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374類證照電子化 青島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數字化轉型
青島新聞網8月15日訊(記者 李麗濤)日前,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青島市“無證明城市”建設2022年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天下午,青島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方案》進行介紹。市行政審批局對推進電子證照證明應用、行政審批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工作進行了介紹。
加快推進電子證照簽發
橫向來看,推動電子證照“應發盡發”。對權限范圍內705項審批業務進行逐項梳理,通過業務系統改造、證照模板采集、電子印章系統對接、簽章人員信息配置等工作,實現權限范圍內101類證照的電子化。另外,協助全市其他部門實現374類證照電子化(不同區市同一電子證照重復計算)。截至目前,共發放電子證照30余萬張。
縱向來看,開展存量證照電子化。對事項劃轉至審批局以來的存量證照數據進行標準化梳理,依托“交換共享管理平臺”進行證照數據歸集,聯合市大數據局統一進行電子化轉換,推進有效期內存量紙質證照全部轉換為電子證照。在山東政務服務網(青島站)“電子證照專區”提供“電子證照補發申請”服務,支持企業在線發起電子證照補發申請,工作人員核驗后即可補發電子證照。
深化電子證照應用
深化電子證照多端應用,將電子身份證、規劃許可證等173類電子證照證明接入PC端、窗口端應用,線上辦事時,申請人可使用“電子材料庫”功能共享應用已獲取的電子證照。窗口辦事時,申請人可出示電子證照二維碼,工作人員掃碼核驗電子證照信息。目前各類證照證明已應用1.5萬余次。創新推出“電子兩證”在自助終端的應用,申請人可憑借“電子身份證”在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1000余臺政務服務綜合自助終端辦理醫保、社保、不動產、公積金等業務。
深化電子證照集成應用,一是國內首次以電子營業執照為載體,實現跨行業、跨層級、跨領域電子證照一站式集成應用,目前已有食品餐飲、文化體育、人力資源、醫療衛生等13個大類,共涉及食品生產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等67個電子許可證與電子營業執照聯動應用。企業通過電子營業執照即可實現相關許可證的線上申領、下載展示、驗證使用。青島市成為全國電子證照聯動應用數量最多、成效最好的城市。二是深化“健康碼+電子身份證”集成應用,推動“青島碼”在青島市民中心5個場景應用。市民來市民中心辦事,無需攜帶身份證原件,無需多個應用切換,通過“愛山東·青e辦”APP出示“青島碼”,即可實現青島市民中心“健康通行、刷碼取號、認證登錄、指南查詢、免證辦理”場景暢行。
深化電子證照社會應用,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在北方地區率先通過青易辦電子簽署中心,實現企業銀行無紙化開戶新模式。該項創新舉措以電子數據直連交互替代了10余項紙質營業執照信息采集,免去了開戶申請書、授權書等5份資料的打印用印,開戶時長縮短20%以上。
率先探索開展跨部門協查
依托“青島市智慧審批平臺”市辦實事項目建設跨部門證明協查系統,與77個業務主管部門建立證明協查機制,由審批部門主動協調業務主管部門在線出具證明材料,無需申請人自行準備。跨部門證明協查系統自7月7日上線以來,實現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和民辦非企業登記2個數字化場景跨部門協查業務的辦理,累計完成協查71次。隨著數字化應用場景的拓展及宣傳推廣力度的加強,預期每年提供跨部門協查服務1萬余次,減少群眾跑腿1萬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