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或產生干旱!今年二月份青島將面臨這些自然災害風險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日訊 近日,市減災委辦公室組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務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氣象局等單位,對2023年二月份我市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了分析研判。
加強應對局部可能產生的小干旱
二月份我市平均降水量10~15毫米,較常年(14.5毫米)略偏少。平均氣溫1.5~2.0℃,較常年(1.4℃)略偏高。要加強監測預警預報,重點關注大風降溫及雨雪天氣的影響,加強雨雪冰凍、大霧、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的防范,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工作,減少災害天氣帶來的損失。
截至1月28日,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不含棘洪灘水庫)蓄水54741萬立方米(大型水庫28103萬立方米,中型水庫26638萬立方米),比歷年同期多蓄26200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蓄12466萬立方米。全市小麥地平均土壤墑情適宜;白地墑情適宜。要加強對水庫大壩、閘門、放水洞和溢洪道等水工建筑物的巡查巡視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對水毀堤防開展修復;關注土壤墑情,及時掌握可能發生的局部旱情,做好水源配置調度,統籌安排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組織開展抗旱救災和生產自救,將旱災損失降到最低。
預計2月上旬,青島海域冰期基本結束
預計青島沿岸無溫帶風暴潮過程,無臺風風暴潮過程;黃海中部海域將發生4~5次大浪過程,青島近岸海域無大浪過程;隨著天氣回暖氣溫升高,青島海域的海冰將逐漸消融,預計2月上旬,青島海域冰期基本結束。要重點關注冬季冷空氣過程,及時通過電視、網絡、手機App和短信等多種渠道轉發預警報信息。做好海上漁船防風防浪管控,依照風浪等級落實相應措施,加固海上漁業養殖設施,全面排查漁港漁船、重點養殖區等安全生產隱患。
發生地質災害險情災情的概率較低,與往年持平,但受雨雪冰凍等惡劣氣候條件、不穩定結構面受震動等因素影響,仍有引發崩塌等突發地質災害險情災情的可能。要落實各區市政府防治主體責任,加強宣傳警示、工程治理、轉移避險、動態巡查等防治措施。發揮專業隊伍和專業技術人員優勢,落實好“隱患點+風險區”雙控措施,對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經常性排查巡查,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域進行重點巡查。提升“人防+技防”監測預警能力,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并督促落實預警響應各項措施。
森林防火形勢依然嚴峻
農業方面,主要是大風、大雪和低溫冷凍災害,容易造成農業設施損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微信等形式,第一時間向農戶、養殖戶等發布農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指導農戶做好大風、雨雪、低溫冷凍天氣應對措施,將農業損失降到最低。
由于2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偏少;林下可燃物載量總量持續增加,涉林人員活動增加、傳統祭奠、農事用火等各類風險疊加,森林火險預警預計將保持較高等級,森林防火形勢依然嚴峻。氣溫較低,食葉害蟲、駐干害蟲、刺吸式害蟲等處于越冬期,媒介昆蟲處于非傳播期,預測不會發生大面積危害。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會商,綜合研判形勢,適時發布森林火險預警。加強督導檢查,壓實森林防火主體責任,加強森林防滅火網格化管理。落實“封住山、管住人、巡好山、盯住墳”要求,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嚴厲打擊違規用火行為。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加強蟲情監測,及時發現防治盲點、漏點,及時補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