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視點】重啟繁華的中山路,喚起了多少回憶與期待?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任俊峰)
中山路最近的變化令人大吃一驚。
首先是街區面貌的煥然一新。變化最大的是大鮑島、黃島路周邊,原本破舊、雜亂的街道成了干凈整潔的步行街;殘破的老房屋經過整修,重新煥發了老建筑的人文特色;一些里院也煥發了新生機,而文創元素的植入則讓整個街區充滿了藝術氣息……盡管工程還沒有完工,但人們已經完全感受到了中山路翻天覆地的新變化。
其次是人氣的急劇回升。去年的裸眼3D大屏,已經讓中山路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中。最近“老青島 上街里”節慶活動的舉辦,則讓中山路成為眾多年輕人追逐時尚與潮流的打卡地。整個春節期間,濃厚的節日氣氛、摩肩接踵的客流與升騰的煙火氣相交織,使得中山路周邊成為青島人流量最大的街區之一。
中山路的復興與升級,是城市記憶與歷史文化的回歸,也是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青島主城區激發新活力的樣板與經典案例。
一條中山路,半部青島史
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會有一處直達市民記憶深處的地方,就像城市的燈塔,扮演著城市文明引航者的角色。例如北京的大柵欄、濟南的芙蓉街、成都春熙路等。對青島來說,長度1500米的中山路,就是百年城市歷史的最佳見證者。
20世紀之前,中山路一帶僅有一兩個小村莊。1897年11月,德國武力強占青島,開辟了一條南起前海,北止大窯溝的城市道路,中山路由此而肇興。
德占時期,中山路原分為兩段,南段是棧橋至德縣路,名斐迭里街,屬德國等歐美僑民居住,北段自德縣路至大窯溝,名山東街,屬國人居住的“鮑島區”,也稱“華人區”。
1914年德日青島之戰以后,日本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了8年的殖民統治,這條路南段改名為靜岡町,北段大部分改名為山東町,中山路至今還留下了日本商號的一些遺跡。
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將堂邑路分出,南北段合并,更名為山東路。1929年5月22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路。除抗日淪陷時期改名為山東路外,中山路路名一直沿用至今。
中山路及周邊區域,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原點,也是城市歷史文化和商業文明的始發地。可以說,中山路的每一個街區、每一個“老字號”,甚至每一棟建筑,都寫滿了不平凡的歷史故事。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青島城市規模的擴展,以中山路為軸線的青島中心商務區已經形成,中山路上銀行、商店、飯店以及影劇院鱗次櫛比,包括中山路附近的河南路、天津路、北京路、海泊路、濰縣路,商店、飯店、旅店也比比皆是。這片中心商業區就是幾代青島人親切地稱作“街里”的地方,“逛街里”是當年青島人時尚的消閑方式。
改革開放之后,中山路是青島“洋氣”的重要來源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山路及周邊街區游客摩肩接踵,商品琳瑯滿目,老字號們風韻猶存,“肯德基”等象征著洋氣的商業元素紛至沓來,彼時的中山路成為青島現代商業文明的代名詞。
一度陷入蕭條,如今重煥生機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20多年來,隨著城市發展重心的不斷變遷,中山路在青島的地位有明顯的改變。
先是全市行政中心的遷移,帶來了東部大開發的黃金時代,老城區的城市地位被新城區所取代;后來,隨著城市空間版圖的不斷拓展,臺東、市北、浮山后、李村乃至城陽逐漸成為年輕人安家置業和消費的新選擇。而中山路因為基礎設施陳舊、地理交通等原因,人氣逐漸下降,大量原住民紛紛搬離,曾經輝煌的老城區一度陷入沉寂。
然而,無論城市如何發展,中山路始終都是青島人心中的一個心結:他們一直在等待中山路涅槃重生、盛裝歸來。
近年來,市南區深入挖掘西部老城區歷史文化積淀,開始對老建筑進行盤活、更新和改造。特別是從2019年始,隨著城市更新行動的啟動,百年里院正式開始實施城市升級的功能改造,并大力進行新業態招商植入,中山路的面貌開始獲得根本性改變。
變化最大的是2022年,隨著越來越多老街區在保護中得到更新提升,一座座里院建筑重煥光彩,賦能歷史城區迭代更新、延續文脈、煥發活力。
時間來到2023年,多年的心愿終于變成了現實。新春佳節之際,熱鬧的市集、誘人的美食、新潮的文創產品……2023青島·市南首屆新春“逛街里”節盛大啟幕,節會期間,中山路一帶人潮涌動,煙火氣十足,大批市民和游客“重回”中山路,探尋里院文化,趕趕民俗市集,享受音樂盛宴,充分感受老城區的獨特魅力。
有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僅海誓山盟廣場日均客流量就超過3萬人次,超高的人氣也帶火了周邊餐飲住宿消費。中山路周邊多個商戶門前出現了多年未見的排隊場面。此情此景,讓很多老青島人感慨萬千:曾經的那個中山路又回來了!
年輕人的回歸是關鍵
2023年的開年大戲,讓人們對未來的中山路充滿了更多的期待。
曾經,中山路陷入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年輕人的流失,如今要想重新復興,找回年輕人成為關鍵。換句話說,對于中山路,僅有懷舊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新鮮的、時尚的、抓眼球的東西,以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的目光。
今年,以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為契機,市南區將加快歷史城區業態重塑和迭代升級。其中的重點,就是在實現老建筑保護和利用的基礎上,打造更多年輕人喜歡的時尚打卡地。
根據計劃,今年將實施歷史城區煥新行動,堅持“老里院+新經濟”“老建筑+新消費”的理念,植入時尚消費、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等新型業態,重點突破中山路主街和大鮑島等5大街區,計劃新引入商文旅項目50個,建成國內首個“元宇宙歷史街區”,持續推進文脈傳承和創新,讓歷史城區煥發新活力。
一條百年老路,一段文化記憶,更是一縷情懷。中山路帶著歷史沉淀下來的模樣和歲月打磨的痕跡,成功實現蛻變重生,并注入時尚年輕元素,必將引起跨越世代的文化共鳴,也必將衍生源源不斷的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