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近千億元的核心市場規模 從“小眾”變成“頂流”!露營賽道如何跑贏?
小小帳篷撐起“詩與遠方”,露營已從“小眾”變成“頂流”,成為民宿、野餐的替代玩法,近千億元的核心市場規模吸引從業者紛紛入局——
露營賽道寬闊,如何能夠跑贏
邀上三五好友走到戶外,支起帳篷和天幕,打開折疊桌椅,擺上酒水和美食,拉起彩旗,點亮氛圍燈……一頂頂小小帳篷撐起了人們的“詩與遠方”,露營成為民宿、野餐的一種替代玩法,由此而生的巨大商機吸引著上下游企業紛紛入局其中。
數據顯示,2021-2022年,國內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747.5億元,同比增長62.5%,2025年預計增至2483.2億元,帶動市場規模達14402.8億元。
從“小眾”變成“頂流”——露營的賽道日趨擁擠。在擁擠、熱鬧的賽道上,到底誰在陪跑,誰會退場,誰又會跑贏?考驗著各方智慧。
小眾愛好成為“度假頂流”
背上背包,到野外探險……早期的露營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小眾戶外運動,而時下流行的露營則貼上短途、輕奢、戶外、社交等標簽,并迅速發展成為風靡全民的休閑活動。
露營究竟有多熱?以2022年的端午假期為例,同程旅游數據顯示,露營搜索熱度較去年同期上漲超過200%,環比上漲54%;飛豬數據顯示,露營訂單量較“五一”假期增長超2.5倍。
“仿佛一夜間,帳篷四處開花,青島也躋身去哪兒數據發布的全國露營熱門城市前十?!鼻鄭u市自駕游與房車露營協會會長陳正清介紹,青島本土的露營熱始于2022年清明假期,并以一種超速度融入到市民的休閑生活中。4月初至今,每逢周末或假期,帳篷和天幕散布在公園、沙灘、廣場、郊外,就連一些綠化較好的小區空地或樓頂露臺,也開出了“帳篷花”。
春江水暖鴨先知。景區、星級酒店和民宿聞“風”而動,推出眾多露營產品,其中,港中旅海泉灣、金沙灘希爾頓、東方影都皇冠假日等星級酒店主打精致露營體驗?!芭c傳統露營相比,精致露營使用的帳篷、天幕、桌椅、氣墊、充氣沙發等裝備配件和選擇的露營地點更具顏值、品位、潮流。此外,我們還提供餐具、炊具、咖啡機、冰箱等廚房裝備,以及氛圍燈、投影儀、花藝、彩旗等氛圍裝備?!币恍羌壘频觏椖控撠熑私榻B說,“我們能為游客提供‘吃、喝、享、住’一應俱全的露營服務。露營費用動輒一兩千元,甚至比住酒店還貴,但絲毫不影響高品質人群的熱情?!?/p>
一些私人露營場地提供自助燒烤器材、帳篷,同樣受到游客的追捧。在嶗山區沙子口的一處沙灘露營地,5月份以來,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場場爆滿。據商戶介紹,該營地每天接待游客七八百人,日營業收入兩萬多元。
與萌寵互動成為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營地的亮點
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的趣青野自然營地、萊西九頂葡萄莊園、青島艾山天文臺等露營地解鎖露營的新鮮玩法,在“露營+”方面巧思妙想、小試身手。
青島艾山天文臺觀星營地提供專業的觀星設備
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的趣青野自然營地以萌寵互動、動物科普講堂、夜游動物園為亮點,推出千元不等的夜營套餐;萊西九頂葡萄莊園以民謠音樂會、葡萄酒品鑒為特色,打造了精致的莊園露營體驗;青島艾山天文臺設置天文觀星露營項目,面向一些研學青少年和觀星愛好者提供專業的觀星設備和教學指導。
“清明假期開營以來,趣青野自然營地幾乎次次滿營。”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策劃部部長李煥斌說,半個月內幾乎“一帳難求”,客戶以親子和年輕情侶居多。
“今年‘五一’假期3天,我們接待了600人次?!鼻鄭u艾山天文臺負責人周昆對露營市場充滿信心,“隨著青島旅游市場的回暖,預計艾山天文臺年接待露營人數將突破5000人次?!?/p>
露營熱觸發全產業鏈脈動
順應“湊社交話題”“打卡拍片”等潮流,露營為人們提供一種新的戶外生活美學,也拓展出新的附加值和可能性。
在露營熱的拉動下,與露營相關的戶外用品銷量上漲,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無不呈現火爆態勢。京東數據顯示,2022年4月以來,帳篷、墊子類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達229%,露營產品的搜索量同比大幅增長145%。在京東618活動中,與露營相關的戶外用品銷量同比增長662%,是銷量增長最高的品類之一。迪卡儂中國此前公開的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迪卡儂露營產品銷售整體增長超200%。
近日,記者在迪卡儂遼陽路店看到,花費上千元即可選購到包含帳篷、野餐墊、露營桌椅等全套的基礎露營裝備。輕奢的整套裝備容納量更高、配套更全,報價在3000元至5000元不等。
“2022年,露營相關產品的銷售量屢創新高,對比2021年,增長勢頭更為強勁?!钡峡▋z(青島)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天幕、露營手推車、便攜式炊具、照明燈等露營裝備和附件較以往銷售量上行。從購物單可以發現,消費者傾向于一站購齊成套裝備,并且追求舒適、優雅、高顏值的精致露營體驗。
“露營熱”觸發的產業鏈脈動不僅僅是露營裝備市場。舉例說,“露營熱”帶動家電消費場景從室內延伸至戶外,便攜小家電、出行防護工具和遮陽防曬產品、外賣以及各類應急醫藥等“水漲船高”。美團閃購平臺提供即時零售、配送服務,其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端午假期,與露營相關商品的整體銷量較2021年同比增長超6倍。
在國內,大眾旅游需求的變化、露營產業的自身積累和發展,已將露營推向風口。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現有露營相關企業6.1萬家。從地區分布上看,我省露營相關企業共有5958家,位居全國第一,其中青島有625家。值得注意的是,從成立時間上看,省內半數露營企業是一年內新成立的,3年以上的露營相關企業僅有900家。
青島行天下露營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增學深耕露營產業已有12年?!皣鴥鹊穆稜I發展晚于歐美、日韓等國家十余年,目前處于初階狀態,但開局良好?!贝拊鰧W對國內市場給出預判并介紹了市場走向,“前些年,我們一直聚焦海外高端市場。2021年,‘北上廣’在國內率先掀起‘露營熱’,我們立即調整布局,緊跟國內市場,其銷售占比從5%迅速提升至20%,銷售總量也大大提升?!?/p>
市場如此龐大,不乏眾多品牌發力露營賽道。“摸清目標消費者的需求,通過技術創新開辟和占領新賽道,才是大浪淘沙之下的企業生存之道。”即墨萬水千山戶外用品廠經理林太明有著自己的定位,“比照國外露營產業發展的模式,結合國內客群畫像,有高端露營需求的人群傾向于‘搬家式露營’,也就是將家居生活的便利和舒適‘搬’到戶外,同時注重露營的場景、氛圍和儀式感?!峒沂铰稜I’給集成露營裝備、移動廚房開辟出了新賽道。如今,我們推出的球型帳篷、太空艙帳篷、自動帳篷拖掛房車、移動廚房系統已在全國叫響?!?/p>
多家露營裝備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露營終端市場的火爆給生產端帶來了新的增長點,而露營業出現的“野蠻生長”之勢將波及生產端。
“露營業入局門檻低,賽道過于擁擠,配套不全、建設性監管缺位等深層次矛盾愈發突出,業界的種種憂慮已經抬頭。露營業如何乘風破浪,穩住高行走勢,這需要相關部門和企業共謀突圍之策?!币宦稜I裝備企業負責人對此表示。
在迪卡儂,各種露營商品擺放在顯眼的位置。
告別“野蠻生長”期待行規確立
千億元市場擺在面前,露營產業鏈上的島城各商家亦是想“分一杯羹”。遺憾的是,露營地供給不足已在限制各商家的想象。
據統計,島城目前允許露營的城市公園、廣場、海濱浴場不足20處,另有各類商業營地30余家。而同樣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杭州,在城區50公里范圍內就擁有248個露營地。
“相對于擁有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的露營需求來說,島城的露營空間無異于杯水車薪。”身為青島市自駕游與房車露營協會會長,陳正清談了他的觀點,“一邊是露營需求的激增,一邊則是露營空間的缺乏,這讓更多的人見縫插針地尋找野場地‘安營扎寨’,衍生出污染環境、破壞植被、堵塞交通、擾民等亂象?!?/p>
供需不匹配的背景下,露營考驗著旅游文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五一”期間,某環水區域出現了隨地野炊的現象,餐廚垃圾隨手丟棄,生態環境被破壞;某公園明示嚴禁煙火,仍有游客戶外燒烤,一旦釀成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從業者期待露營市場的行規盡快建立起來。一名不愿意具名的島城某露營地負責人告訴記者:“行業缺少規范與標準,景區、酒店、民宿、旅行社、私人或村集體躍躍欲試,當前的市場魚龍混雜?!?/p>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2016年,我國發布《休閑露營地建設與服務規范》,但作為推薦性標準未能對露營地建設形成強制性約束。
面對露營“露”出的問題,陳正清建議,根據島城露營地現有的供給情況,盡快實施露營地規劃。短期內,可通過劃定公園和戶外空間露營區的方式增加供給,引導市區及市郊3A、4A景區加入營地行列,以實現從觀光型到體驗型的轉型升級。長期看,需以規劃為引導,推動專門性露營地有序建設。
目前,國內多地出臺了露營地管理的相關規定。例如,上海市出臺《經營性帳篷營地建設與服務規范》,對帳篷營地的經營基本條件、營地建設和游客的基本服務、特色服務、配套服務等提出具體要求;湖南省出臺《露營活動組織服務規范》,規定了露營活動組織服務的總體要求、前期組織、目的地服務、安全管理、服務評價等。
“根據營地的經營形式和選址的不同,露營地的審批、建設、經營、管理涉及多個管理部門。”一露營地負責人告訴記者,“沒有一個部門統一牽頭,監管容易出現空白。”
采訪中,業界人士表達了這樣的共識:露營消費市場正在以超出預期的速度發展,就像一輛超速汽車亟須具有良好的運轉性能和專業冷靜的駕駛員前來掌控。
“產業有序發展的前提是具備標準化的市場規范。”陳正清期待青島盡快出臺關于露營行業有序發展地方性行業標準或指導意見,建立準入機制,明確各環節的監管責任,全面提升露營行業的合規性,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國內‘露營熱’因疫情開局,不應是一陣風。”島城資深露營活動策劃人徐娜表示,“告別‘野蠻生長’是露營產業的大勢所趨。相關部門制定的規則與標準不可或缺,商家打造品牌力的決心和恒心更為關鍵?!?/p>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露營市場發展空前利好,勢必蘊藏著風險。然而,人們向往“詩與遠方”,向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戶外生活。作為消費體驗的新載體,露營也必然將經歷一個從火爆到沉浮到趨穩的過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于滈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