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即墨區疫情防控工作,大家關心的這些問題有答案了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9月13日下午,即墨區繼續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進展。發布會上,即墨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肖莉、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姜法春、即墨區住建局局長修振愛、即墨區社會治理指揮中心主任李新輝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請問中高風險區的生活垃圾是如何處置的?
即墨區住建局局長 修振愛:自疫情發生以來,按照即墨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總體部署,區住建局迅速啟動全區垃圾收運處置應急工作,編發了《關于規范中高風險區域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工作的通知》,建立應急隊伍,實行專門收運。自9月5日至今,中高風險區生活垃圾330余噸,全部實現集中收運。
對來自中高風險區的生活垃圾:一是實施“定人、定車、定線路、直收直運”的方式,由應急收運企業實施專項收集;二是按照“消毒—裝載—消毒”的程序規范作業,對生活垃圾運輸過程強化管理,全鏈條消殺;三是對參與作業人員加強專業培訓,規范消毒措施,明確操作流程、消毒藥劑及劑量標準;四是完善人員的防護,所有參與垃圾收運作業人員都要求規范穿脫防護服、佩戴防護用具等,并對所有的防護器具和用具及時做到更換和消毒。
在此,我們也呼吁廣大市民,疫情期間要積極配合做好垃圾的收運和處置工作,一是要盡量少產生垃圾,便于降低垃圾應急收運工作量、處置壓力和環衛工人感染風險;二是要做好垃圾分裝,尤其是中高風險區域的口罩、消毒棉棒等醫用垃圾,要和其他生活垃圾分裝分投,便于后期分開處理;三是盡量減少外出垃圾投放的次數,并做好個人防護、與其他投放者保持好投放距離,降低感染風險。
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強作業人員安全防護、規范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的全鏈條管理,堅決切斷病毒擴散和蔓延途徑,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環境衛生相關工作。
記者:即墨區農村地區范圍比較大,請問我們是如何做好農村地區防疫工作的?
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姜法春:即墨區農村人口比較多,居住面積大、人員分散、管控難度大。我們非常重視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嚴格控制集聚活動,落實好高風險區“足不出戶、上門服務”;中風險區“足不出區、錯峰取物”;低風險區“個人防護、避免聚集”。“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做到少串門、少聚餐、少訪友、少去人員密集場所,最大可能減少農村地區的人員流動。
二是深入開展環境整治,引導村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保證家庭與周邊環境衛生整潔。消毒和垃圾清運工作按照市、區關于消毒和垃圾分類和收運處置的相關要求做好定期消殺和垃圾的收集與無害化轉運。
三是充分保障廣大居民的生活與就醫需求。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通過微信群、電話等多種方式了解居民需求,為高、中風險區的居民提供物資代買、醫療救助等生活服務保障。需外出就醫的,及時報告轄區防控指揮部,并聯系當地醫療機構,安排轉運力量迅速到位,為高、中風險區的群眾開通綠色通道,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效保障居民的看病就醫等生活需求。
四是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員的作用,安排做好村民的日常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本轄區內的重點人員情況;建立巡邏管控隊伍,做好常態化定期巡察,做到排查、管控、處置等各項措施精準到位。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目前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如何滿足市民的購藥需求?
即墨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肖莉:昨天,即墨區衛健局發布了《即墨區疫情期間就醫、購藥流程及電話》,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有市民專門詢問具體購藥途徑,借此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
針對疫情期間群眾購藥問題,醫療救治組及時公布了3處區級醫療機構和26處基層醫療機構的就醫用藥咨詢電話,及時解答群眾在就醫用藥方面的疑問。
擬定了《疫情期間全域內群眾購藥配送流程》,選擇三家信譽好、供應能力強、有資質的藥品配送企業分片對應基層醫療機構,每周兩次配送藥品,緩解群眾用藥難題。
群眾如有用藥需求,可先就近向社區工作人員提出,社區工作人員將會像“快遞小哥”一樣代買、代送,將群眾所需要的藥品,快速有效的送到群眾手中。
同時,還開辟了線上購藥。即墨區紫光藥業、醫保城健康、寶業保康、同方藥業、德順誠五家藥店在疫情期間為居家群眾提供用藥需求。這五家藥店供藥情況,“即墨發布”微信公號和視頻號已經發布了,我在這里再介紹一下。
有需求的居民,可以采取線上訂購的方式,居民自行掃描這五家藥店的二維碼小程序按需訂購,藥店點對點配送到社區無接觸配送點,由網格員或志愿者統一將藥品送到居民家,整個配送過程無接觸配送。對獨居老人或無法使用智能手機的人群,可以就近請社區志愿者協助訂購。
居民訂購過程如有疑問,撥打咨詢電話進行健康咨詢,請廣大居民按需購買。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五類藥品不得代購配送,此類人群需通過醫療機構就診購藥。
記者:
社區(村)網格化在基層管理中扮演著神經系統末梢的作用,請問網格化在此次疫情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即墨區社會治理指揮中心主任 李新輝:自疫情發生以來,即墨區依托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優勢,第一時間組織發動,下發了《致全區城鄉社區網格員的倡議書》,全區2200余名城鄉社區網格員迅速響應號召,主動擔當,晝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網格員充分發揮人頭熟、地方熟、情況熟的優勢,配合著鎮街和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在組織居民、村民科學有序地參加核酸檢測、敲門行動、信息摸排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發揮了協調員、宣傳員和戰斗員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做好居民需求的協調員。即墨區共有500多名專職網格員,還有1700多名由村莊干部、村民代表組成的兼職網格員,網格員和居民本土本鄉,對網格內人地事物比較熟,及時收集社區居民的問題需求,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孕產婦等特殊群體的特殊需求,及時反饋給鎮街社區來及時解決,為居民解了燃眉之急。
二是當好防控政策的宣傳員。網格員綜合運用網格居民微信群、明白紙、上門解說等方式,把疫情防控政策、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到千家萬戶,做好居民情緒的合理引導,讓居民安心,也能夠及時了解當地疫情防控工作有關的趨勢和動向。
三是當好疫情防控的戰斗員。網格員身先士卒,配合社區采集核實人員基本信息、參與組織協調居民核酸檢測,即墨區這2200余名網格員共參與組織居民核酸檢測幾百萬人次、摸排隨訪人員信息10萬余人次、服務居民5.6萬余人次、防疫卡口執勤1.6萬余人次,為疫情的有效管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扎牢一張網、守好一方格,網格員用自己的責任、使命和擔當,織起了一張嚴密的疫情防控網絡,在黨委政府和居民之間搭建起了服務溝通的“橋梁紐帶”,在這里,向我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網格員同志們表達真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