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校外培訓機構“卷款跑路”,青島又有“新動作”
防止校外培訓機構“卷款跑路”
青島全面實施“消撥同步·一課一消”監管模式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為切實維護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益,防止校外培訓機構“卷款跑路”“退費難”等侵害群眾利益事件發生,自2023年起,我市由教育部門監管面向中小生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全面實施“消撥同步·一課一消”監管模式。
據悉,“消撥同步·一課一消”模式下,所交納的課程費用將首先進入培訓機構在托管預收費資金的銀行開設的專用賬戶,培訓機構無法提前支取使用。只有在機構完成一節課程的授課并經家長確認后,托管銀行才會向機構劃撥相應課程款項。過去,交納的培訓費用直接進入了機構的基本賬戶,有的培訓費用甚至進入了舉辦者的個人賬戶。一旦產生費用糾紛,往往難以追回學費,監管部門難以管控資金流向。“消撥同步·一課一消”模式改善了這種狀況,并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障家長和學生的合法權益。
此前,教育部面向全國家長推出了“校外培訓家長端”App,家長可通過App在“掌上”進行選課、交費、消課、退費。在“校外培訓家長端”App上購買的培訓服務均采取“消撥同步·一課一消”模式進行監管,在購買課程的同時會自動與培訓機構簽訂規范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電子合同),雙方權利義務明晰,不會被霸王條款束縛。通過App交納的預付學費將納入托管專用賬戶監管,交易資金通過托管銀行實現實時、準確的結算劃撥。授課完成后,培訓機構會通過App向家長發送確認申請,經學生家長確認同意后(超過15個工作日未進行確認的,平臺視為確認同意),托管銀行根據平臺指令及時將該課時對應的學費從托管專戶向機構基本賬戶進行撥付。當有合理退費請求時,可通過App申請退費,按照合同約定(培訓機構超過5個工作日未進行確認的,平臺視為確認同意),將預收學費原路返回用戶的原有賬戶。
“消撥同步·一課一消”模式是確保參加校外培訓的家長和學生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請家長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正規渠道進行購課或續費,不要選擇未納入平臺監管的無證機構或違規機構,更要避免私下通過其它方式向培訓機構交納培訓費用。學科類培訓應按照政府指導價交費;非學科類培訓一次性交費時間跨度不超過3個月或60課時,且不得超過5000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相關鏈接:
校外培訓“消撥同步·一課一消”問答
一、什么是“消撥同步·一課一消”?
在“消撥同步·一課一消”模式下,所交納的課程費用將首先進入培訓機構在托管預收費資金的銀行開設的專用賬戶,培訓機構無法提前支取使用。只有在機構完成一節課程的授課并經家長確認后,托管銀行才會向機構劃撥相應課程款項。
過去,交納的培訓費用直接進入了機構的基本賬戶,有的培訓費用甚至進入了舉辦者的個人賬戶。一旦產生費用糾紛,往往難以追回學費,監管部門難以管控資金流向。“消撥同步·一課一消”模式改善了這種狀況,并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障家長和學生的合法權益。
二、如何進行“消撥同步·一課一消”?
教育部面向全國家長推出了“校外培訓家長端”App,家長可通過App在“掌上”進行選課、交費、消課、退費。在“校外培訓家長端”App上購買的培訓服務均采取“消撥同步·一課一消”模式進行監管,在購買課程的同時會自動與培訓機構簽訂規范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電子合同),雙方權利義務明晰,不會被霸王條款束縛。
通過App交納的預付學費將納入托管專用賬戶監管,交易資金通過托管銀行實現實時、準確的結算劃撥。授課完成后,培訓機構會通過App向家長發送確認申請,經學生家長確認同意后(超過15個工作日未進行確認的,平臺視為確認同意),托管銀行根據平臺指令及時將該課時對應的學費從托管專戶向機構基本賬戶進行撥付。
當有合理退費請求時,可通過App申請退費,按照合同約定(培訓機構超過5個工作日未進行確認的,平臺視為確認同意),將預收學費原路返回您的原有賬戶。
三、“消撥同步·一課一消”模式下需要注意什么?
“消撥同步·一課一消”模式是確保參加校外培訓的家長和學生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請家長朋友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正規渠道進行購課或續費,不要選擇未納入平臺監管的無證機構或違規機構,更要避免私下通過其它方式向培訓機構交納培訓費用。學科類培訓應按照政府指導價交費;非學科類培訓一次性交費時間跨度不超過3個月或60課時,且不得超過5000元。
(來源:青島市教育局)