過標準限量”一類“自選動作”,把總局、省局部署的十類違法行為擴展為十一類。而增加的這一類全年查辦案件數量達到1349件,占全部“鐵拳”行動查辦案件數量的45.13%。其他占比較多的類別依次為農村市場“山寨”酒水飲料、節令食品(660件,占全部案件總數的22.08%),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違法虛假廣告(227件,占全部案件總數的7.59%),生產銷售劣質兒童玩具(214件,占全部案件總數的7.16%)等。
加大打擊力度!完善四項協同機制、應曝盡曝
此次行動,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緊盯重點領域,集中優勢力量,精準重拳出擊。行動中發布“鐵拳”行動線索征集公告十余次,廣泛收集線索,鼓勵群眾、企業和權利人積極舉報違法行為;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對象和突出問題的檢查摸排力度,通過明察暗訪獲取有效證據;加強與行業、媒體、企業等方面的交流,深挖行業潛規則,特別是通過12315平臺數據分析、網絡交易監測、消費投訴統計等,梳理匯集違法線索,為執法辦案提供靶向目標。
由于“鐵拳”行動涉及部門多、業務范圍廣、工作任務重,為此,青島市市場監管局還建立了四項機制,確保“鐵拳”行動有力推進、有效落實。一是建立監管與執法銜接機制。日常監管、監督檢查、監督抽查中發現的違法線索,及時通報執法辦案機構,做到有案必移,查案必嚴。二是建立大要案會商機制。及時會商解決重大疑難案件法律適用中的疑難問題,提高辦案精準度。三是建立區域協查聯辦機制。規范線索通報、案件協查、聯合辦案等制度流程,協同查處上下游關聯違法行為,對違法利益鏈條各方“一網打盡”。四是建立行刑銜接機制。率先出臺了《青島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辦法》,加強與公安部門的協作,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的聯系,強化信息溝通、線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和紀檢監察監督。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在官網設置“鐵拳”行動曝光臺,不定期曝光典型案件,各區市局也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媒介設立曝光欄目,定期曝光查辦的重點案件,做到“應曝盡曝”。“鐵拳”行動累計組織宣傳報道194次,曝光案件788件。
剛中有柔 包容審慎監管促進經濟發展
執法的目的是服務經濟發展。對于嚴重危害人身健康安全、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依法從嚴查處,是為了更好的促進行業的健康規范發展。為促進經濟發展,對于企業首次輕微違法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同時推行包容審慎監管。
出臺了《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的指導意見》,實施免罰清單制度。截止目前,已將我市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不予處罰事項擴展為89項,涉及13個監管領域,為市場主體減免罰款金額3500余萬元,為社會經濟發展營造了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發展環境。
加強監管執法和促進經濟發展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兩手抓兩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