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青島答卷 | 膠州:奮力打造支撐青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
十年來,在全國百強縣排名由第30位躍升至第13位,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
膠州:奮力打造支撐青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
坐擁兩個“原點”,膠州與世界的距離更近了。一個是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一列列貨運班列由此有序駛出,宛若“長龍”馳騁八方,東接日韓、北接蒙俄、南連東盟、西接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暢達22個國家、51個城市;另一個是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一架架飛機從這兒密集起飛,猶如“雄鷹”翱翔天際,共有203條定期航線、145個國內國際航點通達全球……
十年風雨兼程,十年上下求索。過去的3600多個日夜,膠州市銳意進取、砥礪奮進,從青島一隅躍居世界舞臺。一個又一個“歷史時刻”,推動膠州市迎來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
上合示范區核心區落戶于此并“全面起勢”,國家級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加速建設,被青島“十四五”納入環灣都市主城片區,山東省內首個4F級機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轉場投運……回首十年,殊為不易。于膠州而言,既有挑戰又有幸運。膠州擁抱建市以來最大的歷史機遇、開放機遇、發展機遇,一系列國之重任和重點工程成為彰顯膠州實力的生動坐標。
十年來,膠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全國百強縣排名由2012年第30位躍升到2021年第13位。2012年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43.33億元,在2018年成功邁上千億級臺階,達到1066.06億元。202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56.27億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長9.5%,高于全國年均增速2.9個百分點。
建設上合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青島的重大使命。作為上合示范區核心區所在地的膠州市,堅決扛牢國之重任,加速乘勢而上。膠州市把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四個中心”和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建設全面起勢,常態化開行27條國內國際班列。集裝箱作業量突飛猛進,2021年底增至86.1萬標箱。新引進吉利衛星互聯網等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70余個項目,集聚貿易主體1800余家,推出信用上合等4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啟用上合國家客廳、央企國際客廳,成功舉辦上合投資貿易博覽會暨青島論壇等經貿活動近300場,膠州市朝著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目標闊步前行。
上合示范區標志路牌。
十年來,膠州市搶抓機遇謀突破,奮力開啟航空時代。自青島膠東機場獲批建設后,膠州市將機場征遷作為服務和保障機場建設的1號工程,堅持依法征遷、陽光征遷,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最大面積、最多村莊等的征遷。2021年8月12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式投運。截至今年9月5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完成航班起降6.92萬架次,旅客吞吐量727.9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66萬噸,架起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空中橋梁,成為青島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新窗口。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十年來,膠州市心無旁騖抓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創新能力持續提升,2012年僅有高新技術企業49家,2021年則達到680家,擴容了13.9倍。新增上市企業6家,存貸款余額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元大關。得益于良好的發展成效,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躍居全省縣(市)首位。榮獲“2021年度山東省外貿高質量發展區”,是青島唯一獲評區市。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十年來,膠州市堅持久久為功惠民生,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財政支出的75%投向民生領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復審“兩連冠”,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綜合整治海爾大道等53條道路,新建、改擴建學校154所。脫貧攻堅提前收官,“辣椒扶貧”模式獲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十年嬗變,初心不改。展望未來,膠州市將著眼全球視野、全國大局,全域統籌、一核引領、三區聯動,同心同向建設現代化上合新區,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氣力、更大的擔當,朝著“支撐青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的目標揚帆起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膠州:使命之城,垂直崛起
上合策源、臨空支持、膠州托底、全域聯動,全力打造極具國際范、現代范、活力范、生態范的現代化上合新區
十年征程漫漫,十年大道如砥。
過去的十年,在膠州歷史上是極不平凡的十年,是膠州市上下勇擔使命、頑強拼搏、創造奇跡的奮斗十年,也是經濟社會發展飛速、城鄉面貌變化巨大、人民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的巨變十年。
在膠州東南部,十年前還是荒涼的沿海灘涂,十年后卻成為扛鼎國之重任的上合示范區核心區所在地。高規格經貿交流合作活動日益繁多,總投資2000多億元的70余個項目扎堆落地,這里已成為國內開放程度高、經濟活力強的創業熱土之一。
在膠州東北部,十年前還是偏僻的鄉村田地,十年后卻變身現代化生態智慧空港城。全省首個民航最高等級4F級機場轉場投運,大批航空關聯度高的引領性項目爭相聚集,這里已成航空產業、臨空高新技術與空港高端商務業態的新高地。
而放眼膠州主城區,正依托河湖海自然交匯的優勢,進一步完善功能布局、優化空間形態、凸顯上合特質,舊城舊村改造建設、公園城市建設、停車設施建設等八大領域攻堅行動激戰正酣,一座“居者心怡、來者心悅、聞者心動”的未來之城正拔節生長。
膠州加快品質之城建設。
十年砥礪前行,化作驚艷跨步。數字無言,踏石有印。2021年,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56.27億元,是2012年643.30億元的2.3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15.30億元,是2012年45.06億元的2.6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643.80億元,是2012年225.70億元的2.9倍;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261.20億元,2012年414.20億元的3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47元,是2012年28586元的1.9倍;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80家,是2012年49家的13.9倍。十年來,膠州市經濟實力不斷躍上新臺階,高質量發展加速駛入快車道。
機遇垂青,加速崛起。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加速起勢,國家級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快速建設,膠州被青島“十四五”納入環灣都市主城片區,山東省內首個4F級機場投運,膠州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開放機遇、發展機遇,“金膠州”這座使命之城如虎添翼,華彩蝶變。
勇當上合“開路先鋒”,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走過十年,膠州灣北岸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變化翻天覆地。彼時,這片土地大部分區域是滿目灘涂的不毛之地。如今,這里已成長為充滿希望的沃土田野。
改變始于2018年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宣布:中國政府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四年多來,膠州這座活力之城,乘著建設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浩大“風口”,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創業新征程,從無到有,開辟新局,力求質變。
上合示范區首班“中俄快線”在裝載貨物。錫復春 攝
今年1月1日凌晨,滿載輪胎、石膏板、木材和日用品的齊魯號“中老國際班列”(上合示范區—老撾萬象)駛出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一路向南,奔向老撾萬象;今年7月19日,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示范區—匈牙利—塞爾維亞首班正式開行,上合示范區至中東歐班列布局進一步完善……目前,上合示范區已常態化開行27條國際國內班列,通達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22個國家、51個城市。當下,上合示范區以國際超級港建設為主陣地,已初步構建起東接日韓、北接蒙俄、南連東盟、西接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管中窺豹,物流之興僅是示范區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在貿易引領,示范區搭建貿易平臺,探索貿易合作新范式,激活地方經貿合作新動能。目前,示范區已引進貿易主體1800余家,10家貿易平臺和4家跨境電商平臺;今年1-6月,青島市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額307.5億元,同比增長14.3%,其中,上合示范區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額預計增長86%。
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
在產業驅動方面,上合元素“裂變”新引擎。核心區內,上海電氣風電裝備產業園、京東跨境電商及智慧物流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將陸續竣工投產,示范區發展動能澎湃。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區已累計引進超2000億元的70余個項目。今年以來,共引進上合國際農業科技研發中心等總投資625億元的21個項目。鋪開上合“畫卷”,優質項目正沿著“一帶一路”落地生根。在巴基斯坦,首例由上合示范區策源主導的“走出去”對外投資項目——總投資45億美元的瓜達爾港石油煉化項目正加快推進。
聚焦為上合組織國家“育才”,為多邊經貿合作“搭臺”,示范區正扎實推進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建設。截至目前,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已開展援外培訓和經貿培訓81個班次,來自上合組織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7200余人次參加培訓。
以開放凝聚發展力量,以合作與世界共舞。上合示范區已成膠州市對外開放的最閃亮名片。展望未來,在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新征程上,膠州市將聯動示范區,堅持“一核引領、全域聯動”,全力“搭平臺、創模式、聚產業、強主體”,全面提升“四個中心”和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建設質效,全力做實、做好、做美、做響示范區。
搶抓機遇謀突破,奮力開啟航空時代
“機場之上,城市翱翔。”有沒有機場,膠州的內涵和外延是不一樣的;有沒有機場,膠州的發展境界也是不一樣的。正如孟菲斯國際機場推動美國田納西州成為全球著名的“航空城”,仁川國際機場助推韓國首爾躋身國際知名金融城市,新機場也成為膠州蓄勢騰飛的動力引擎。
時鐘回撥,印跡閃亮。2013年9月,國家民航局批復青島新機場落戶膠州;2014年10月,青島新機場項目獲得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立項批復;2015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復機場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15年6月,青島膠東機場奠基,標志著新機場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2021年8月12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式投運……
事實上,自2015年8月起,膠州市委、市政府把機場征遷作為服務和保障機場建設的1號工程,堅持依法征遷、陽光征遷、和諧征遷,集中力量做好征遷安置。2015年,僅用7天時間完成機場建設一期紅線內10個村莊整體搬遷;2016年10月,完成機場配套二期11個村莊、3532戶、20236畝土地征遷工作。兩期征遷,總征遷土地面積45990畝,搬遷村莊21個,涉及村莊50個,村民8725戶21759人,企業141家,為新機場建設騰出空間30.66平方公里。膠州市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最大面積、最多村莊、最多企業的征遷,創造了青島乃至全省的新紀錄,為膠東國際機場順利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機場是一座城市鏈接全球要素資源的重要紐帶。截至2021年底,山航、東航、青航基地落戶啟用,180余家機場關聯企業入駐。空港綜合保稅區獲批,北部產業片區漸成規模,南部商務片區順勢啟動。截至9月5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完成航班起降6.92萬架次,旅客吞吐量727.9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66萬噸。擁有機場的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架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空中橋梁,成為青島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新窗口。
借助機場帶來的新通道優勢,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搶抓上合、自貿區和RCEP政策機遇,依托空港綜合保稅區和集成電路產業園建設,打造航空產業、臨空高新技術與空港高端商務業態新高地。臨空區籌建了上合工業博覽展示交易中心、上合空港總部基地等一大批航空關聯度高、上下游產業鏈條長的標志性、引領性項目,成為青島的城市經濟增長極、投資熱度新高地。截至7月底,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共有投產項目11個,在建項目17個。今年上半年,臨空區服務貿易考核完成認定3092萬美元,超額完成半年目標;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4億元,同比增長28.4%。
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是國家發改委、中國民航局批準設立的首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是膠州融入“大循環”“雙循環”的新平臺。如今,臨空區正聚焦航空航天、臨空服務、高端制造三大產業體系,在機場核心片區、南部商務片區和北部產業片區三大招商主戰場亮劍、全面發力,積極推進4個百億級項目群招引落地,形成“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干事創業氛圍。
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加快實體經濟振興
由49家到680家,經過十年聚焦攻堅、埋頭苦干,膠州市在發力建設高新技術企業方面交上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十年厚積薄發,今朝多點開花。膠州市堅持實業立市、制造強市,選準突破口,推動數字化賦能產城融合更新,正式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國際化創新示范區的規劃,確定“5-2-1”矩陣式發展路徑,錨定“上合+RCEP+工業互聯網+一帶一路”作為主攻方向,推進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樣板區等5大任務,布局上合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等20個大項目,實施產業鏈“工賦上合”等10大工程,以工業互聯網平臺思維、場景思維、生態思維,推動企業、園區與城區實現互聯互通、耦合融合,力爭成為青島建設現代產業先行城市的主陣地。
在膠州市沈海高速以東、龍湖路以西的4000余畝土地上,一塊充滿膠州夢想和海爾希冀的“未來之地”蓄勢待發;在位于洋河鎮的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項目現場,22個單體工程加快推進,10家施工隊、上千名建筑工人同時施工……以建設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樣板區為例,膠州搶抓上合發展機遇,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上合國際食品產業創新中心等核心項目快馬加鞭。
今年7月初,總投資130億元的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膠州市打響向工業互聯網國際化創新示范區進發的“第一槍”。該項目預計2023年11月投產,整個項目包含冰箱、空調、洗衣機等整機生產及生態產業。這里將建設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依托海爾構筑全球最先進、規模最大的高端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打造引領世界家電趨勢的燈塔園區,打造面向全球園區綜合服務平臺示范樣板。達產后,將助推膠州市形成首個千億級產業鏈,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和工業互聯網生態示范區。
在建設鏈長制創新實踐先行區方面,膠州市發揮鏈主企業頭雁作用,推動重點產業鏈固基強基,牽引上下游企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打造雁陣產業集群。以軟控機電為鏈主企業,集研發設計、裝備制造、檢測計量等于一體的橡膠輪胎智能裝備科創中心正快速推進,探索優化整機產業鏈布局;以宏達鍛壓為鏈主企業,打造在國內同行業具有明顯優勢和特色的技術研發中心的上合工程機械智造產業園正有序推進;以豐田叉車為鏈主企業的上合工程機械智造產業園雛形顯現,該產業園將吸引優勢資源,集聚鏈上企業,發展工程車輛制造及核心部件產業鏈,以工程機械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抓手,打造新型智能(互聯)工廠。
堅持實業立市、制造強市,十年來膠州市一直秉承這個宗旨,未來將持續探索行之有效的打法,突出產業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并舉、項目招大引強與“專精特新”培育并抓、關鍵細分領域突破與全產業鏈發展并重,用好“政府+平臺公司+頭部企業+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聚焦重點產業鏈,實施建群強鏈、招大引強、育苗倍增、創新賦能、要素保障五大行動,助力實體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上合示范區如意湖畔。
久久為功惠民生,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回顧十年,膠州市著力補齊“民生短板”、提高“民生質量”,惠民腳步越來越快,惠民之路越來越寬,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
如今,走進膠州新立街小區、順德花園等“老”小區,觸目可及的是嶄新的黃色樓體外墻、城堡狀的兒童游樂設施、智能的人臉識別設備。十年前的這些小區,與升級改造后的狀況可謂相形見絀,那時的環境整潔度、設施智能化與現在都相差甚遠。
老舊小區改造后的新立街片區。
十年前,膠州農村公路整體狀況處在較低水平,狹窄路、斷頭路、瓶頸路較多,安防設施缺失,路面養護狀況差,道路附屬設施也不完善。十年來,膠州響應國家、省、市建設“四好農村路”的決策部署,加大建設投資力度,如今全市農村公路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截至目前,膠州市農村公路在冊總里程1571.616公里,縣鄉公路三級以上占比84.7%,優良率為67.2%,農村通戶道路硬化率96%,整體技術水平居青島市各區市前列。
近年來,聚焦百姓急難愁盼,膠州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財政支出的75%投向民生領域,群眾滿意度測評連續五年居青島前三,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復審“兩連冠”,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著力提升城市品質,綜合整治海爾大道等53條道路,24個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現場觀摩會在膠州召開。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新建、改擴建學校154所,營養午餐工程、標準化校車工程、農村飲用奶計劃和課后校內托管服務獲群眾點贊。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膠州醫院、中醫院開診運營。城鎮新增就業21.2萬人,參保企業、參保職工達2.2萬家、21.8萬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獲評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范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脫貧攻堅提前收官,“辣椒扶貧”模式獲總書記點贊,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守好安全發展底線,加快平安膠州、法治膠州建設,獲評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山東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市。
社區文明實踐志愿者看望社區獨居老人,并與老人們一起包餃子。
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膠州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建設極具“活力范”的品質城市示范區。今年以來,膠州市貫徹落實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要求,組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總指揮部,實施舊城舊村改造建設、公園城市建設、停車設施建設等八大領域攻堅戰,梳理出272個攻堅行動項目,其中納入青島市攻堅任務項目111個。截至目前,膠州市已開工項目超百個,開工數量和完成投資額均大幅超過預期進度,全面推動城區品質更煥新更智慧。
市民在膠州市植物園晨練。王昭脈 攝
潮涌千帆競,奮楫正當時。上一個精彩十年,已然走過;下一個非凡十年,前景可期。為讓上合示范區更具國際范、臨空經濟示范區更具現代范、品質城市示范區更具活力范、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更具生態范,膠州市錨定目標、實干為要,按照“上合策源、臨空支持、膠州托底、全域聯動”的工作思路,勠力同心、全速前進,為同心同向建設現代化上合新區、成為支撐青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打造全省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引擎而不懈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