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復興步步攻堅,太平路(郯城路至浙江路段)調整為步行街
9月22日,青島市市南區政府和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布,為提升棧橋周邊區域綜合交通水平和城市景觀質量,打造臨海宜游的步行公共空間,自2022年9月30日起,太平路的郯城路至浙江路段調整為步行通道。消息一出,引起市民廣泛關注。
多輪論證確定步行街方案
根據發布的車輛交通調流方案,將原由太平路西向東行駛的車流,由太平路郯城路路口經郯城路、蘭山路繞行,至蘭山路浙江路路口駛回太平路。
去過中山路、太平路的人都知道,太平路步行街區域是青島沿海一線人流量最大的區域,尤其旅游旺季,過多的人流也會影響車流行進,并帶來安全隱患。記者獲悉,這里每年接待的人次可達數百萬。而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也有很多人呼吁過希望將這個片區與中山路串聯起來,記者自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負責人處獲悉,此次調整經過長時間、多輪論證,最終確定了該方案。
隨著步行街的設立,周邊道路交通也進行一系列調整。據市南交警發布的交通調整方案獲悉,郯城路改為南向北單行;蘭山路改為西向東單行;廣西支路改為北向南單行;廣西路(費縣路至中山路)路段增設西向東公交單行線,東向西渠化三車道,西向東渠化一車道;湖南路(蒙陰路至中山路)路段取消北側停車泊位,湖南路(蒙陰路至泰安路)路段調整為雙向通行。
公交線路也將原蘭山路東向西公交線路調至廣西路通行,原太平路西向東公交線路調至蘭山路通行。
老城復興步步攻堅
老城復興是近幾年市南區乃至青島市的重頭戲,而此次步行街的設立,是青島老城復興的進一步動作,同時也是此前提出的“中山路打造直通大海步行街”的重要一步。
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步行街的設立也期望能將人流量向北引流至中山路,從而助力中山路復興。
而此前,市南區政府曾提出要加快中山路步行街整體規劃,優化產業布局,開放5G場景,打造全國首條直通大海的國際化商業步行街,讓百年商業街煥發勃勃生機。這一提法讓許多人非常向往,但是一直以來的配套、停車等問題也是需要一一攻堅的問題。
據了解,六街口停車場已經完工,能提供200個停車位,不久的將來將會投入使用,將能極大緩解周邊停車難的問題。
在2021年,市南區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歷史風貌保護區在保護整體風貌前提下,適度開發地下空間,規劃地下道路,預留沿海地下通道分解區域過境交通,優化地面景觀環境。結合太平路地下隧道工程,改造匯泉廣場地下空間,打造高品質地下空間綜合體。”
太平路步行街、太平路地下隧道工程等都將豐富“直通大海步行街”的整體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